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上廁所、下廚房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吃喝拉撒乃人之常情,但為什么污穢不堪的廁所稱為“上”?而干凈衛(wèi)生的廚房卻是“下”呢?
“下廁所”、“上廚房”,聽起來非常別扭,并且也與其自然屬性相悖。
比如,大家平時購物的時候,都喜歡說買東西?但為何不說買南北呢?除了與語言習慣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還與五行息息相關。
同理,上廁所、下廚房,也和方位、五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既體現(xiàn)出了古人的智慧,同時也十分契合當時的迷信思想。
老祖宗之所以不說“下廁所”、“上廚房”,根本原因還與身份、地位、輩分有關。因為在封建社會,能夠住得起四合院的家庭,往往都非富即貴。
這種格局的院子,四面都有房間,在東西南北四間房子中,尤以北邊的房子最為尊貴。
因為位于北側(cè)的房子,不僅擁有坐北朝南的格局,而且采光也十分合理,用冬暖夏涼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北側(cè)房子一般都住著一家之主,或家族中身份最高、年齡最大的長者。從這一點來看,“北”是一個十分尊貴的方位。
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時候,會習慣性的將廁所建在下風口,也就是院子中北面偏東的位置。而家族中的長者,一般都會住在北面。
所以按照封建習俗來看,北面就應該是“上”。而廚房則會建在上風口,在四合院南面偏東的地方。
在古代社會,大戶人家都會有仆人,不僅負責收拾屋子和庭院,而且還會在廚房燒火做飯。而仆人居住的房子,一般都會在南面,與廚房的位置臨近。
按照這種思路來看,“南”在封建社會就是“下”,所以說坐北朝南才是尊貴之象。
“五行”,是古代哲學家的世界觀,他們認為五行就是五種動態(tài)。說白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們分別對應著五個方位。
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五行幾乎無處不在,上廁所、下廚房也蘊含在內(nèi)。
廁所的位置是北面偏東,而北又是五行中的水位。所以如果說“下廁所”,其意就是人在水下很容易被淹死。
而廚房一般都會在南面偏東,如果將下廚房稱為“上廚房”,就意味著人在火上炙烤,很顯然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之所以不能說“上廚房”,是因為“廚房者,庖屋也。上,浮也?!?/strong>;而不能說“下廁所”,則是“廁所者,茅坑也。下,潛也?!?/strong>。
這其實與二者的五行、方位都相關,畢竟人們不想在如廁或做飯的時候,出現(xiàn)一些不安全的隱患。
按照五行求相生、忌相克的原理,所以不會說上廚房、下廁所。再一個五行中有“南火、東木”的說法,所以將廚房建在院子南面偏東的位置,借東方的木生火,更符合廚房生火的道理。
實際上按照古人對方位的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應該就是源于五行說。因為五行中的不同方位,都有相對于的金木水火土。
不同方位,又代表著不一樣的五行屬性和說法,如果隨意改變上廁所、下廚房,就很容易給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這種說法聽起來比較迷信,但是卻蘊含了古人的智慧,以及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古人除了對廁所、廚房方位有要求之外,在出行的時候也會有所禁忌。
比如,隋煬帝和乾隆帝,都有游覽江南的經(jīng)歷,他們的做法被稱為“下江南”;而人們?nèi)ケ狈綍r則喜歡說“北上”。
按照這種說法,上廁所、下廚房,仿佛也有了比較完美的解釋。按照現(xiàn)代人的思想來看,其實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
就像買東西,不能說成買南北一樣,因為在五行中東、西兩個方向,代表著木、金兩種物質(zhì),而貨物、金錢也正契合這種說法。
南、北則屬于水、火,由于民間有水火不容的說法,所以人們才不會去買南北。同理,也不能將上廁所、下廚房顛倒使用。
關于上廁所、下廚房,不能改成下廁所、上廚房,主要的原因就是與尊卑、五行不符。
畢竟在古人的心目中,尊卑有序才能和諧共處,如果以下犯上就是大逆不道。而陰陽五行則要求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一旦違背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陰陽顛倒、五行逆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