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號汽油可能破9元?這些車表示:沒關系 隨你漲反正我省錢
國際形勢不明,讓車主們很是“受傷”,因為在3月3日24時,油價就再次上漲,92號汽油足足上漲0.2元/升,已經突破8元大關,車主們直呼“加不起油”了。更為“過分”的是,預計下輪調價將大漲0.6-0.7元/升,所以“破八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還要準備破九”…
那些準車主們更想要放棄純燃油車,轉而看向了混動、插電混動甚至是純電動車。所以問題也就來了,油價高漲的前提下,選擇純電動汽車真的劃算嗎?就如今來看,從2022年1月1日0時開始,國內就經歷了5次漲價,漲幅達到了0.11-0.24元,總漲幅達到了0.98元…讓92號汽油從“7元時代”進入“8元時代”,平時大腳油門的車主都只能輕踩油門了。可怕的是,根據3月7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拉升20美元/桶,最高沖上了139.1美元/桶的高位,WTI原油期貨最大達到了130.5美元/桶,雙雙創(chuàng)下14年來最高紀錄,所以漲是必然的了…若是根據該漲幅,預計下個調整日將上漲0.61-0.72元,遠超上調紅線,真得這樣調,那就相當于漲一次等于今年前4次漲價總和了。但也無需危言聳聽,因為雙方價格略有回落,在撰稿日(3月8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126美元/桶上浮動,WTI原油期貨價格為121美元/桶,雖然依然呈上漲趨勢,但估計下次調價范圍不會如網傳那般夸張。另外我國成品油實施“地板價”以及“天花板價”—— 當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和高于130美元時,國內的成品油價均不再進行調整。所以頂多也就“再漲一波”,不會高得離譜。從2月17日24時到3月3日24時,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從93美元/桶,上漲到110美元/桶,國內油價則上漲0.2-0.22元的趨勢來看。哪怕上漲到130美元/桶的天花板,國內92號油價最高也不過8.3-8.5元的水平,95號則是“破九元大關”。1、 混合動力汽車:無需充電只加燃油,油耗約4-5L/百公里。代表車型:豐田雷凌混動、本田凌派混動、日產軒逸混動。2、 PHEV插電混動:可油可電,純電續(xù)航50-100km,虧電油耗4-6L。代表車型:比亞迪秦PLUS DM-i、理想ONE、大眾邁騰GTE。3、 純電動車型:純電動,行駛成本最低,充電條件、時間要求高。代表車型:AION Y、特斯拉Model 3、歐拉好貓。以本田思域為典型純燃油車例子,按照8L/百公里油耗、8元/升的92號油價,每公里成本0.64元!一年兩萬公里行駛成本就達到了12800元!還有每年約1791元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若是選擇混合動力車型,以豐田雷凌為代表,其實際油耗約為5L/百公里,每公里成本為0.4元。一年兩萬公里行駛花銷8000元,可以省下4800元!保養(yǎng)維修則與純燃油版相當,約1266元。(雷凌1.2T為1268元)若是選擇插電混動車型,以比亞迪秦PLUS DM-i為例,相似價位可以選擇120km續(xù)航版本。其油耗約為5L/百公里,真實純電電耗約為20千瓦時/百公里。按照家充0.6元的價格來計算,最低行駛成本(純電)為0.12元/百公里,最高也不過是0.4元/百公里,相比燃油車最高能省10400元,最低能省4800元。至于純電動車型,以廣汽AION Y為例,NEDC續(xù)航為500km。真實電耗約為16千瓦時/百公里,家充前提下行駛成本只要0.09元/百公里。相比燃油車每年省11000元!除了與燃油車相同的易損件,每三年只需要更換一次齒輪油(730元),年均費用不過是243元,所以保養(yǎng)還能省下1000元左右!雖說日常使用成本,但純電動汽車自身原因還是勸退不少消費者,這些就包括了:1、 純電續(xù)航雖然達到400-500km,但實際有打折現象。