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劑藥香
文字/香襲書卷
有人送來一本中藥材的書籍,留下話說,寫字的人是應(yīng)該懂得一些中藥材知識的。是的,在很早起以前我也讀過中藥材的少許書籍,那時讀它完全是因為一點好奇心。
寫字多年,文字已經(jīng)如一味中藥,入了骨。在夜晚,安靜下來,洗凈雙手拿起那本醫(yī)學(xué)書籍。我總是習(xí)慣在讀書寫字之前,洗澡或者凈手,總之不想帶著塵世的俗氣,去觸碰那些靈動的文字。
那是一本很厚的書本,里面記載了許多中藥材的知識。在過去許多年里,我們的祖輩都是靠中藥來醫(yī)治病痛的?,F(xiàn)在在云南一些偏遠的地區(qū),都還是靠山上的藥草,來治病。那年去云南的一個很遠很遠的小村子,來接待我們的是村里唯一一個有文化的人。
女孩看上去三十多歲,說話做事利索。她告訴我們,她是村里唯一的醫(yī)生,這個偏僻的小山村里的人,有了病痛都會來找她。女孩還告訴我們,她會醫(yī)術(shù)是因為爺爺是有名的老中醫(yī),而祖上規(guī)矩,技術(shù)傳男不傳女,她只能在爺爺身邊靠幫助爺爺做事學(xué)習(xí)了一些醫(yī)法。她說,爺爺每次去山上采藥,都會帶著她,漸漸地她能認識幾百種中草藥,也記住了什么藥草治療什么病。爺爺去世后,她就替代了了老中醫(yī)的位置,為村里人們看病。
拿著書本,就仿佛看見了那個女孩在眼前走動。最喜歡中藥材的名字,有很多好聽而優(yōu)雅的名字。木香,茯苓,甘草,半夏,獨活,羌活,連翹,薄荷,貝母,黃連,當(dāng)歸,麥冬等等,這些帶著一股特別氣息的名字,在視線接觸到的一剎那,生生的有了驚艷的感覺。
五味子,甘草梢,燈芯草,車前子,冬葵子,這些草藥的名字就像是一個個少女,深情并茂的款款而來。她們醫(yī)治著紅塵中的殘缺,挽起一片美麗的紗影。
書上把這些中草藥的用途寫的清晰明了,手中的書籍,傳遞著歲月里的溫度,治愈了凡塵中的病痛。是啊,身體的病痛是容易對癥下藥的,而心中的病痛,卻是很難醫(yī)治的。
文字是一劑藥香,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治愈了世界上許多受傷的心靈。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就是要從精神上拯救國人。先生用一支筆,寫出了不朽的文字,照亮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
我也時常用文字療養(yǎng),疲憊了在文字里躺一躺,傷心了在文字里哭一場,快樂了用文字來歌唱。更重要的是,文字的力量,點亮了心底的燈光,讓日子不再黑暗。文字如一味草藥,入藥,細火慢熬。入口之際,就已經(jīng)是藥到病除。
文字是治療心靈的良藥,文字也是讓我們不再孤獨的藥草。孤獨是最適合讀書的,在文字的城堡,遇見一些有趣的人和事物。文字正是那湯藥,把孤獨化為無形。
一直就喜歡藥材鋪里的中藥柜子,很好奇那一個個小抽屜里都裝著什么。還有戴著老花鏡的老中醫(yī),慢條斯理的從小抽屜里取少量的藥材,在一個特別精致的稱上,一點一點的往秤盤上放。那時的歲月,就像永遠停留在某一個時段,從古老到現(xiàn)在,都是一個模樣。世界每天都變化,而唯獨坐在中藥柜前面的老中醫(yī)的表情,一直沒變。
每當(dāng)我落筆寫字的時候,就像老中醫(yī)抓中藥材,一字一句,就是他手下的一味一味的草藥。文字自帶芳香,有時候是花開滿園的芬芳,有時候又是中藥鋪的一劑良方。
夜深了,合上書本。窗外的月光,落在了世界的萬物上。指尖下流出的文字,在月光下,有了中草藥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