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無數(shù)自駕旅行者心心念念的“中國天山最美公路”獨庫公路(G217),終于告別大雪,在千呼萬喚中,恢復(fù)通車?yán)玻?/span>
這一條公路,起于獨山子,止于庫車,全長561公里,翻越天山南北,是數(shù)萬解放軍戰(zhàn)士付出巨大的代價后,才得以建成。
但因天山地勢、氣候惡劣,所以一般只在每年6-10月期間開放,若逢氣候變化,也會相應(yīng)延遲或縮短開放時間。因此,想走要趁早!
它既是天山筑路精神的一個豐碑,也是一條英雄之路、風(fēng)景之路,《中國國家地理》稱它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
接下來,我們就隨著這條獨庫公路自駕線路,一起穿越天山南北,去追尋一路風(fēng)景在地勢造就下,所體現(xiàn)出的“四季輪轉(zhuǎn)只在一路”,以及那“霜露蓋雪”的冰達(dá)坂、“林寒澗肅”的唐布拉、“萬古長青”的那拉提、“赫赫炎炎”的庫車峽谷。(文末附獨庫公路自駕須知)
G217獨庫公路自駕線路總覽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 獨庫公路 南北疆交通要道 ]
奎屯河段
奎屯,在蒙古語中,意為“寒冷”,因此發(fā)源于依連哈比爾尕山的奎屯河,也可叫寒冷之河,它大體走向是由南向北,為奎屯、獨山子等地的主要水源。
一般從外地自駕進(jìn)入新疆,都會到烏魯木齊,所以走獨庫公路的時候,也會先從獨山子(奎屯)開始,由北往南穿。
到了獨山子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與奎屯靠的非常近。這是因為奎屯隸屬兵團,因兵團而生,而獨山子隸屬地方,由克拉瑪依管轄,是一個因石油而生的城市。
獨山子段
攝影師@探路者
▼
獨山子的石油,開采于1897年,經(jīng)過一百多年、幾代人的努力,獨山子已是一座典型的石油城市。
比如大街上時??梢砸姷饺宄扇旱氖托袠I(yè)從業(yè)者,也可以看到熟悉的石化企業(yè)在這里設(shè)立分公司。
走出獨山子城區(qū),油田、油車也會變得多起來,如果你對獨山子曾經(jīng)的石油歷史有所興趣,可以到G217西側(cè)的泥火山山腳下找到獨山子油田遺址。
離獨山子不遠(yuǎn)的安集海大峽谷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這里有新疆最早的一口油井,雖然如今早已棄用,但在附近的紀(jì)念碑旁,還能見到石油留下的黑色痕跡。
奎屯河路段
攝影@VIP讀者·洛源
▼
由此沿G217往南,沿途的山勢也會逐漸上升,路也就變得越來越難走。如果你對劃區(qū)而成景區(qū)的獨山子大峽谷感興趣,則可以在天山滑雪場旁找到一條小路過去。
否則就繼續(xù)沿G217走上復(fù)雜的盤山公路,走個2、30公里,會碰見一條靜靜流淌并與公路并行,卻寒氣逼人的河流,奎屯河。
奎屯河大峽谷
攝影@VIP讀者·王小東
(請橫屏觀看)
▼
從河流往上看,會見到比獨山子大峽谷更壯觀的奎屯河大峽谷,它一般指的是奎屯河整一段的峽谷,而獨山子大峽谷則是其中的一部分。
沿奎屯河往南,一路上無一不是山勢險峻的斷崖與狀若石林的谷壁,直至經(jīng)由將軍廟而越過奎屯河,往喬爾瑪方向前進(jìn)。
勘路者說
老司機說
自駕小貼士
在進(jìn)入喬爾瑪之前,需要穿越一個防雪長廊,一個隧道明洞——哈希勒根。明洞的主要作用就是預(yù)防塌方等災(zāi)害,而在這里,它主預(yù)防雪崩及次生災(zāi)害。
哈希勒根達(dá)坂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所以可以想象得到,這里的雪崩是家常便飯,難怪一年只開通幾個月,也更能想象當(dāng)年修路的困難。
70年代修建獨庫公路的解放軍戰(zhàn)士
▼
穿過隧道后,海拔繼續(xù)上升,也進(jìn)入了北天山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依連哈比爾尕山,然后,就到喬爾瑪。
哈希勒根段
攝影@讀者·莉莉
▼
喬爾瑪位于S315與G217的交會處,如果往西走上S315,沿著從喬爾瑪這一段北天山發(fā)源出來的伊犁河第二大支流——喀什河,就可以進(jìn)入美麗的伊犁河谷,當(dāng)然也會遇見唐布拉草原。
唐布拉草原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它是一個達(dá)坂,也是一個因獨庫公路而誕生的小鎮(zhèn),最初的時候只是筑路團隊居住的地方,后來慢慢形成一個小鎮(zhèn)。
鎮(zhèn)中有一座天山獨庫公路烈士紀(jì)念碑,也有一個烈士陵園。
天山獨庫公路烈士紀(jì)念碑
攝影師@吉丁四哥
▼
當(dāng)年三萬解放軍進(jìn)入天山,就在這懸崖峭壁,艱險異常的環(huán)境中,修建出五百多公里的獨庫公路,但也讓168位筑路英烈永遠(yuǎn)沉睡在天山里。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天山草原段
新疆的草原,不同于一些人印象中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平坦草原,而是起起伏伏,帶著立體感的高山草原,雖然一樣一碧千里,但之上更有綿延雪山、翠綠深林,以及數(shù)不盡的峽谷河流。