如今12萬以上純電動汽車基本能達到400-500km續(xù)航,已經相當于部分純燃油車的真實續(xù)航。但尷尬的是,這宣稱的續(xù)航是在NEDC或者更寬容的CLTC工況下實現的,日常行駛能耗更高,所以基本會“打八折”,若是在寒冷地區(qū),更是直接“6折”起步。2、 充電條件要求高,外部充電排隊高峰期難充電,收費高。對于純電動汽車,充電可不是加油那么簡單,往往需要半小時到一小時,并且如今充電樁建設尚未完善,在上年“國慶出游”時段,高速就排隊為患,“等待3小時,充電半小時”一點都不為過,還更別說某些充電樁可能出現損壞。另外第三方充電樁收費也不算便宜,峰值時段價格直逼2元/千瓦時,若是按照15千瓦時/百公里的電耗計算,每公里成本就達到了3毛,與某些混動車型差距不大~家庭充電樁也不是“想裝就裝”,一方面有供電方的配給問題,對于老舊小區(qū)而言,承載電力有限,需要“擴容”;另外還有“以堵代管”的物管,千方百計阻撓充電樁安裝。最后還有安裝費用問題,若是離電表位置遠,那么安裝一個充電樁或許得過萬…3、 化學特性以及物理結構,決定其起火風險相比燃油車更高,起火撲救難。電動車在充電時、大負荷行駛會產生大量熱量,這就對電池管理有不低的溫度控制要求,而一旦過熱電池自然就容易起火了。而且根據如今動力電池的特性,一起火直接就激烈燃燒,撲救難度極高。但這些因素,不少消費者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有固定車位/新建小區(qū),選擇大品牌好口碑車型就沒問題了。以下這些因素,才是如今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也是最容易拒絕純電動車型的:在保險行業(yè)改革后,新能源車損險賠付范圍有所提升,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維修費高昂,所以大部分保險機構調整了純電動汽車的費額。例如是特斯拉model 3,首年車損險從改革前的3500+上漲到4500+元,上漲幅度高達1000元,加上200萬第三者、交強險一般在6500元左右,相比燃油車高出800-1000元。純電動汽車出于電池、認知問題,保值率相較燃油車更低,此處我們同樣用實際車型為例,以3年為換車周期,這相差究竟多少錢?(PS:高質量純電動汽車也是近3年產物,過往可生產了不少工業(yè)垃圾…)細分市場保值率標桿,這對以下車型其實有點不公平…但也可以肯定的是,一線品牌緊湊型轎車保值率都不會低。依然是同級保值率相對較高的車型,口碑耐用可靠,混動車型保值率是基本與燃油車相當。其表現是相對尷尬的,大眾該系統(tǒng)并不算得省油,更多在于提供不亞于2.0T的動力,對如今國人來說接受度較低,所以保值率低下。這都得怪特斯拉的降價了,官方此前不斷下降售價,導致新車比二手車還要便宜,也就影響了保值率。但近1年內二手車,保值率反而達到了驚人的90%,遠超同車齡燃油車。但實際上,如今熱銷純電動汽車與燃油車差距只有15%,更別說燃油車還得“虧上”購置稅。所以也別想著二手車賣得便宜了,它們可是免購置稅的!這是如今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另一事實是——動力電池價格未來將持續(xù)下降。根據國軒高科公布的電池售價,2016年每千瓦時價格為的2060元,到2019年已經降至1000元,3年時間已經降了50%!2020年中,動力電池原料更是進入低谷價位,磷酸鐵鋰電池平均只要650元/千瓦時,寧德時代供應的甚至要570元/千瓦時。并且根據調研顯示,未來動力電池更有望降至300元/千瓦時,以一輛50千瓦時電池組車型計算,換動力電池也不過是1.5萬,也不用說動力電池大部分保證8年衰退不超30%。所以總的來說,選新能源汽車在3-5年內可比純燃油車省多了,以25萬級、使用5年計算,這已經能省下7萬多!還能獲得更平順、暢快的加速,靜謐的低速行駛特點,可不怕油價瘋漲,買了車又怎么能被油價束縛呢?至于已經買了車的朋友,沒關系,價格再漲也有個上限,大不了咱們少開點車?本期互動:如果油價上漲到10元/升,您會選擇純電動汽車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