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提起武則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個暴虐可怖的女皇帝形象,事實(shí)上,在武則天上位的路上和上位之后,武則天的確進(jìn)行了相當(dāng)程度的殺戮,甚至包括她的親人。
為了扳倒王皇后,武則天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女兒安定思公主,并嫁禍給王皇后,這讓李治生出廢掉皇后的打算。
史料記載“會昭儀生女,后憐而弄之,后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
武則天的哥哥武元慶、武元爽,由于早先對待武則天生母楊氏較為刻薄,武則天發(fā)跡后伺機(jī)報復(fù),先后將兩人貶黜、發(fā)配,死得也是不明不白。武則天的外甥女賀蘭氏,也就是魏國夫人,相貌十分出眾,被李治寵愛,武則天擔(dān)心其影響到自己的仕途,隨即將其毒殺。
外甥賀蘭敏之本是武則天重點(diǎn)培養(yǎng)對象,但是這位很不爭氣,除了各種私通,沒有干一件正經(jīng)事,最后被武則天賜死。
要說什么兄弟、外甥,畢竟關(guān)系稍遠(yuǎn),但武則天的兩個兒子的死,同樣跟其脫不了干系。李弘、李賢都是能力出眾、才華橫溢的好青年,但他們沒有看明白武則天的本意,阻礙了武則天的上位之路,李弘被毒殺,李賢被逼自盡。
作為一個女人,要想在男尊女卑、等級森嚴(yán)的封建王朝立足本就是十分困難,更別說要當(dāng)什么女皇帝,所以武則天為了穩(wěn)固她的政權(quán),任用酷吏進(jìn)行了大清洗,但凡有不服者,皆成為刀下之鬼。
然而,在武則天身邊仍有很多名臣,比如魏元忠、狄仁杰、婁師德等等,那么為何武則天連親人都不放過,卻讓狄仁杰得以善終呢?
一、狄仁杰城府極深,善于變通
能在武周一朝混得風(fēng)生水起的,沒有一個簡單角色,其中最出色的就是狄仁杰。天授二年,狄仁杰官拜鳳閣鸞臺平章事,實(shí)際上就是宰相。
一次,武則天對狄仁杰道:“你在汝南做官期間,有人說你的壞話,你想知道他是誰嗎?”狄仁杰謝過武則天的好意,回道:“如果陛下認(rèn)為臣有錯,臣一定改正,如果陛下認(rèn)為臣沒有錯,那么就是臣的幸運(yùn),至于詆毀的我的人,臣也不愿意知道!”
一方面,武則天的確很欣賞狄仁杰,在諸多方面都有所照顧,另一方面,武則天也在試探狄仁杰,畢竟狄仁杰已經(jīng)身為帝國的宰相,如果其稍有異心,國家社稷或?qū)⑻幱谖kU之中。狄仁杰一身正氣,回答得滴水不漏。
要想有所作為,要想實(shí)現(xiàn)抱負(fù),單憑一腔勇武是不夠的,還需要足夠的謀略和智慧,而這方面恰巧也是狄仁杰所擅長的。很多情況下,他都成功規(guī)避風(fēng)險,保住自身安危。
武則天在位期間,最知名的酷吏就是來俊臣,來俊臣辦案從不在乎對方的身份,上至宰相下至小吏,皆在他的誣陷范圍內(nèi),一旦被其惦記上,幾乎是必死無疑。
一次,來俊臣誣陷狄仁杰犯了謀反罪,將其逮捕入獄,來俊臣的嚴(yán)刑拷打是出了名的狠辣,很少有人能夠承受,于是大多數(shù)人被屈打成招。狄仁杰呢?是堅貞不屈,還是委曲求全?
面對酷刑的威脅,狄仁杰是這么說的“周朝革命,而我是唐臣,謀反是事實(shí)!”不論結(jié)果如何,狄仁杰真的承認(rèn)了謀反。在狄仁杰看來,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他死不松口,必定會被打死,人都死了,一切都會化為烏有,就算最后沉冤昭雪還有什么意義?
狄仁杰用暫時的妥協(xié)穩(wěn)住了來俊臣,并隨后將自己被誣陷的原委寫下來,藏在衣服中,想方設(shè)法將書信帶給了家人。兒子狄光遠(yuǎn)收到信,趕忙上奏給武則天,武則天得知消息,才赦免了狄仁杰的死罪。
如果想成就大業(yè),做事就要學(xué)會變通,即便武則天有英明神武的時候,但她也因濫殺無辜被人詬病,所以將命運(yùn)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不靠譜的。如果不是狄仁杰有著超乎旁人的智慧,他可能早就死在黑牢里,一代名相的輝煌也將戛然而止。
二、武則天并非嗜殺的惡魔
在武則天掌權(quán)初期,需要進(jìn)行一定程度的鎮(zhèn)壓,這是新君上任都要做的事,一朝君主一朝臣,也無可厚非。而隨著酷吏的誣陷范圍越來越大,甚至包括太平公主,并搞到了李顯、李旦的頭上,武則天看出酷吏制度的不可控,也看到滿朝的怨氣,于是武則天下令,將來俊臣斬殺。
來俊臣的死也宣告了酷吏時代的結(jié)束。武則天意識到,只依靠酷吏政治,無法實(shí)現(xiàn)長治久安,要想獲得永恒的權(quán)力,還需要治世能臣,比如狄仁杰、婁師德等人,在狄仁杰等人的帶領(lǐng)下,武周一朝才算是從新走上正軌。
史料記載“則天初革命,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yīng)制者向萬人,則天御洛城南門,親自臨試?!?/p>
為了國家繁榮,武則天還曾大肆招募人才,并且由武則天本人親自選拔。之所以武則天能成就帝業(yè),跟她的知人善任也有很大關(guān)系,很多天賦異稟,但出身普通的人,同樣得到了為官的機(jī)會,也為國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三、狄仁杰能力出眾,政績斐然
在狄仁杰做大理丞的時候,僅用一年時間,就判完了一萬七千人的案件,要說狄仁杰是神探,并不過譽(yù)。
史料記載“稍遷大理丞,歲中斷久獄萬七千人,時稱平恕?!?/p>
狄仁杰出巡岐州時,有逃亡的士兵,他們到處搶掠百姓財物,搞得人心恍惚、雞飛狗跳,百姓苦不堪言。官府進(jìn)行了抓捕,但并沒有太大效用。狄仁杰的做法,并非打壓,而是對外說明了自首的好待遇。
其次,但凡被抓的亂兵,狄仁杰也會將其釋放,很快這些亂兵都知道了狄大人的寬宏大量,隨即都來投降自首。抓捕可以直接制止犯罪,但要想完全解決,并非易事,而狄仁杰用他的寬容感動了亂兵,從而圓滿地解決了問題。
很顯然,狄仁杰是位治世能臣,他的履歷表無可挑剔,甚至為了李唐江山,狄仁杰還敢以身犯險,勸說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最后,狄仁杰用斷臂鸚鵡的人設(shè),說服了武則天,李顯這才被立為太子,換言之,武則天將權(quán)力交還李唐,也有著狄仁杰的一份功勞。
狄仁杰在各個方面都無可挑剔,況且他忠于君主、忠于國家,是武則天最信任的大臣之一,狄仁杰得以善終,也是人心所向,理所應(yīng)當(dāng)。
參考資料:《新唐書·列傳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