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南湖為國家5A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進入南湖景區(qū),買票來到碼頭乘坐游船。圖為停泊在碼頭的游船。
在游船上觀景
在游船上觀景
游船開到湖心島靠岸,上岸后“煙雨樓”三個大字首先映入眼簾。
煙雨樓始建于五代后晉年間(公元936—947年),因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意而得名。煙雨樓是湖心島的主要建筑,樓兩層,重檐畫棟,朱柱明窗。
樓前檐懸“煙雨樓”匾額為中共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董必武1963年12月所書
在煙雨樓正廳懸掛著董必武撰寫的楹聯(lián):“煙雨樓臺 革命萌生 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fēng)云世界 逢春蟄起 到此皆聞殷殷雷”。在綠樹掩映之下,煙雨樓更顯雄偉。
煙雨樓東側(cè)取名“清暉堂”,是因為它每天最先迎接清晨的曙光。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登臨湖心島,先后賦詩十四首盛贊煙雨樓。后人筑亭以立詩碑,此為東御碑,刻有乾隆第二、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詩句。
此為西御碑亭,刻有乾隆第一、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詩句。
煙雨樓懸掛的對聯(lián):湖中疊浪迎明月 船上聚賢唱大風(fēng)
煙雨樓懸掛的“湖天一覽”
懸掛的對聯(lián)和國畫,對聯(lián)為:如坐天上,有客皆仙,煙雨比南朝,多少樓臺歸畫里;宛在水中,方舟最樂,湖波勝西子,無邊風(fēng)月落樽前。
畫作:一湖煙雨自樓臺
站在煙雨樓臺觀景
離開煙雨樓,來到停泊在樓前水面上的“一大會址紀念船”。
這條紀念船是1959年仿制當年“一大”開會的游船(當時的游船已經(jīng)絕跡)
“訪蹤亭”建于1985年,是為紀念董必武1964年4 月5日重訪南湖所題詩句而建。
湖心島上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鑑亭”
原觀音閣為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建,曾供奉觀音菩薩,后毀于炮火,現(xiàn)觀音閣1987年重建,未請觀音入住,而成為南湖歷史圖片展示館。
湖心島景色
南湖景色
湖心島景色
?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云南 · 西藏(游上海32)
?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陜西 · 兵團(游上海33)
|信|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