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杜荀鶴,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也是很有個性,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從而層層遞進,講述了許多的道理;所以他的作品,有著一種深刻的哲理,每一首都有大智慧。讀他的作品我們應該多去思考,如果能夠從中有所悟的話,相信對于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譬如他的《小松》、《贈質(zhì)上人》、《涇溪》等等,不僅非常的抒情,同時那份哲理也很深刻。
以他的《小松》來說,寫得就很有趣,“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詩人通過對于一棵小松樹的描寫,從而告訴了世人許多的道理,即使是一棵原本就不起眼的小松樹,可是最終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這也就是告訴了我們,千萬不要放棄,也不要小瞧了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成長,會像一棵小松一樣,最終成長為一棵大樹。
杜荀鶴的詩個性獨特,其中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除了《小松》那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外,一些比較冷門的一點的作品,那同樣寫得很有趣,譬如這首《自遣》同樣是一首經(jīng)典之作。在這首詩中同樣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所以每一句也是充滿了哲理,從這樣的作品中,我們也應該要反思,應該如何去過好這一生。
糲食粗衣隨分過,堆金積帛欲如何。
百年身后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錢,畢竟有了錢可以過上好的生活,物質(zhì)上有保證,其實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那都是一樣百年之后灰飛煙滅。其實沒有什么可爭的,富貴也好,貧窮也罷,最終的結(jié)局都是一樣,所以沒有必要去爭,只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那都是值得敬重。而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不要過分去爭高低,一個人最終的歸宿,也只是身后的一丘土。
杜荀鶴看得很透徹,無論是對于人生,還是對于現(xiàn)實的感知,他都有自己的看法,這也是詩人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作為一位讀書,當時著名的才子,杜荀鶴年輕的時候也是胸懷大志,可是后來他逐漸看淡了,這首詩正是通過自身的經(jīng)驗,還有對于現(xiàn)實的最深沉的描寫,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于人生的解讀,所以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
第一二句就寫出了新意,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粗茶淡飯無所謂,即使是穿著粗布大衣,那也是一樣過日子,你家中就算是有無數(shù)的黃金,有用不完的金銀財定,那又如何呢?在這里詩人設置了一個懸念,到了最后兩句,則是重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第三四句寫得最好,同時也是充滿了智慧,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每個人都是一樣,無論你多么富有,最終的結(jié)局,還是那身后的一丘土,與窮人是沒有任何分別。所以不要去爭什么,也不要去在富貴貧賤,只要做好自己,去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杜荀鶴在這首《自遣》一詩中,正是通過自身的經(jīng)驗,還有對于人生的感悟,從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很多人為了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其實是沒有了做人的底線,其實就算你獲得了那些財富,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又如何呢?到頭來還是要與泥土合而為一,這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你有錢也買不來命運,不可能阻擋死神的到來,所以不要去爭,那樣沒有任何的意義,只需要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