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蒙娜麗莎》這個話題,更具體地說,為什么一幅畫的價格會接近10億美元呢?
在我看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有人粗略地看了一眼《蒙娜麗莎》,或者用未經(jīng)訓練的眼睛觀察它,它似乎沒有任何特別的令人驚嘆的因素。
但是,一件隨便的藝術品在2018年的估價不會達到8.3億美元左右?,F(xiàn)在,在我們深入研究這幅畫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幅畫背后的人。
圖為:蒙娜麗莎截圖
誰畫的《蒙娜麗莎》?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科學家和發(fā)明家,也是《蒙娜麗莎》的作者。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多才多藝的學者之一。
1452年4月15日,達芬奇出生于意大利的芬奇鎮(zhèn)。人們對他的童年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父親很富有,有很多妻子。
14歲左右,他成為著名藝術家韋羅基奧的學徒,在那里他學習了藝術、繪畫、素描等等。
除了《蒙娜麗莎》,達芬奇的其他作品也非常精美。他的日記里滿是素描和速寫,通常是關于他正在學習的不同科目的。
這些畫有些是其他畫的素描,有些是解剖學研究,有些更接近于科學素描。他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是《維特魯威人》。
根據(jù)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的筆記,維特魯威人是一個有著完美比例的人。其他著名的畫作包括飛行器的設計和一些自畫像。
圖為:達芬奇畫像
《蒙娜麗莎》是什么時候畫的?
據(jù)信,達芬奇于1503年或1504年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開始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達芬奇花了4年時間才完成了《蒙娜麗莎》的創(chuàng)作,盡管這幅畫很小。
《蒙娜麗莎》為什么這么有名?
達芬奇運用了幾種獨特而創(chuàng)新的技術來畫《蒙娜麗莎》。這幅畫重新定義了當時的藝術規(guī)則,他所采用的方法已經(jīng)成為當今藝術學校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圖為:維特魯威人
不使用線條或邊框的技術
達芬奇創(chuàng)造的方法之一是暈涂法,可以理解為 “沒有線條和邊框,就像煙一樣”。
在那個時代,藝術家們畫輪廓是很典型的,而達芬奇沒有用輪廓,而是用不同的色調來創(chuàng)造光影的幻覺。
從暗色調開始,他通過一層又一層薄而半透明的釉料,創(chuàng)造出三維特征的幻覺。他用深色來突出主體的特征和邊框。
這項技術的使用引起了巴黎藝術界的興趣,被譽為繪畫上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
《蒙娜麗莎》還有許多其他獨特的特征吸引了藝術界和觀眾,比如背景中的山水。畫像通常以開闊的天空、單調的背景或房間為背景,由于山的規(guī)模,作為背景也不尋常。
然而,這些特點只會被知情人士或研究過這幅畫的人所認識;這似乎不能解釋為什么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想看它。
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
《蒙娜麗莎》風靡全球最顯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微笑。達芬奇利用一種視覺錯覺(可以閱讀:為什么會出現(xiàn)視覺錯覺?又是怎么影響我們的?),通過透視和他對陰影的運用,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特的微笑。
達芬奇畫《蒙娜麗莎》時,蒙娜麗莎的眼睛直接落在觀者的視線中心,而嘴唇剛好落在視線的邊緣。他的暈涂法進一步確保眼睛和嘴唇是最突出的特征。
每當觀看蒙娜麗莎的人看著她的眼睛時,她的嘴就會進入外圍視覺,所以嘴巴的特征就不那么明顯了;加上一點顴骨的陰影,這使嘴巴看起來像一個微笑。
然而,一旦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微笑上時,它就會慢慢消失,就好像它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微笑。
這就是達芬奇繪畫技巧的魔力所在,也是這幅傳奇畫作與當時其他畫作相比的獨特之處。
圖為:視錯覺
解讀蒙娜麗莎的微笑
微笑有多種解釋;有人說這是一個快樂的微笑,有人覺得這是騙人的,還有人覺得這是一個悲傷的微笑。
除了微笑的本質,它還引發(fā)了許多關于這幅畫主人公是誰的猜測,換句話說,是誰的臉啟發(fā)了歷史上最著名的畫作?
面部表情給了這幅畫一種神秘的氣質,讓觀眾想知道模特在想什么,她是誰,為什么有些人覺得她很開心,有些人覺得她很悲傷。
誰是蒙娜麗莎?
人們普遍認為,這些畫作的主人公是佛羅倫薩一位富有的絲綢商人弗朗西斯科·德爾·吉奧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
這幅畫是為他們的新家定制的,也是為了慶祝他們第二個兒子安德里亞(Andrea)的出生。據(jù)說這幅畫的主題是麗莎·德爾·吉奧孔多。
那時候,在意大利,“Mona”的意思是Madonna,所有的女人都是這樣稱呼的(就像“夫人”),所以才有了“蒙娜麗莎”這個名字(可以理解為麗莎夫人)。關于這幅畫的主題是誰,還有其他一些有爭議的故事。
《蒙娜麗莎》一直陳列在重要的地方,甚至在1519年弗朗索瓦一世最喜歡的城堡楓丹白露公開展出。
1800年,《蒙娜麗莎》被掛在拿破侖的臥室里,4年后被搬到盧浮宮,至今仍在這里安“家”。
隱藏在《蒙娜麗莎》中的秘密
在這幅畫中有一些隱藏的秘密和符號。學者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蒙娜麗莎》中各種(未知)圖層的證據(jù)。
據(jù)說,學者們已經(jīng)確定了至少四幅不同的畫作,它們可能是《蒙娜麗莎》的不同版本,畫中的人物也不盡相同。
一些人甚至認為達芬奇實際上是以他自己的肖像畫的蒙娜麗莎,作為一個女性達芬奇。
達芬奇本人除了是一個發(fā)明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外,也是一個有趣的人物。在他的全盛時期,在弗朗索瓦一世的庇護下,他成功地在自己周圍創(chuàng)造了一種名人的光環(huán)。
但他的名聲在蒙娜麗莎身上蕩然無存,他的贊助人弗朗索瓦一世也很喜歡《蒙娜麗莎》。
重要的是要知道,達芬奇一生中只創(chuàng)作了20幅完成的油畫,這進一步增加了《蒙娜麗莎》的稀有程度。
事實上,它在20世紀早期被偷走,這進一步增加了它的名聲。杜尚、達利和沃霍爾等藝術家通過自己的復制品進一步宣傳了這幅畫。
這幅畫被用作大規(guī)模復制、銷售、諷刺和投機的對象,并被復制到300幅不同的畫作和2000多個廣告中。
最后
藝術家和學者們一直在對《蒙娜麗莎》進行研究,以揭開圍繞著她的神秘面紗。
作為象征符號、秘密和其他未知神秘事物的載體,它的聲譽和價值肯定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xù)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