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秋”印象【二】

“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xué)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三秋”印象【二】

文丨楊成書    攝影丨劉文明

忙  秋

過去,由于農(nóng)村還沒有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機械化,所有的耕種、收獲便全部都要靠最原始的牛拉馬拽,車推肩扛,起早貪黑,整天是忙得要死,累得要命,哪像現(xiàn)在,只要人往地頭上一站,一手掐著腰,一手指揮著收割機、播種機,三兩天的功夫,幾十畝地連收帶種就全部完成了,輕輕松松,根本看不出一點“忙秋”的意思。

那時,我們第五生產(chǎn)隊的大鐵鐘就掛在位于十字道旁、緊靠蓋小利家屋山東北角的一根電話線桿上。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生產(chǎn)隊長便會準時地來到大鐵鐘下,拽著鐘繩,用力敲打著鐵鐘。清脆的鐘聲打破了村莊的寧靜,同時,也打碎了人們勞累一天后難得的睡夢。這時,村里從不同方向陸續(xù)傳來了“吱吱呀呀”的開門聲,接連不斷的狗吠聲,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以及女人的嘮叨和孩子的哭叫聲。人們一手拿著干活的農(nóng)具,一手揉著臃腫的睡眼,打著哈欠、慢慢騰騰、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大鐵鐘下集合,聽從生產(chǎn)隊長的分工安排。生產(chǎn)隊長會根據(jù)性別差異、年齡長幼、力氣大小來適當安排各人所能承擔的農(nóng)活兒,盡量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分工完成后,人們便按照各自領(lǐng)到的任務(wù)各忙各的去了。

“三秋”期間,人們所要干的農(nóng)活兒不但種類多,而且勞動量大。就拿收割來說吧,有割綠豆、黃豆、紅豆、白豆、谷子、黍子、芝麻,有刨地瓜,拾棉花,掰棒槌子,斂(俗讀jiàn)高粱頭,扛棒槌子、高粱頭,抓高粱秸、棒子秸,還有裝車、往場院里運送、卸車、晾曬、打場、扒棒子以及往地外頭扛棒子秸、高粱秸等;而耕種的活兒也不少,有打撈地、推糞、揚糞,然后開始耠地,耙地,砸棒子?xùn)迹▃h?。鸬?,砘地等。而我們這些放了秋假的學(xué)生們所能干的無非就是掰棒子、拾棉花、扛棒子秸、砸棒子?xùn)?、牽著牲口耙地、砘地等比較輕松些的農(nóng)活兒。

種麥子之前,首先要“倒地”,就是把準備耩麥子的地里的莊稼收割掉。我們這里一般都是在種棒子的地里耩麥子,那就要先收棒子。收棒子要先掰棒槌子,并把掰下的棒槌子裝進化肥袋子里,然后背到地頭,裝車,拉倒場院里去。再由那些等在場院里的老娘們兒們卸車,然后圍坐在棒槌子堆的四周,開始扒棒槌子。掰過棒槌子的地塊,緊跟著有人用鐮或手鎬子將棒子秸貼著地皮削或抓斷,然后捆成一個個的,再扛到地頭空地上,并一個個斜叉著排成一長溜,俗稱“棒子秸攢(cuán)”。如果白天人手忙不過來的話,那到了晚上,這些已捆成個的棒子秸便由黨團員和我們這些學(xué)生們加班往外扛,有時能扛到大半宿,可第二天還要照常出工。

“倒地”后,開始“打撈地”,就是用牲口拉著鐵耙漫地里拖,以把雜草給拖干凈。然后再往地里運糞和揚糞。當時,運糞的工具主要是牛馬車和手推車。為了能夠在宣傳欄里“榜上有名”,每天早晨,天不亮就有人推著糞往地里去,路過“指揮部”門前時,還要故意的大聲咳嗽幾聲,以叫值班人員能夠知道。其實值班人員早就站在門前等著了,即便是不咳嗽,他也能知道誰是第一名。

所謂的糞就是社員家里豬圈里漚的土雜肥。那時,家家院子里砌著圈,養(yǎng)著豬,平時靠積攢起來的豬糞尿、人糞尿、草木灰、塵土碎草、污水等,經(jīng)過豬的無數(shù)次的踩、蹚和發(fā)酵后,便成了臭氣熏天、效力長久的肥料了。當圈快要滿了的時候,便用锨掘出來,曬干,用爪耙倒碎,再用鐵锨堆成長方形椎體,經(jīng)過會計測量后,按方數(shù)折合成工分,年底參與分配。

