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印出去跳舞聽村西頭人說,張挺立家的小3閨女昨天和她二嫂子打起來了,聽說都動手了”,一大早鄰居李嬸就來我家告訴了這個不是消息的消息。為啥?聽了李嬸的告話我急忙問。還能為什么,李嬸說,還不是為了挺立老婆死啊,挺立二兒媳婦也是,婆婆活著的時候那么多年不登婆家門,婆婆死了,她開始七七不瞎的跟著去燒七。這不,夜類燒五七,聽說家里來不少客,二媳婦在塋上活活啦啦的哭,她三小姑聽來氣了,就搔啦她二嫂,說:活著不孝順,二十多年不登婆家門,一天沒伺候,死了裝哭,裝啥孝順,好意思啊,不覺的臊得慌,這就造上了。
村西頭張挺立大爺家里總共有三兒三女六個孩子,均都以成家,老伴生前癱瘓在床上七八年。二兒媳婦二十多年不等婆家門的緣由聽說是為了看孩子的事。聽說,早年挺立家的三個兒子,大兒子結(jié)婚生孩子后,婆婆把大孫女看到上幼兒園,在外邊工作的大兒子和兒媳婦在接去身邊了,也就不用婆婆看了。接下來,二兒子又成了家,二孫女從周歲斷奶后就一直是跟著婆婆,吃喝拉撒都是婆婆管著,直到家里的小兒子結(jié)婚。
那時候婆婆是一直跟著小兒子住,小兒子結(jié)婚生子,老太太看著二孫女,摩著小孫子,小裙子三歲時,二兒媳又生下了二胎,三個月就又要送給婆婆看著。這時候的婆婆已經(jīng)有70歲了,就對二兒子和兒媳婦說,我實在是看不了了,這小二胎你們自己摩吧,摩到離手離腳了我在給看著。就這樣,二媳婦一聽就不樂意了,和老婆婆干了一架,從此不在登門,直至到婆婆死有二十年沒登門。
那像這樣的老人活著時不孝登門,不來往的,老人死后卻七七要跟著去燒七的,這樣的人為的時什么呢?這其中的具體緣由和說法在這里農(nóng)嫂個人覺得,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好面子,做給別人看。這種情況很常見,“好面子”是我們國人的一大特色;有些人在老人生前對待他們再不好來,等老人死后也不愿別人捅自己的脊梁骨,尤其不愿意被年輕人瞧不起自己,所以所謂的七七去跟著燒七,或是年年去跟著掃墓,也只不過就是做樣子給別人看,虛情假意,感悟真情,應(yīng)應(yīng)景罷了!
第二、迷信思想,害怕報應(yīng)自己及親人。鬼神觀念、迷信思想,可以說在不少國人心中依然還是根深蒂固的,“不怕活人怕死人”,“毛骨悚然”的感覺恐怕許多人都曾經(jīng)有過體驗吧;特別是那種所謂“循環(huán)報應(yīng)”觀念,在科學(xué)文化知識較為貧瘠之人那里,應(yīng)該還挺有市場。所以,生前對老人不管不問,死后卻殷勤的年年去祭奠死后人的,也可以看做是以一種特殊方式的“贖罪”,以求得老人們的諒解!
第三、活明白了,真心悔過。生活原本就需要一定過程的,年輕的時候不懂事,不懂得做老人的不易和難處,等自己也老了、也做了老人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做老人的不易;但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了,再后悔也沒用,只好用這種方式,向老人認錯,同時也可能是懷念感恩老人曾經(jīng)對自己的“好”吧!
其實,孝敬和贍養(yǎng)老人是我們每一個做子女的都應(yīng)該做的事情,父母養(yǎng)們小,我們就應(yīng)當養(yǎng)母女的老,天下沒有不孝的爹和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用精血養(yǎng)大的,動動哪一個孩子他們的心都會疼。換句話又說回來了,我們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自己的以后鋪路,我們現(xiàn)在在做,我們的兒女在學(xué),老人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