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02篇原創(chuàng)文章。
周一,一個新的開始。
通常,在周末的時候,我也沒有閑著,一直在思考下一周的文章主題,并收集相關的參考資料。當然,最重要的是思考,是給一直關注和支持我的讀者一些接地氣的干貨。
前幾天,我曾經與一位讀者,也是一位英語老師,聊起了我的一些日常。為了能持續(xù)為大家分享英語啟蒙的可操作的方法和有益的指導,我每天都在不斷地充電:聽付費的音頻,如北外曹文的音頻課,樊登讀書會,閱讀kindle的付費電子書,也購買了大量相關紙質書籍。
當然,我也謙虛地向同行學習,訂閱了大量的英語啟蒙的公(gong )號,但是,最近除了兩三個之外,其它的都陸陸續(xù)續(xù)地取關了。因為大多數人的主題太雜亂,沒有聚焦英語啟蒙,為了追求閱讀量,大家對在追社會熱點。
人人都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鮮有明白,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正所謂”善始者多,善終者少。“ 家庭英語啟蒙亦是如此,從頭開始學的人摩肩接踵,堅持5年的人不到一半,堅持10年的人僅剩一成。
我的”家庭英語啟蒙“原創(chuàng)分享已經寫到超過500篇了,我要一直寫到5000篇,聚焦”家庭英語啟蒙“,堅持20年不改初心。先訂一個小目標,原創(chuàng)分享1000篇。
當然,我也知道,即使堅持20年,與童話大王鄭淵潔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1985年,鄭淵潔正式創(chuàng)辦《童話大王》。一個人寫、一個人編,每天需要碼6000字才能維持雜志運轉。從1986年開始,不管發(fā)生任何事,鄭淵潔雷打不動,早上4:30起床,寫到早上6:30,每天寫作6000字,一寫就是整整32年。”
言歸正傳。今天與你分享的主題是:嬰兒學語言的啟示
問問題
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自然界,我們都是以問問題的方式,引起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學習蒙臺梭利的“三階段法”。
第一階段:命名。告訴孩子“This is big”,“This is small”。同時區(qū)分區(qū)分薄和厚、長和短、寬和窄、冷和熱、深和淺、粗糙和光滑等。
第二階段:識別。對孩子說“Give me the big one(給我大的那個)”“Give me the small one(給我小的那個)”。
第三階段:單詞發(fā)音。問孩子" What kind of this is it(這個是什么種類的), big or small?”
看圖說
初級英文繪本,有的沒有文字,有的只有一兩個字,圖中意思一目了然。
陪孩子一邊看圖,一邊讀文字,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在如今這個電子產品充斥我們生活的時代,吸引孩子熱愛閱讀顯得尤其重要。
英文單詞閃卡,包括自然拼讀閃卡和TPR閃卡,也是訓練孩子聽說能力有效途徑。
現在很多繪本和閃卡都有點讀功能,為父母們減輕了許多壓力。
用兒語
幼兒喜歡聽擬聲詞和疊詞。例如:“小鳥唧唧,小雞咕咕,小鴨嘎嘎”,孩子聽了之后,會變得非常開心,自然就愿意模仿了。
和幼兒講話的時候,我們的語速自然放慢,語調提高,用比較夸張情感和抑揚頓挫的語氣,語言簡單化,拉長元音,使用孩子聽得懂的簡短的詞和句子對話,發(fā)音清晰,不斷重復。
研究人員發(fā)現,兒語通過夸張和引導孩子關注不同的語音特征,來幫助嬰兒學母語,或者至少可以提高孩子學語言的速度。
勤回應
在孩子呀呀學語的時候,很多話都是含混不清,難以聽懂,但是,父母們都是積極回應,配合孩子的表達欲。
誠然,想要理解幼兒的喋喋不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所有的父母都飽含耐心,感動與孩子的努力嘗試,并認真回應。
TPR (全身反應法)
毫無疑問,在所有的語言啟蒙方法中,TPR是全球通用的聽說啟蒙的第一步。
在孩子一歲之前,父母邊做動作邊說英語或漢語。在孩子一歲到兩歲之間,可以過渡到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在孩子兩歲以上,就要訓練孩子說英語,父母做動作了。
當然,對于大的孩子,前兩個步驟可以簡化。
但是,如果讓盲目地成年人像孩子一樣學語言,是不合適的。以上的方法適合兒童,也就是學語言的關鍵期的孩子。其次,成人的思維和認知水平與孩子的大不相同,不能盲目照搬。再次,學語言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不能再像孩子那樣學語言。最后,成人學語言的動機和目的與孩子不一樣,熱情和動力也就有了天壤之別。
當然,我這里指的成人是12歲以上的人,即所謂錯過了所謂“黃金期”的人。在成人英語口語訓練方便,我以前推薦過賴世雄的“隨時隨地描述法”。例如,如果你今天正在公園散步,你可以自言自語地說:
“Now I‘m taking a stroll in the park. This park looks very big. I like it very much, See? There are some people over there. What are they doing? Oh, they are practicing shadow-boxing ( Tai Chi). Tai Chi is good for one's health. Maybe one day I should learn from them. There are some tall trees there. I want to go there. In the woods, I can breathe some fresh air. Well I see a man fishing by the pond. I want to see how many fish he has caught."
這一段描述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初中英語的難度,但是其方法卻值得我們模仿。下面我再舉一個賴世雄老師在辦公室的自言自語描述:
I'm now sitting in front of my desk. On the desk, there's a computer. This compu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because I have to rely on it to do many things. For example, I have to consult the dictionary. Well, then I have to use the computer because on the Net, I have many dictionaries at my service, including Oxford, Cambridge, Macmillan, Longman Dictionary, and many others.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使用”百度翻譯“app,將以上內容翻譯成漢語,并且還可以聽一聽英語的音頻。不過因為是電腦發(fā)音,不是很悅耳。所以,還可以將上面的英文復制到”訊飛有聲“app里,選擇外國播音員朗讀。
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訓練,在不斷地使用英語描述自己的所思所見的時候,提升了英語口語水平,也鍛煉了英語思維能力。
總之,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我們要使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