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是人生中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會產(chǎn)生不同的煩惱。
覺得自己一直取悅別人、感覺得不到認同等等...
因此,我們將工作室的6位老師對于自我成長的建議匯總起來。
希望這20條建議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自己。
小葵花說
公眾號:胡慎之
1
不敢說“不”,也意味著我們在關(guān)系中,一直是一種取悅他人的姿態(tài)。
2
如果我們要犧牲自己,滿足他人的利益,我們稱為“病態(tài)利他”。
3
越是管不好自己的人,越是喜歡瞎管事,換句話說,也就是越喜歡權(quán)和力,越想要控制別人。
4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說,我們?nèi)艘簧聛硪幚砣N最重要的東西:一個是生命的意義,第二個叫存在性的孤獨,還有對死亡的恐懼。
5
你被對待的方式一定會變成你對待這個世界和對待自己的一種方式。
6
自卑的積極意義是指我們特別想去成為一個相對來說被認可的那個人,就會去不斷地努力做各式各樣的事情。
7
自己對自己的否認與批判,這種既想否認又無法站起來的痛苦矛盾甚至比別人否認自己還要痛上十倍。
8
我們會難以作出選擇,也羞于表達訴求,更不愿意承擔不讓人滿意的結(jié)果,這是一種失去自我的狀態(tài)。
9
累就累了,辛苦就辛苦,想哭就哭。不再忽略漠視那個很累的自己,看見自己的脆弱,承認自己無能為力的那部分。
不再勉強自己,不再擰巴地過自己的人生。
這才是看見自己。
10
在關(guān)系中,誰都不愿意是一方戰(zhàn)戰(zhàn)兢兢提出要求,另一方被千萬個謝謝無意中推開。
11
正是創(chuàng)傷,讓我們與眾不同,它讓我們更敏感、更敏銳、更富有想象力、也更具有同理心,它不是恥辱,更可能是獎?wù)隆?/strong>
12
壓抑憤怒,只會帶來表面上的假和諧,不會帶來能量自由流動的真親密。
13
請試著在內(nèi)心承認自己對父母有深重的指責,試著向父母承認你需要他們的支持和關(guān)愛,試著給自己和父母建造一個鏈接的渠道。
14
接納自己的傷痛、接納自己的弱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就是愛自己。
15
不管現(xiàn)實如何艱難,請一定要相信:總是有人會愛你。
16
每個人都成了身份的囚徒,變得異常焦慮,恐懼失去一切,哪怕其實從未得到過一切。
17
慢慢通過嘗試,而不是逃避,去克服對內(nèi)疚和不認同的恐懼,是唯一方法。
18
沒有邊界的愛,并不是真正的愛。
19
大多數(shù)人的痛苦,都是因為對他人的執(zhí)念。想控制改變他人而不能,于是就會很痛苦。
20
當我們能真正地給予自己愛,我們就開始擁有真正給予他人愛的能力,以及從他人接收到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