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對多動癥有誤解,認為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癥。這種想法比較片面,其實孩子好動不一定是多動癥,也可能是精力充沛的表現(xiàn)。好動和多動癥有著明顯的不同,家長要善于區(qū)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下面就給大家來詳細的講解下兩者的區(qū)別。
正常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比較鬧騰的,不怎么聽管教,但是當他們出門后或者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就比較安靜,也不怎么鬧騰,大人一管教就會聽。
而患有多動癥的孩子情緒則很不穩(wěn)定,經(jīng)常容易大哭大鬧,易沖動,而且不分場合的發(fā)脾氣,大人根本控制不了。在和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沖突,但是并不是他們故意的,而是多動癥的孩子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把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來作為判斷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癥的標準。如果孩子處于三歲以下,那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
正常好動的孩子也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但是對感興趣的事物,孩子能夠?qū)P闹轮?,保并且能夠持一定的時間;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基本上沒有興趣愛好,就算特別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游戲活動也無法讓其專心致志。多動癥的孩子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幾乎不會專注于做某一件事情,根本安靜不下來。
正常好動的孩子大部分是在上小學之前的這個年齡段比較好動,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好動的癥狀會逐漸減輕。而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在嬰幼兒期、幼兒期、甚至少年期都會多動,行為不會有明顯改善。
有些家長會對孩子多動、不聽話的行為加以斥責,但是效果卻不怎么理想,這是因為家長用錯了管教的方式。家長要明白孩子好動只是他的表面現(xiàn)象,只有找到孩子多動的原因,并加以針對性的指導,才能解決孩子多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