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話題
內容比較“尷尬”
就是
你從什么時候開始
被無知的孩子們叫起了叔叔阿姨
被叫叔叔阿姨大概是某個年齡段最讓人尷尬的事情。
這個年齡段便是二十歲上下。其實我們“正青春”,只可惜有時候會被一些純真得有些“無知”的孩子叫成了叔叔阿姨。
我們明明還是哥哥姐姐嘛!
(我明明才十六歲?。?/span>
比如在公交車上,車上恰巧沒有座位了,而你正坐著,于是你很好心的給一個剛剛上車的的小朋友讓座。
有些小朋友會很主動地極有禮貌地說一句:“謝謝阿姨。”
有時候是帶著小朋友的家長的提醒下,小朋友依舊用同樣的方式道謝:“謝謝阿姨?!?/span>
不知道大家在這種時候是否會后悔讓座了(微笑)。
姐姐把座位讓給你不是為了讓你喊我阿姨的(委屈臉)(淚流滿面)。
“親愛的小朋友,你能體會一個為你讓座的國民好姐姐的內心嗎!”
“叫我姐姐?。。?!”
又比如逛商場的時候,你面前的一個被家長抱著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手中的玩具掉到了地上。你看到了便好心上千幫忙撿。
于是小朋友的媽媽會提醒他,“快謝謝阿姨!”
天哪,這位媽媽,你難道不應該是過來人,體會過十六歲的我們不喜歡被叫做阿姨的心情嗎!
為什么要叫小朋友錯誤的稱呼呢。
瞬間好想把小朋友的玩具重新歸回原處(就是地上),然后默默地走開假裝一切都未看到。
“親愛的小朋友,叫我姐姐,我就幫你撿玩具!”
今天剛巧看到一個同學的朋友圈。
頓時意識到被喊叔叔阿姨明顯已經激起了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的公憤。
這位同學的朋友圈講述了她在過馬路的時候拽回一個險些被車撞的初中生模樣的少年,然后這位少年道謝的時候說了“謝謝阿姨”簡直讓她奔潰。
對啊,如果你是一個無知的小朋友隨便亂喊叔叔阿姨我們還能內心稍稍安撫自己,但是你長那么高還亂喊阿姨,簡直讓人心碎。
“你都不是小朋友了,為什么你依舊亂喊阿姨呢!”
“你再喊,小心我叫你叔叔!”(毫不含糊)
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身份變成了叔叔阿姨。
而我們自己依舊標榜著自己還未長大,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
這是一種心理上需要蛻變的東西,大概只有某一天我們真正接受了“我們已經是一個大人了”的時候,我們才能安然地被叫做叔叔阿姨吧。
不過至少現(xiàn)在,請不要叫我們叔叔阿姨。
我 還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