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xué)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又是槐花飄香時
文丨朱花梅 圖丨李金峰 編輯丨曉娣
中午,母親打來電話,電話那頭她故作玄虛地問我:“猜猜我正在吃什么?”
不等我回答她又炫耀似的說:“我正在吃槐花粑拉子呢,你每年都心心念念的,只可惜你現(xiàn)在吃不到啊!”
母親的一席話勾起了我的饞蟲,也把我的思緒拉向了槐香濃郁的童年時光。
“四月梧桐芳菲盡,五月槐花飄香來?!庇洃浿?,兒時老家的院子里、房屋四周都種了很多槐樹,每到四、五月份,槐花們競相盛開,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壓彎枝頭,滿院子都彌漫著淡淡的素雅的香甜,沁人心脾。
面對大自然如此慷慨的饋贈,我們怎舍得白白浪費掉呢?每到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左鄰右舍們便都拿著長鐮刀折些槐花,并想著法兒把它做成各種美食。因為槐樹長滿了刺,我們小伙伴們沒法爬樹上去自在的摘,只好跟在大人后面,等他們把槐樹枝折下,然后我們就爭搶著去摘那一串串的槐花,邊摘邊把它們?nèi)胱熘校?dāng)時感覺是無比的美味。
槐花的吃法很多,包水餃、包包子、做菜餅、做成粑拉子等等。在我印象中,小時吃得最多的也是我最愛吃的便是槐花粑拉子了。將生槐花洗好瀝干水后加入面粉、鹽摻拌,然后放入籠屜上蒸,蒸熟后加入芝麻油、蒜泥等調(diào)拌,香噴噴的粑拉子就做成了。這其中,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是面粉量的把握,太多太少都會影響賣相和口感。記憶中,母親做的槐花粑拉子特別香甜可口,每次肚子都被撐得鼓鼓的仍舊止不住我貪吃的嘴巴。
槐花盛開之時,我們小伙伴也有了新的樂趣:放學(xué)完成作業(yè)后便三五成群,在村頭院外四處竄騰,尋找長得低矮的槐樹,折槐枝、比賽捋槐花,如此簡單、質(zhì)樸的游戲給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并成了生命中寶貴的回憶。
長大后離開我自幼生長的村子,加之槐花的花期很短,我很少再有機會吃上母親親手做的槐花扒拉子了。尤其是大學(xué)時光里,都很難見上槐花一面,每逢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便會饞得直流口水。
后來,走上工作崗位,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幸運的是,上班的道路兩旁排列了密密的小槐樹,低低矮矮的。每到花開季節(jié),每棵小槐樹上都掛滿了一串串銀鈴玉雪般的槐花,隨著春風(fēng)搖曳生姿,好生可愛。我忍不住在下班路上停下車,摘些回家按照母親的做法做槐花扒拉子,以解嘴饞。可是,盡管我盡力還原母親的做法,并加入更豐富的調(diào)料,雖然還算可口,卻怎么也找不到記憶中那種無比美味的感覺。也許我的饞槐花,更多的是懷念兒時那種單純、質(zhì)樸的美好時光吧。
一陣風(fēng)透過窗戶吹拂著我的臉龐,從風(fēng)中我仿佛聞到了那久違的熟悉的槐花香,透過槐花香我隱約看到了母親正端著蒸好的熱氣騰騰的槐花扒拉子向我走來。
作者簡介:朱花梅,東營市墾利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