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想擁有一個自信陽光開朗的孩子,當他們能夠站在臺上侃侃而談,抒發(fā)自己的夢想時,臺下的父母不經(jīng)熱淚盈眶,為有這樣優(yōu)秀的孩子而感到自豪。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都能成真呢?
當自己家孩子從小缺乏自信,天生有自卑心理,不愛跟人接觸,是不是會非常著急呢?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遇到這樣的事情,當爸爸媽媽的都會想盡辦法讓他們走出陰影,回到陽光的照射下。那么從小缺乏自信的孩子,他們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呢?父母怎樣來判斷呢?
鄰居小夢最近覺得兒子不對頭,但是干著急沒有辦法,于是向心理醫(yī)生去求助。她發(fā)現(xiàn)兒子越來越不愛說話,走路總愛低著個頭,而且班主任也跟她溝通說孩子上課回答問題不積極舉手,也不跟同學們在一起嬉戲打鬧,每天落寞的一個人坐著,是不是心理方面有了毛病?無疑,這肯定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
缺乏了自信,會讓他們從心底里對自身評價很低,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做什么事情都比別人差。身無長處,自然就形成了自卑,但是自卑不是天生就有的,之所以孩子會這樣,那是跟背后的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為了給孩子塑造獨立自信的性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謹記這三點。
在嬰幼兒時期,寶寶對于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但是他語言功能還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不能表達自己。在此時就是家里的父母長輩來管理他的衣食住行,但是很多老一輩們的那種隔輩親,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養(yǎng)著,恨不得替他們把所有的事情都包辦。這樣的過度保護,其實是害了他們。等到孩子慢慢長大進入學校后,他們難以適應這種群體生活,別人會做的,自己怎么不會呢?自然就形成了落差,會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
在家長的心中,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好的。所以他們就會去指責自己的孩子,妄想用這種方式來鞭策他們,讓他們也慢慢的優(yōu)秀起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父母在標榜別的孩子優(yōu)秀時,不就是在貶低自己的孩子嗎?久而久之,孩子們認為就連父母也覺得他無能,不如別人,那肯定自己就成不了才了,這種自卑的心理因此而萌芽。
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所以什么事情都由自己來給他做主。小時候給孩子安排好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飯;長大后還會安排他們?nèi)绾螌W習,需要選擇哪個興趣班。從來都不讓孩子自己去拿主意,這樣會讓孩子完全沒有了歸屬感,也會缺乏安全感。他們知道反正自己說的話也沒用,還不如不說,慢慢的性格會越來越冷淡倔強。跟家長不好溝通,干脆就少說話,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最后只能剩下自卑。
自卑的孩子他們的前途也很渺茫,所以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幫助孩子脫離這種困境。其實孩子們的這種狀況很好解決,那就是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長處,這樣很可能一下子就會將性格轉(zhuǎn)變過來,所以培養(yǎng)寶寶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長正確的方式下,多鼓勵少批評,孩子們就會在心底里埋下了自尊自強的種子。相信當父母懂得放手、理解,并鼓勵他時,他也會成長為大人嘴里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