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一個超火的視頻,面對“高空拋物”的熊孩子, 這對爸媽的做法簡直是極佳的“教育范本”。
視頻被很多媒體平臺轉發(fā),全網(wǎng)獲得了超過千萬的點贊!
事情是這樣的。
5月21日,江蘇宿遷,網(wǎng)友@宇兄宇弟發(fā)布了幾條短視頻,視頻中,陽臺上晾曬的衣服、以及樓的外墻、防盜網(wǎng)、玻璃和樓下地上,統(tǒng)統(tǒng)染上了黑色的墨汁。。。
原來,這位網(wǎng)友家7歲的兒子貪玩,在自家陽臺上把一大瓶墨汁從樓上澆了下去,結果,飛流直下三千尺,7樓以下全遭殃。。。
爸媽前往樓下住戶拍下“慘狀”并感嘆:
“一家家道歉還得找保潔,這生的是個什么玩意!”
感嘆歸感嘆,生氣歸生氣,熊孩子的爸媽“兵分兩路”迅速補救:
一方面,孩子的媽媽,立刻帶娃挨家挨戶敲門道歉,然后將鄰居們被“禍害”的衣服全都帶回家。
并承諾:
“能洗干凈的全部讓孩子自己手洗恢復,
實在洗不干凈的后期進行賠償!”
另一方面,孩子的爸爸,費了不少周折,輾轉各大保潔公司,請到了一個能夠高空作業(yè)的“蜘蛛俠”,終于把被墨水污染的外墻給擦干凈。
爸媽還特別解釋了一下:
“不是不讓孩子擦,是這活孩子真干不了?!?/p>
雖然表面上看著,似乎依然是爸媽在幫孩子收拾爛攤子,但事實上,孩子全程參與了整個后續(xù)處理過程。
首先,他和媽媽一起到鄰居家道歉并收取臟衣服,而且,媽媽還讓孩子自己清洗潑上墨的臟衣服。
媽媽表示:
“他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己該擔起責任?!?/p>
其次,爸爸要求孩子一直站在太陽底下看著,直到清潔工人清洗完畢,才能離開。
孩子的爸媽表示:
“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讓他認識到錯誤和事情的嚴重性?!?/p>
因為明事理、不包庇,這對父母受到了網(wǎng)友們清一色地稱贊:
“最好的教育不是打罵,是‘讓孩子體驗后果’!”
“既負起了相應的責任,又以身體力行教育了孩子”
不一味逃避作為家長的責任,不盲目為自家孩子的短處開脫。
這對父母洗白的,不僅是衣服、墻面,也為孩子洗出了非對錯的觀念。
同樣得到盛贊的家長,不止這一對兒。
前陣子,#熊孩子連掰14輛奔馳車標#的熱搜,吸引了1623萬閱讀,近3000的討論!大家討論的關鍵,也是爸媽的教育方式。
原來,這名業(yè)主家中的兩個熊孩子,在小區(qū)車庫里“共同作案”,熱衷掰車標,還專沖豪車下手,生生掰斷了14臺豪車車標,其中包括12輛奔馳和2輛邁巴赫!
據(jù)說其中的一輛邁巴赫62s價值不菲,光是更換車標就要至少15萬!
但是,倆熊孩子的爸爸,第一時間在群內(nèi)向各位鄰居道歉,主動表示愿意賠償損失,然后挨個聯(lián)系愛車“受傷”的車主解決。
最后,還讓兩熊孩子跪下給其他車主道歉。(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因為主動道歉、不推卸責任,這對爸媽也受到了網(wǎng)友們清一色地稱贊:
“這素質,這處理危機的手段,真心服氣!”
“這家長態(tài)度好好!”
爸媽所說過的話、所做過的事、面對沖突時所使用的態(tài)度、遇到問題時所選擇的解決方式,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被孩子聽到、看到,然后他們自然而然模仿、學習。
孩子的行為就是爸媽的投射,紀錄片《鏡子》里有這樣一段獨白: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于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nèi)心,與他們是多么的相似?!?/p>
都說“兒子要窮養(yǎng),女兒要富養(yǎng)”,
但實際上,窮養(yǎng)富養(yǎng),都不如爸媽有教養(yǎng)。
我們都在指責熊孩子。但實際上,每個“熊孩子”的背后,都有“熊家長”在盲目地包庇、縱容。
為人爸媽者常會犯的錯誤,是一邊抱怨孩子的糟糕透頂,把他們的自尊心貶低到塵埃里;一邊把最爛的言傳身教傳承給孩子,讓他們真的長成了糟糕透頂?shù)拇笕恕?/p>
去年,在上海迪士尼,因被懷疑自家孩子摸了女游客的臀部,這位媽媽,當著孩子的面,一邊用力推搡,一邊大聲辱罵:
“你有妄想癥吧你!”
“長這個樣,還摸你屁股啊!”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
“你長這么大沒被人摸過屁股嗎?”
