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大熱劇集《月光騎士》剛剛完結(jié),主角月光騎士是漫威第一個“中東文化背景”的超級英雄,也是“后復(fù)聯(lián)時代”,即“第四階段”里真正意義上“重啟”的首個超級英雄。
以古埃及神話為背景,有一種獨特的神秘感,這種感覺脫離了漫威套路,或者脫離了歐美俗套的劇情推進,成就了一部非常懂得感官的全新神秘大劇。
剛開始,我一口氣刷了 4 集還覺得不夠過癮。 前 3 集看的是打斗和搞笑。 前一秒男主角還在爆錘壞蛋,下一秒另一個人格出現(xiàn),一臉懵逼的站在原地試圖搞清楚發(fā)生了啥。 而后 3 集看的就是特效和奇幻了。 不僅有埃及神話故事的流派化身,借力還魂,還有關(guān)于男主角的內(nèi)心世界。
導(dǎo)演致敬《盜夢空間》,將男主角的精神世界像夢境那樣,分幾層,而每一個都是這位多重人格障礙男主角的內(nèi)心反射。 漫威宇宙和迪士尼聯(lián)合出的這季《月光騎士》是給成年觀眾推出的首批英雄之一,故事也更趨向于成人式的理解。
他們不一定是傳統(tǒng)定義上的好人,為了懲惡鋤奸會對惡人磨刀霍霍,但他們一定是被這個世界受欺負的人,看作希望和救贖。
英雄都是被迫成為英雄的
月光騎士是埃及月神孔蘇的代理人,負責(zé)保護弱小并讓罪犯受到正義的制裁。特別的一點是,面具之下的月光騎士擁有多重人格。 《月光騎士》正是從多重人格入手,慢慢引出月光騎士的起源故事。
史蒂文·格蘭特(以下簡稱 Steve)是一位溫和的禮品店員工,他很孤獨,唯一較多的交流是和母親打電話,和家里的魚、公園里不說話的雕像扮演人交流。 因為他經(jīng)常睡醒會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出現(xiàn),有時還會深受重傷地醒來,因此經(jīng)常缺席工作考勤和重要約會。
但隨著一次次在不同地方醒來,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分離性身份障礙,并與一名叫馬克·斯佩克特(以下簡稱 Marc)的雇傭兵人格,共用一具身體。 比起禮品店店員 Steve,一開始會覺得 Marc 簡直成功太多。 Marc 有已婚一年的妻子,有大筆做雇傭兵獲得的報酬,還功夫了得,懲惡鋤奸,經(jīng)常深入敵營,化險為夷。
而 Steve 只是一個內(nèi)向、為保住工作而煩惱的單身青年,他唯一能和別人比的是對古埃及神學(xué)研究頗為高深。 在一次醒來后,他被一群信奉埃及九柱神之一阿米特的信徒追殺著,而反派信徒頭頭 —— 哈羅,一直對阻止解除阿米特封印的 Marc 窮追猛打,因此共用一個身體的 Steve 也深陷埃及神話的眾神危機當(dāng)中。
多重人格配上古埃及神話傳說,也讓《月光騎士》這部劇成功收獲六個類型標簽,劇情、驚悚、奇幻、科幻、冒險和恐怖。 不僅如此,如果還要繼續(xù)深根溯源,你會發(fā)現(xiàn)導(dǎo)演為了確保漫畫書的準確性,同時從不影響敘事的活力,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編制著一個關(guān)于心理焦慮、根深蒂固的童年創(chuàng)傷和國際陰謀的曲折故事。
代入感超強,解謎式敘事
月光騎士,從第一集前 5 分鐘開始,就有超強的代入感。 因為你和第一視覺的男主角 Steve 一樣的懵逼。
你清楚他為什么睡覺前會綁住自己的腳,因為怕他睡著后第二個人格出來亂跑。 但他還是跑了出來,在不知名的鄉(xiāng)村郊外醒來時,你和男主角 Steve 對「這是在哪?我在干什么?怎么受傷了?我怎么來的?」這一連串問題的共情感達到 100%。 你能感覺到他的慌張和愕然,仿佛在異鄉(xiāng)醒來的是穿越了的自己一樣。
隨著男主角 Steve 對周遭的觀察,在自己家里找到不屬于自己的倉庫鑰匙和手機時,謎底正在一層一層被掀開。 影片中一開始有些搞笑和混亂,都是因為男主角需要在多重人格之間不斷切換。 但也正是這樣,讓觀眾更有代入感,隨著他們不同的記憶拼接,將觀眾和男主角的探索意識達到同頻,一起像拼圖游戲那樣拼湊出完整的故事結(jié)構(gòu)。
男主角扮演者奧斯卡·伊薩克,這位獲得金球獎提名的演員證明了他的演技就像是一只靈活的變色龍,在瞬間就能毫不費力地從一種性格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性格,不僅口音,而且每個人的語調(diào)、舉止和肢體語言都不同。 演員很辛苦,要一人分飾 3 個角色。 平凡的紀念品店員 Steve,超級英雄 Marc,還有就是被孔蘇附身的神之化身。