往地里推的土雜肥還包括扒掉的鍋臺、土炕以及破屋爛墻等,因為當時盛行著那么一句口號,叫做“一年的鍋臺兩年的炕,三年的院墻都要扒上”。

糞運到地里后,再用鐵锨均勻地撒開,這叫“揚糞”。

揚完糞,就可以套上牲口,拉著犁,開始“耠地”了。耠地時,一般都會套上兩只牲口。耠地先要打墑溝,為了防止墑溝耠不直或打偏了,這時候要一個人扶著犁,一個人牽著牲口。等打完墑溝后,就可以一個人操作了。

后來,大趙公社成立了拖拉機站,購置了幾部“東方紅”拖拉機,有時,公社也會派拖拉機來給村里耠地。它掛的大鐵犁上配有四五個犁鏵,只見它“突突”冒著黑煙,一趟過去就能耠一大片,效率可是快多的。

接下來是“耙地”。耙地時由一只牲口拉著一盤耙,一個人雙腿岔開,兩腳分別站在耙面的兩塊木板上,一手握著鞭桿,一手攥著韁繩,嘴里不停地吆喝著牲口。為了能夠盡可能地將地耙平,這人要不停地晃動身體,移動重心,使耙能夠前后不停地搖擺起來。也有在耙上放一糞籃子土或坐個小孩兒的。

耙過去的地里還有很多露著的棒子?xùn)?,為了提高出苗率,需要將這些棒子?xùn)际岸蕹鋈?。生產(chǎn)隊長一般都會將這種活兒安排給我們這些學(xué)生們?nèi)プ?。于是,我們先把露在外面的棒子?xùn)加檬质暗降貓U或地頭上去,再把能夠看到的埋在土里的棒子?xùn)加米Π覔С鰜?,把上面裹著的土磕掉,并拾到外面去;也有不磕土就直接搬到地圲上去的。由于地里的棒子?xùn)继?,白天根本弄不完,所以我們有時也會借著月光,夜里加班往外撿棒子?xùn)肌?/p>

地耙平了,棒子?xùn)际岸尥炅耍驮擇鸬亓?。耩地用的是六寸雙眼耬,在“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運動中,為了縮小行距,達到高產(chǎn),便改為了“六寸靠”,即第二耬與第一耬相互穿插著耩,也就是把行距變成了三寸。后來又出現(xiàn)了四寸耬,這兩種耬可以根據(jù)所需要的行距調(diào)換使用,再后來又出現(xiàn)了三眼耬。所有這些木制耬都是靠牲口來拉動,靠人工邊走邊搖晃耬把,以使耬倉內(nèi)的種子在晃動中落入土中,也有用手抓著往耬倉里下種子的。

前邊有人耩地,后邊緊跟著有人用石頭砘子沿著耬眼將土壓實;也有先用耙將地托平,然后再用碌碡將地進行碾壓的。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土中的水分因土質(zhì)的松散而蒸發(fā),能夠起到保墑的作用,以確保種子的發(fā)芽率。

雖然都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可那時候的“三秋”,連收帶種,拖拖拉拉,大概得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基本也就到了“霜降”前后了,不也有“霜降五,還搗鼓”這一說嘛。盡管如此,在整個“三秋”期間,生產(chǎn)隊卻還要求人們“一天三頓飯,吃住在田間”。

每天的早晨和晌午,生產(chǎn)隊都會安排專人燉大鍋菜,一般是茄子或豆角。菜燉好后,這人先要挑著筐挨家挨戶地去斂干糧,然后再回來把菜舀進鐵桶子里,再用扁擔挑著菜和干糧送到人們干活兒的地方去。

大老遠地,人們看到送飯的來了,就開始往地頭走。送飯的剛到地頭,桶子還沒放穩(wěn),人們便拿著碗筷“呼啦”一下子圍了上去,由送飯的掌勺,給每人舀了一碗菜。人們端著菜碗,又到筐里去找到自家捎來的用籠布包著的干糧,然后找個棒子秸坐下,一手掐著干糧,一手端著菜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人們捎去的干糧一般都是用棒子面、高粱面蒸的餅子、窩頭,也有捎熟地瓜的。

人們吃飽后,有倒在就地擺放的幾個棒子秸上面的,也有斜靠在棒子秸攢上的,然后瞇起眼睛,美美地小睡一會兒。(未完待續(xù))

作者簡介:楊成書:網(wǎng)名“在水一方”,1966年生,山東利津人,初中文化,打工之余,喜歡涂鴉筆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小時候做過的農(nóng)活
散文精選:春天農(nóng)事的回想
微型小說:老蔫的幸福生活
那一年,我們生產(chǎn)隊從城里來了個知青,他的諢號叫“牤牛蛋”
【靈璧美文】俺莊的地
娘烙的韭菜餅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