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沈 園 情 思
作者丨蕉下客 編輯丨張旋
魂隨畫角夢中行,幾番徘徊到門庭。
爾今輕啟銅綠鎖,且聽一段沈園情。
——題記
如果沒有墻壁上的《釵頭鳳》,沈園或許只是個寂寞的園子??墒?當放翁揮毫潑墨完,一切都已改變。有關沈園內外的一段哀婉故事,也許你也聽說,但請允許我再一次在這里贅言。
陸游與唐婉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陸游少賦文采,唐婉善詩善琴。一個是南宋文壇的青年才俊,一個是溫柔嫻熟的大家閨秀,兩人的結縭,應是天作之合了。按一般的思路揣想,才子佳人應是最完美的人間神話吧。兩人曾在沈園相依相伴,觀魚賞花對弈,談詩論畫暢飲,“少年不識愁滋味”,沈園的一花一木,一亭一臺對于二人來說,也算是舊相識了吧。然而好景不長,三年之后,陸游竟以一紙休書,結束了這段神仙眷侶般的生活。這顯然不是陸游的本意。但根據(jù)文獻,二人令千百年來人們扼腕嘆息的分離僅因為"唐婉不適母意"。
后人很難想象,陸母作為唐婉的親姑母,為什么會對唐婉如此不意。何況唐婉對她那么尊敬,對陸游又是那么體貼。難道理由又僅僅是“二人過于纏綿”影響了陸游的仕途?陸母便開始對唐婉百般挑剔為難,這對于“姑色稍不怡,衣衫濕淚痕”的唐婉來說是一種多么痛苦的折磨。而對于至情又至孝的陸游來說,又是多么兩難的境地。事實上卻是陸游力主抗金受朝中主和派排擠而抑郁不得志,而這個結果卻要由無辜的唐婉來承擔。一紙休書,在母親如釋的笑容和妻子無言的淚水里,陸游注定一世寂寞。
在離開了唐婉的日子里,陸游依舊仕途不順,顛沛流離,不知陸母又做何感想?命運把兩個人結合在一起,然后又拋到天各一方。而當感情的巖漿逐漸冷卻后,又將二人牽扯到一起,它則躲到一邊靜靜地欣賞自己這件殘酷的作品。陸唐不幸成為這作品的主角。九年之后,陸游再次踏入沈園,竟遇到了與趙士程同游的唐婉。多么熟悉的場景啊,沈園未變,唐婉依然,只是旁邊那個人不再是他陸游了。兩人對視的那一刻應該久久定格吧。此時,百感交集,感慨萬千這樣的詞語恐不足以形容。
最終,唐婉命人為陸游備下佳肴美酒,自己則匆匆而去。陸游在劇烈的感情激蕩中面對周圍這一桌珍饈,內心浪滔翻滾,在雪白的 壁上凌亂地寫下流傳千古的《釵頭鳳》:
黃藤酒,紅酥手,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相傳,唐婉曾和詞一首,不久便抑郁而終。其詞如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如今,這兩首《釵頭鳳》被同刻在一塊石板上,緊緊相依。讓人忍不住佇足惘思。這一段沈園重逢不知引出了多少癡男怨女的眼淚。
尤其是源于斯,傳于斯的婉轉越劇將這段江南小兒女的故事演繹的痛徹心扉。在06年越劇百年慶典時,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重排。
陸游與唐婉。在二十一世紀的舞臺上,后人仍在演繹:憔悴的唐婉淚眼婆娑的望著奮筆疾書的陸游,二人在《釵頭鳳》的背景音樂里擦肩而過,身后落花如雪。在那樣一個下午,看到此,我再也忍不住眼里淚水,耳畔似乎聽到哀哀畫角。
但事實上呢,八百年前的一天,或清晨或傍晚,或晴或雨,二人相見無言。在陸游的凝眉和唐婉的淚水中一切匆匆而過。陸游悵然走到墻壁下,失神地寫下。唐婉不一定看到,后人不一定看到,也許一夜小雨就讓它煙消云散,誰也不會知道有這樣一個故事發(fā)生。從此之后,再無音信。兩人就這樣分開了,永遠地分開了。兩人同處的三年時光,唐婉在“獨倚斜欄”的時候不知回憶了多少遍,而對于陸游,恐怕是他一生最美最長的一個夢吧。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終化成了蝴蝶,劉蘭芝與焦仲卿最終變成了鴛鴦鳥。在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在故事里那么完美,而現(xiàn)實,注定了殘酷與無奈。
對于陸游得知唐婉去世后的情形也無可考察,我無力去揣想。不禁想到《牡丹亭》里的句子,“問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片斷腸心痛”。
時隔四十年,年愈古稀的陸游終于又一次來到沈園,寫下了悼唐婉的絕句:“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亭臺。傷心橋上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做嵇山土,尤吊遺蹤一泫然?!比绱丝磥?放翁的一懷愁緒從未散去。
往日的“驚鴻影”還浮在眼前,“尤吊遺蹤一泫然”,唐婉若泉下有知,應是“衣衫濕淚痕”了。
陸游八十五歲時,最后一次來到沈園,寫下了最后一首悼唐婉的絕句:“沈家園里花似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币苍S他自知大限將近,來完成最后的情感糾葛。他一生詩作近萬首,卻沒有一首為母親及續(xù)妻所作。因為他一生所有的柔情都傾注在沈園。我們知道他僵臥孤村尤“鐵馬冰河入夢來”。沉吟病榻,人生彌留尤“但悲不見九州同”,卻不知他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那就是沈園。當他吟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時候應是含笑而去,因為,他終于可以去見他一生傷心之人唐婉了。
沈園,一個美麗的見證。伉儷同游的驚鴻影,別后重逢的孑孑然,白發(fā)放翁偏對濃艷桃花悼唐婉.無言淚千行,夢里依稀再現(xiàn)青春時光,流虹共賞 。一切都很難揣想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只留下這幾篇詩稿,但他卻那樣讓人忍不住唏噓。無風的午后翻開全宋詞,薄薄幾頁。
氤滿了西天的憂傷洶涌而來,MP4里吳儂軟語似從千年前傳來,我的淚流便流下來。
東營微文化編輯部
顧問:陳謹之 橄欖綠 魯北 清泉
主編:郝立霞
副主編:張永君 郝立新
編輯:張旋 任曉娣 呂娟娟 文姐
外聯(lián):郭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