雖說 Steve 和 Mac 是兩個截然相反的人格,一個走知識流,對古埃及有深入的研究,道德底線高,討厭任何犯罪事實;另一個走近戰(zhàn)猛男流,身手了得能化解任何場合的危機,多重身份,是個注重保護古文物的雇傭兵。 但在骨子里,能從一些細節(jié)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相似的道德感,不濫殺無辜。
從一開始 Steve 質(zhì)疑反派信奉的神明,是否在濫殺無辜,甚至為了 30 年后的犯罪事實,而提早 30 年去謀殺掉一個孩子,到身為 Marc 的他在面對反派的小嘍啰時,不忍對一個誤入歧途的少年揮起重拳頭,而是停頓了一下,改為輕輕呼巴掌,轉(zhuǎn)而再向其他成年人往死里打。 這些細節(jié)都在說明,無論是平凡人 Steve 還是月光騎士 Marc,都覺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孩子是無辜的,應(yīng)該是要被保護的。 這很漫威,孩子就是世界的軟肋。
如果有注意到,在整一季其實男主角除了 Marc 和 Steve 兩個人格,很可能還有第三個人格出現(xiàn)。 因為在好幾次男主角陷入打斗危機當(dāng)中,Marc 和 Steve 兩個人格都同時昏迷過去,醒來時,已經(jīng)解決了周圍所有的敵人。 這也有可能是留給第二季的彩蛋。
漫威一定要造“漫威式”英雄嗎?
月光騎士其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漫威角色。 月光騎士最初是在 1975 年的一期《夜間狼人》中介紹的,該漫畫由 Doug Moench 和 Don Perlin 創(chuàng)作,作為一名穿著打扮的雇傭兵被雇用來捕捉狼人。直到多年后,埃及神話和精神疾病才成為月光騎士背景故事的一部分。 他和其他超級英雄明顯不同的是,月光騎士的另一個自我患有分離性身份障礙。
這意味著月光騎士有不同的性格,他們并不總是互相了解,這也有了開頭 Steve 對不同地方醒來的懵逼,和 Marc 總是對 Steve 隱瞞重要事實的劇情。 再說說月光騎士穿一身白色木乃伊式西裝,為什么這樣包裹著?
這源于在古埃及,當(dāng)重要人物或皇室成員去世時,他們會被制成木乃伊并用這些白色繃帶包裹以保護身體。在木乃伊化過程中,除心臟外,所有器官都被移除并放入罐中。 心是獨立的,古埃及認為心臟比大腦還重要,是愛、思考、行為和力量的來源。如果游蕩的靈魂有一天回歸到尸體里,只要保存的身體里有心臟,就可以復(fù)活。 而作為古埃及之神孔蘇的化身,月光騎士的超能戰(zhàn)衣是孔蘇給的,當(dāng)然也遵循古埃及的審美法則。
至于為什么月光騎士是白色的? 我們都知道,DC 中的黑暗騎士(蝙蝠俠)穿著全黑的衣服,便于隱藏在哥譚市的陰影中,而月光騎士則穿著白色的衣服,因為他希望他的敵人看到他的到來,并且給正在受苦的人帶來希望。 漫威宇宙用蝙蝠俠、毒液、月光騎士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英雄并非都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他們在成為英雄之前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成為英雄的不同覺悟。 月光騎士第一集已全部完結(jié),想要感受一個全新英雄和古埃及探墓般的神秘氣息的朋友,可以看起來了!
PS:嚴禁私自轉(zhuǎn)載!轉(zhuǎn)載或者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xkxike@qq.com
溫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們設(shè)置成星標哦
現(xiàn)已入駐以下平臺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wǎng)易新聞 | 一點資訊快傳號 | 東方號 | 知乎 | 豆瓣 | 大魚號 | QQ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