在旁邊默默看著這場鬧劇的8歲男孩,他聽到了媽媽咄咄逼人的出口成“臟”,他看到了媽媽的張牙舞爪的扭曲面孔。
也許,這個孩子有一天會模仿他的母親,最終他會學會的,可能是盛氣凌人的理直氣壯、是不辨是非的霸道囂張。
前幾年,劉鑫江歌案引爆社交網(wǎng)絡,日本留學生江歌為保護“好朋友”劉鑫免受前男友糾纏,她獨當一面,卻身中數(shù)刀而亡。
事后,劉鑫冷漠的態(tài)度讓世人嘩然,劉鑫父母的反應更值得反思,他們不僅拉黑了江媽媽拒絕對話,還在電話中破口大罵:
“江歌命短,她不是為了我閨女死的!”
深處這場殺人案漩渦中心的劉鑫,在這樣盲目護短的家庭里成長,有這樣不負責任的爸媽“做榜樣”,她又怎么能學會善良?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到什么樣的爸媽會養(yǎng)出熊孩子?
他們理直氣壯地維護孩子的錯誤,心安理得地放任孩子禍害別人。這樣的缺乏管教,寵溺放任,是最主要原因。
想讓孩子有教養(yǎng),父母自己首先得有好修養(yǎng),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教會孩子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
有教養(yǎng)的家長,會身體力行,用最得體的方式解決熊孩子所犯的錯誤。
寧波飛往西安的航班上,一位頭等艙的旅客媽媽獨自帶小孩坐飛機,媽媽怕孩子會吵鬧打擾到周邊的客人,于是給在頭等艙的其他旅客每人發(fā)了一份小禮物,并附了一張卡片。
數(shù)萬網(wǎng)友為這位有教養(yǎng)的媽媽點贊:“不是因為坐頭等艙才這樣,而是因為這樣才坐頭等艙?!?/p>
還不能控制喜怒哀樂的孩子,為飛機上乘客準備禮物的媽媽,孩子的每一次「不懂事」,都是一次「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的教養(yǎng)傳承。
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某商場內(nèi),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翻手中的粥,雖然商鋪的工作人員表示,保潔員會來打掃。但是,媽媽卻要求兒子:“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承擔打掃責任?!?/p>
于是,男孩趴在地上,完全沒有一點不開心,他拿紙巾一點一點,仔細把地面擦拭干凈,然后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后,才離開。
認真擦拭地面的孩子,在一旁耐心等待的媽媽,孩子的每一次「不小心」,都是一次「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教養(yǎng)傳承。
西安某小區(qū)的一個電梯里,一個8歲的小男孩貪玩,在電梯里撒尿,母親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批評了孩子,還在業(yè)主群里道歉:“給大家?guī)淼纳畹臒?,我首先作為家長的失職給大家道歉”。
媽媽還讓孩子寫下檢討,以打掃一個月的電梯作為補償,并且每次打掃,都錄視頻發(fā)到業(yè)主群里
第一次寫《檢討書》的孩子,在一旁錄像為證的媽媽,孩子的每一次「犯錯誤」,都是一次「勇于承認錯誤」的教養(yǎng)傳承。
什么是爸媽的教養(yǎng)?
其實就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推諉逃避,不包庇偏袒,而是耐心地告訴他,什么樣的行為是可行的,什么樣行為絕不可以做。
其實,當我們還在討論窮養(yǎng)富養(yǎng)的時候,其實都不如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爸媽。有教養(yǎng),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線。
教養(yǎng)是原生家庭傳承給孩子最原始的靈魂,是爸媽對孩子的愛最直接的表現(xiàn)方式。
每一個善良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父母的教養(yǎng)。
湖南懷化,天下著小雨,有教養(yǎng)的父母養(yǎng)出來的孩子,會說:“蝸牛的爸爸媽媽沒來接它,我要陪著它?!比缓?,在雨天4歲小女孩默默為一只蝸牛撐傘,堅持了足足30分鐘,直到親眼看著它安全“回家”。
每一個懂事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爸媽的教養(yǎng)。
山東濟寧,一司機向車窗外扔了一個空水瓶,有教養(yǎng)的父母養(yǎng)出來的孩子,雖然走路還搖搖擺擺,雖然還沒有車門高,但當孩子誤以為是別人掉了東西的時候,仍然“幫忙”撿起還了回去。
每一個友愛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爸媽的教養(yǎng)。
平衡車比賽現(xiàn)場,每個孩子都想爭第一,有教養(yǎng)的爸媽養(yǎng)出來的孩子,從不會為當冠軍放棄朋友,而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摔倒的小朋友站起來。
美國著名學者斯特娜夫人,有一則非常經(jīng)典的比喻:
“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
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
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
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
任何一個調(diào)皮的熊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怪獸;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好孩子,都不是一鳴驚人的奇跡,他們的成長有跡可循,因果在家庭、在爸媽。
爸媽無知短見,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視、暴戾、散漫與輕易放棄;父母擁有教養(yǎng),傳遞給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與不屈不撓。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zhí)著的栽培自己。
總而言之,
如果我們希望他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請先成為“別人家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