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文摘》 2012005期作者/ 王翔本文總字數(shù):1858字
王翔
加拿大渥太華國立美術館陳列著一幅名畫《沃爾夫?qū)④娭馈罚佻F(xiàn)了英國著名將軍沃爾夫戰(zhàn)死時的場面。
1759年9月13日,英法為爭奪加拿大魁北克在亞伯拉罕平原展開會戰(zhàn),雙方各有4000余人參加,但英軍在戰(zhàn)術上明顯高于法軍。法軍展開進攻,在離英軍180米時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射擊,并每前進十幾米就向英軍再次發(fā)射排槍。
英軍一直沒有反擊,因為以當時的槍支技術,50米以外很難保證射擊精度,同時,每發(fā)射一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重新填裝子彈。所以會戰(zhàn)開始前,英國統(tǒng)帥沃爾夫?qū)④娨蟊仨毜确ㄜ娺M入18米內(nèi)才能射擊,否則按軍法處置。當法軍進入40米的距離時,英軍有的部隊已有近1/4的人被擊倒,他們?nèi)匀槐3株犘尾粍印?/p>
當法軍前進到18米距離時,正在重新裝彈。英軍全線發(fā)射第一次排槍。成片的法國戰(zhàn)士中彈倒地。英國步兵繼續(xù)按程序交替裝彈射擊。10分鐘內(nèi),英軍進行了3輪齊射。這10分鐘的3輪齊射決定了魁北克的命運。法軍在第一輪齊射中被擊倒500余人,后兩輪又被擊倒700余人。英軍士兵隨后上刺刀沖鋒,法軍驚慌失措亂了陣腳,四處逃散。沃爾夫?qū)④妳s在此時被3顆子彈擊中陣亡。次日法軍魁北克司令開城投降,第3天英軍開進魁北克。從此法國的勢力逐漸淡出加拿大。英國人的紀律改變了北美大陸的格局,否則,加拿大魁北克可能到現(xiàn)在還不能說英語。
英法兩國像兩個永不相互欣賞的情敵,打了幾百年的仗,18至19世紀同為世界強國。但英國人嚴謹入微,講究紀律;法國人卻浪漫有激情,更向往自由。重視紀律的精神不但幫助英國人在北美和滑鐵盧數(shù)次打敗法國,還幫助英國人奠定了現(xiàn)代金融的基礎。
白居易有次向一位老僧請教佛道。老僧就說了一句:“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卑拙右坠Φ溃骸斑@連3歲孩子都知道?!崩仙卮穑骸?歲孩子都知道,但連80歲的老人都做不到?!爆F(xiàn)在信息爆炸,投資成功的所有道理,幾乎沒有秘密,所有人都知道。但為何賺到錢的人不多呢?就是因為知道道理但做不到,沒有用紀律控制自己的投資。投資有兩條重要的紀律。
NO.1不為蠅頭小利去“投機”
電視上的毒品販子,幾乎每次都是在準備做最后一筆買賣時被抓。其實如果沒有紀律,永遠會有下一個“最后一次”,被抓只是時間問題。同樣很多人都知道復利的重要性,也知道該如何選到不錯的投資品進行長期投資。但往往在決定買入前,心存僥幸想先選個漲得更快的短期品種,然后再回頭買人看好的長期投資品,結(jié)果幾乎總是被套或損失,連自己原來看好的品種也失去了投資機會。其實“投機”在西方并不是貶義詞,而是個中性詞。歐美人也投機,但這不是人人都能嘗試的,需要專門的技術,比如抓住市場失效、價格明顯有偏差的機會來獲利。很多東方人的投機更多是依靠所謂“內(nèi)幕消息”和技術判斷,而這些內(nèi)幕消息的來源可能只是某個金融網(wǎng)點的基層員工,甚至只是自己鄰居或同事,結(jié)果可想而知。
很多專業(yè)投資機構(gòu)有投資決策委員會,并設定投資標準,比如權(quán)限規(guī)定,投資到一定額度以上需要公司實地調(diào)查,對單一品種投資比率規(guī)定上限,或規(guī)定止損條件等。原因很簡單,專業(yè)人士也是人,也會有壓力和誘惑,也會犯錯。設定紀律就是為了減少犯錯的概率。
N0.2不做自己搞不懂的投資
我認識個做私募基金的前輩,當年曾有機會以很好的條件拿到某門戶網(wǎng)站10%的股權(quán),但他覺得盈利模式可能太簡單,沒想明白,所以沒投?,F(xiàn)在該公司是國內(nèi)前三大門戶網(wǎng)站。
另外有家基金公司也有類似案例。2005年股改時,很多上市公司高層拜訪重倉持有公司股份的基金公司,商談對價方案。有家著名的礦產(chǎn)類上市公司董事長拜訪某基金公司,詳細介紹了自己公司的業(yè)務情況,臨走前加了一句,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營狀況很好,現(xiàn)金流也大,所以還準備做些多元經(jīng)營,比如運輸、餐飲酒店等。那家基金公司旋即賣掉了所持的該公司所有股票,因為感覺有點看不懂這家公司未來的發(fā)展軌跡。結(jié)果這家公司到2009年為止,漲了快30倍。
這兩個案例,如果參與投資,一定獲利豐厚。但兩家機構(gòu)都沒投,原因都是沒搞懂。這樣的紀律盡管會讓自己失去些機會,但也能避免翻船的危險。至少我自己,會因此更信任這兩家機構(gòu)。很多人光聽了別人介紹,還不好意思問,或者懶得問,就做了自己搞不懂的投資,無論賺錢還是虧錢,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這不叫投資,叫賭博。
紀律的本質(zhì)就是放棄一些不確定的利益和自由,換取另一些固定的利益。
(摘自《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