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食郊牛
魯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劉向認為,這接近于青祥,也是牛禍,這是因為不敬無知導致出現(xiàn)的禍患。周公制定禮樂,成就周朝大道,所以周成王命令魯國可以郊祀天地,以尊奉周公。到了魯成公時期,季氏、叔孫、孟孫三家開始專權,魯國開始衰落。上天憐憫周公之德,為其馬上要發(fā)生的敗亡哀痛,所以才在郊祭時示警。老鼠只是小動物,其天性就是盜竊,鼷鼠是更小的老鼠。牛是很大的牲畜,也是用于祭天的尊貴之物。角是戰(zhàn)爭的征象,其在上,象征國君威儀。小小鼷鼠的竟然啃食了至尊的牛角,這是象征季氏等陪臣是盜竊之人,他們將要執(zhí)掌國家權力來傷害國君威儀,并且要加害周公的祭祀。改用另外的牛來占卜,鼷鼠又啃食其角,這說明情況非常嚴重。周成公怠慢昏亂,君臣相繼被扣留在晉國作為人質(zhì)。
到了魯襄公時期,晉國在溴(音jú,菊)梁組織會盟后,天下大夫都紛紛奪取了各國君的權力。后來三家驅(qū)逐魯昭公,魯昭公最后死在國外,周公的祭祀幾乎斷絕。董仲舒認為,鼷鼠的這幾次啃食郊牛,都是因為養(yǎng)殖牲畜不小心造成的。京房在《易傳》中說:“祭天不慎,厥妖鼷鼠嚙郊牛角?!?/p>
魯定公十五年,“正月,鼷鼠食郊牛,牛死”。劉向認為,魯定公知道季氏驅(qū)逐魯昭公,其罪惡昭彰,所以任用孔子陪同自己參加夾谷會盟,齊國人被迫歸還了鄲、灌、龜陰的土地。孔子的圣德如此之大,但魯定公返回后卻仍然使用季桓子執(zhí)政,自己沉湎于女樂歌舞,最后干脆辭退了孔子。這已大失為君之道。《詩經(jīng)》中說:“人而亡儀,不死何為!”這年五月,魯定公去世,這就是牛死的應驗。京房在《易傳》中說:“子不子,鼠食其郊牛。”
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正月,鼷鼠食郊?!薄⑾蛘J為,上天的意圖是反復要求起用孔圣人,驅(qū)逐三家,所以才多次出現(xiàn)告誡。魯哀公年幼,沒有親眼見到當年的魯昭公之事,所以不明白這些敗亡的異兆。最后魯哀公沒有醒悟,被迫逃亡到粵地,這正是其應驗。
漢孝昭帝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九月,燕國有一只黃鼠叼著自己的尾巴跳舞,就在王宮正門里面。燕王前去察看,但黃鼠并不害怕,照樣跳個不停。燕王命令小官用酒和肉喂它,黃鼠就一直跳個不停,一天一夜后死掉。這事接近于黃祥,正是當時燕剌王劉旦謀反被處死的征象。就在這月中,燕王謀反之事被朝廷發(fā)覺,伏法處死。京房在《易傳》中說:“誅不原情,厥妖鼠舞門?!?/p>
漢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九月,在長安城南有老鼠叼著黃蒿和柏樹葉,到百姓墳地中的柏樹和榆樹上做窩。桐柏那個地方最多,窩里都沒有小鼠,只有數(shù)十粒干老鼠屎。當時朝廷大臣認為恐怕要發(fā)生水災。因為老鼠是愛偷吃東西的小動物,一般在夜晚出來活動,白天藏在窩里?,F(xiàn)在卻在白天離開洞穴爬到樹上,這象征著卑賤之人要居于顯貴之位。桐柏是衛(wèi)思后的陵園所在地。隨后不久,皇后趙飛燕從微賤的地位登上至尊之位,其情況和當年的衛(wèi)皇后相似,趙飛燕因自己沒能生出兒子而干出毒害皇子的事情。第二年,出現(xiàn)了鳶鳥焚巢的事情,這是象征其殺子的怪異之事。怪異天象頻繁出現(xiàn),這也太可怕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都是王莽竊國篡漢的征兆。京房在《易傳》中說:“臣私祿罔君,厥妖鼠巢。”
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大室屋壞”,這接近于金害木,木氣動蕩。先前的冬天,魯釐公去世,過了十六個月才制作牌位。以后六個月,在太廟舉行下葬后的吉祭,卻把魯釐公升到祭祀之位,《春秋》對此進行了譏諷?!洞呵铩分姓f:“大事于太廟,躋釐公。”《左氏》中解釋說:太廟是周公之廟,祭祀有禮義之人,祭祀是國家的大事。因為厭惡他們在太廟搞亂了國家的大事,所以才故意說發(fā)生大事。躋是登的意思,是說魯釐公凌駕于魯閔公之上,這違反了祭祀的傳統(tǒng)規(guī)則。魯釐公雖然是魯閔公的兄長,但曾經(jīng)擔任過魯閔公的大臣,所以應當屬于其臣子行列,不應當位列魯閔公之上。再者來說,時間還未滿三年喪期就舉行吉祭,這弄亂了賢父之祭與圣祖之祭的大禮。對內(nèi)來說,這是態(tài)度不恭敬狂妄;對外來說,這是言語不順僭越。因此這一年從十二月開始天就一直不下雨,持續(xù)干旱到第二年秋季七月。此后幾年,像這樣的大旱又出現(xiàn)了三次,接著太室屋就壞掉了。前堂叫太廟,中央的廳堂叫太室;屋就是太室頂上的重樓,也是太室的最尊最高之處。屋壞就象征著魯國從此衰落下去,接著會毀掉世代對周公的祭祀。《谷梁經(jīng)》《公羊經(jīng)》中則說,世室是魯公伯禽的廟,周公廟稱為太廟,魯公廟稱為世室,大事是指合祭。所謂的“躋釐”,是說先祭祀父親后才祭祀祖先。
妖鼠舞門
黃其軍
作于2021年6月26日(古歷辛丑年五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