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夏青青是《碧血劍》中的女主角,但卻是一個讓大多數(shù)讀者討厭的女主角。
自從她離開溫家堡,和袁承志踏上江湖路后,她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吃醋和無理取鬧中度過的。可以說,自從袁承志認識她,只要袁承志和其他女子有一點點接觸,夏青青就會馬上打翻醋壇子,甚至在幾次生死關(guān)頭,夏青青仍然不忘和袁承志較勁!
特別是在最后,夏青青被何紅藥姑侄抓走,袁承志和焦婉兒來救她,由于何紅藥和何惕守突然出現(xiàn),兩個人就在床底藏了一會兒,即便是這樣,夏青青還是在無理取鬧,而這次無理取鬧,也徹底激怒了袁承志。最后焦宛兒為了不讓兩人心生隔閡,直接宣布自己喜歡的是自己那個斷臂的師兄羅立如,而且馬上就會和師兄結(jié)婚。而后金庸也借袁承志之口說了,焦婉兒雖然和羅立如關(guān)系不錯,但絕對不會喜歡他,她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不不讓袁夏二人再因為自己而爭吵,而夏青青看到焦婉兒這么說,雖然內(nèi)心有一點兒愧疚,但也算是放下心來。也幸虧夏青青喜歡的是袁承志,要遇到張無忌和韋小寶這種桃花運爆棚的人,估計用不了多久,溫青青就能把自己給氣死。
相反,作為女二號的阿九絕對是個溫柔善良,明事理的好女孩。而且,她也終情于袁承志。可是最后,袁承志選擇了和醋壇子夏青青遠走海外,而未曾選擇溫柔漂亮的阿九姑娘。
二
袁承志最后選擇和夏青青一起遠走海外,其實是比較合理的設(shè)計。
夏青青喜歡無理取鬧,雖然討厭,但也是事出有因,而且情有可原。在離開溫家堡后的夏青青之所以一下變成一個醋壇子,主要還是和她從小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的。
夏青青是金蛇郎君夏雪宜和溫儀的女兒,而金蛇郎君和溫家之間仇深似海。因此在溫家堡長大的夏青青從小受盡長輩們的白眼,只能和她母親相依為命。他的幾個表兄雖然對他不錯,大部分原因也是垂涎她的美色。因此她最愛吃醋,恰恰是因為從小缺愛造成的。
在離開溫家堡時,溫青青唯一的親人,也就是她的母親溫儀,已經(jīng)被溫家五老給殺了,可以說此時的溫青青只有袁承志一個親人了,一旦她失去袁承志,她就會一無所有。所以她每時每刻都在擔(dān)心袁承志會離開她,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對所有接近袁承志的異性都充滿敵意。袁承志也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會一次又一次的容忍溫青青無理取鬧的性格,并在最后依然選擇和她一起遠走高飛。
三
而袁承志最后沒有選擇阿九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個人屬于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且是彼此的之間仇恨也是難以解開的死結(jié)。
在大明滅亡后,李自成進入北京,結(jié)果闖王大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失去民心的闖王大軍,很快就被清軍擊敗。
失敗后的李自成不僅不痛定思痛,還把戰(zhàn)敗的鍋都甩給袁承志的義兄李巖身上,隨后李巖夫婦慘死。見到這一切的袁承志徹底心灰意冷,他看清自己所幫助的李自成并未實現(xiàn)對百姓的承諾,他無力再改變一切,于是決定遠走海外。
然而,阿九姑娘作為崇禎皇帝的女兒,她被父親斬斷一條臂膀,后來又拜木桑道長為師,武功突飛猛進。此時的阿九已經(jīng)出家,跟隨師父遠游也順理成章,后來她武功高強,她內(nèi)心也甚至想著反清復(fù)明??梢哉f兩個人的志向是完全相反的,而這些想法也注定讓二人難以走到一起。
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就是死在崇禎皇帝手中,別說袁承志已經(jīng)對崇禎痛恨不已,就是袁承志依然一腔熱血想“反清”,他也不可能選擇復(fù)明。而阿九作為崇禎皇帝的女兒,復(fù)國是她的責(zé)任,無論有多困難,她必須走這條路。二人在人生目標上出現(xiàn)的分歧,注定無法妥協(xié),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有緣無分,所以二人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相反,溫青青卻不同,因為溫青青的心中只有袁承志。在幾人入盛京刺殺皇太極時,溫青青就說過,刺殺成功不成功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袁承志能平安,在她心目中,“十個滿清皇帝,也比不上袁承志一根頭發(fā)”。袁承志本身并不是一個能干大事的人,如果不是崇禎殺了他父親,他也不會去幫李闖推翻大明。而在袁承志的壯志被一盆冷水澆滅的徹徹底底后,夏青青這樣一個眼里只有他的女孩,遠比阿九更合適。
最后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夏青青在最后救了袁承志一命。在《碧血劍》的最后,玉真子殺上華山,袁承志代替師父和玉真子動手。眼看就快要敵不過玉真子時,是夏青青放出手中的小毒蛇攻擊玉真子。袁承志也就借這一時機反殺了玉真子。隨著這次的相救,袁承志和溫青青之間僅有的那么一點隔閡,也徹底消除。
而出于對溫青青身世的可憐,以及對金蛇郎君的感激,最終讓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夏青青,至于阿九,已經(jīng)出家,只能算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過客。
堅持原創(chuàng),我是忠肝義膽岳老三,歡迎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