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是體面的開始
艾庭 王陽明心學研修院
很喜歡一句廣告詞,“自律帶來自由”。
這次聽羅胖的跨年演講,將自律和體面聯(lián)系起來,更加覺得,自律,是非常必要的。
將自律換成心學里的一個詞,就是“謹獨”。
1、時習之要,只是謹獨?!究鬃?“學而時習之”中“時習”的要領(lǐng),只是獨處時要謹慎小心。】
2、“戒懼是己所不知時工夫,慎獨是己所獨知時工夫,此說如何?”先生說:“無事時固是獨知,有事時亦是獨知。人若不知于此獨知之地用力,只是在人所共知處用功,便是詐偽。此獨處便是誠的萌芽?!薄緦τ谄胀ㄈ藖碚f,面對未知時,容易產(chǎn)生恐懼,所以要戒懼;面對獨知時,容易產(chǎn)生驕縱,所以要慎獨。謹獨就是誠意的工夫)
3、良知即是獨知時,此知之外更無知。誰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卻是誰?
【良知就是時時獨自覺知,這個 “知”之外更沒什么別的什么“知”。誰不知道有良知存在呢,但是誰又知道和獲得了那個良知呢?】
以上三處,看出謹獨乃是致良知的工夫,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知行合一。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嚴于自律,注重道德修養(yǎng)。
致良知,就能內(nèi)心澄明,就能順應天理從事,成就萬世之功。
那,何謂體面?
搜索一下,字條里說,“當個體的作為受到其所處的時空的認可或嘉許時內(nèi)心的感受。”
或者說,精神獨立,物質(zhì)豐足;內(nèi)心強大,他人尊敬;自己幸福,又能為他人謀福利。
仍舊用良知學的條文來解釋。
體面,就是“心”(個體的內(nèi)心感受)與“理”(天理,良知)的趨同。
心,即理也。
修心,就需要自律,要謹獨。
謹獨,致良知,就能“體面”。
不自律,不謹獨,內(nèi)心就會受到遮蔽,良知會漫漶不清,“心”“理”就不能趨同,“體面”就難以追求。
自律,是體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