我們誦讀古詩詞的時候,每每讀到經(jīng)典佳句,都會不由感嘆這詩人怎會有如此之才華,能寫出這般動人的詩句。當然多數(shù)時候這確實是詩人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時候,也可能是詩人受到前人的啟發(fā)而作。
北宋詞人晏幾道的千古絕唱《臨江仙》中就有兩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但實際上這兩句完全就是照搬唐代詩人翁宏《春殘》詩句。不過詩人的引用只能說是“借鑒”,而我們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可就借鑒得很有意思了,全詞共照搬4句杜甫的詩,卻渾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絕。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黃庭堅的《菩薩蠻》。
《菩薩蠻》-(北宋-黃庭堅)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溪水橋旁煙雨朦朧,半隱半現(xiàn),釣魚的老人吃醉了酒睡著了也沒人去叫他起來。他懶散的樣子真可謂悠閑綿長,春風吹過,飄來陣陣花草的芳香。這山山水水如果有所期待,那一定只有陶淵明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要問我要往哪去,你跟著我走到了地方自然便知曉了。
說起這首詞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話說當年王安石曾借鑒前人詩詞寫下一首集句詩《示元渡》,當時黃庭堅對此嗤之以鼻,甚至諷刺王安石這首詩是“百家衣”,但是后來他就按捺不住,自己學著王安石寫下了這首集句詞,只能說黃庭堅的性格還真是“別扭”!
這首詞上闋寫的是溪畔老翁釣魚之景,讀來似一幅水墨畫卷,老翁的慵懶和閑適在詞人筆下可謂十分傳神,頗有“閑任花開花落,漫隨云卷云舒”的意味,而這也反襯出春光的美好,令人沉醉其中。
而“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這兩句其實是出自杜甫的兩首詩,一是《西郊》中的“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另一句則是《絕句二首》中的“熾熱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但是經(jīng)過詞人這樣的組合卻是極為形象,將春景的美好和生機表達的淋漓盡致。
下闋則是通過對山水的描寫,表達出詩人對于大自然的向往之情。首句“江山如有待”運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讓人似乎感覺到詞人在和山水交流,表達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這一句也是出自杜甫《后游》。
這樣的美好大自然之景象,自然而然引出了山水田園詩鼻祖陶淵明,而這一句又是杜甫《可惜》里面的詩句。最后兩句詩人沒有再化用古人的詩句,而是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想要知道自己最終會去何方,不妨攜手同行便知,給人以別樣的童真雅趣
不得不說,黃庭堅這首詞雖然有4句是照搬杜甫的詩句,但是放在這首詞中卻是相得益彰渾然天成,能將幾首詩中的幾句拼湊到這份上,堪稱神作。大家覺得黃庭堅的這首集句詞有趣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