離開喬爾瑪后,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可以說是進(jìn)入了南疆地界,在那拉提之前,會遇到一個公安檢查站,這里既是南北疆分割線,也意味著我們開始深入天山腹地。
沿途既會碰見復(fù)雜的盤山公路與玉希莫勒蓋隧道,也會邂逅鞏乃斯河孕育的高山草甸與美麗的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
攝影師@探路者
(請橫屏觀看)
▼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
獨庫公路途經(jīng)的天山牧場
攝影師@探路者
(請橫屏觀看)
▼
相對的,也會讓旅行者在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自然體驗。
那拉提(
那拉提
▼
每年6月份到9月份,是那拉提草原最熱鬧的時候,周圍草原部落的諸多活動,如賽馬、叼羊、姑娘追等,也將在這個時間里舉行。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巴音布魯克草原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在蒙古語中,巴音布魯克有“富饒的泉水”之意,近千個大小泉眼遍布天山腹地,并與周圍的雪山融水匯聚成巴音郭楞州的母親河——開都河。
巴音布魯克段
攝影師@探路者
▼
豐富的水資源滋養(yǎng)了這片土地的一切,也讓天山腹地成為水草豐滿的草原,形成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沼澤、濕地,成為水鳥的棲息地。
巴音布魯克濕地
攝影師@宗剛
▼
天鵝,是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常客,它們的到來,使得新疆多了一個天鵝自然保護(hù)區(qū),這既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巴音布魯克濕地
攝影師@探路者
▼
巴音布魯克天鵝湖(
倘若你運氣不好,也許無法見到天鵝的身影,但你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站上巴音布魯克草原的高處,看到在陽光點綴下的開都河九曲十八彎,見識最典型的地理景觀——河曲景觀。
開都河河曲景觀
攝影師@張展
(請橫屏觀看)
▼
自駕小貼士
峽谷段
南天山中峽谷縱橫,其中又以庫車大峽谷最為別致,火紅的樣貌令人一眼就無法遺忘。如果從烏魯木齊坐飛機跨越天山飛往庫車時,就可以清晰見到紅色的山地猶如南天山的裙邊,而當(dāng)走G217深入其中,相信會帶來更好的體驗。
獨庫公路天山石林
攝影師@宗剛
▼
穿過鐵力買提隧道之后,會有長達(dá)13公里的盤山公路,記得注意減速。之后走個8、9公里,就可以遇到獨庫公路邊上的大龍池。
大龍池(
當(dāng)年玄奘法師西行時,就曾途經(jīng)大龍池,在他所撰寫的《大唐西域記》中,就記載了關(guān)于大龍池的描述。
小龍池
攝影師@探路者
▼
看到大龍池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jīng)進(jìn)入庫車的行政區(qū)域,且又在翻越山脈了,這次要翻越的山脈是天山山脈南段,也叫南天山。
南天山
▼
沿著G217走到一個叫阿艾阿克孜的小村莊后,往南面望去,就可以隱約看到一片紅色的山巒。
當(dāng)?shù)搅?/span>科臺克力克村,顯眼又鮮艷的紅,基本就充斥整個視野。紅色的猶如絕壁的山巒就在路邊,抬眼望去只有高聳入云的紅,而沒有植被覆蓋的綠,純粹而震撼。
倘若你要深入了解在南天山中的這片紅色土地,就一路往南,進(jìn)入天山神秘大峽谷(
天山神秘大峽谷
攝影@VIP讀者·盧比肯
▼
從峽谷入口進(jìn)去后,其實并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反而是進(jìn)入了紅色石林的世界,兩邊高聳的紅色沙壁夾峙,只留下一條時寬時窄的小道曲折前進(jìn),蔚藍(lán)的天空在此就像一線天,無法窺得全貌。
天山神秘大峽谷
攝影師@宗剛
▼
峽谷只能步行,全程往返基本需要4個小時,同時也需要注意兩邊落石。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這種地貌所形成的各種土丘山坡,都會在一日不同的光線下,擁有不同的狀態(tài),其中就包括比較出名的兩個地方——紅山石林與布拉達(dá)宮。
紅山石林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紅山石林位于獨庫公路西側(cè),離開大峽谷后繼續(xù)走一會就可以見到,雖然路上也有相應(yīng)的指示牌,但見到那獨特的單斜巖組成的紅色石林后,也就不會來錯地方。
布達(dá)拉宮(庫車雅丹地貌版本),實際上是一座狀如布達(dá)拉宮的深褐色山峰,卻似有廊有柱,有塔有亭,樓閣錯落,遠(yuǎn)遠(yuǎn)望去為威嚴(yán)無比,氣勢十足。
克孜爾魔鬼城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庫車,在其名為“龜茲(qiū'cí)”的時候,就早已聲名遠(yuǎn)播。漢西域三十六國中,它是其中的大國之一,也是漢中央政府在西域的政治與軍事中心。
克孜爾魔鬼城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而在隋唐時期,風(fēng)靡一時的“霓裳羽衣曲”,正來自龜茲。
作為重要的文化中心,也作為佛國,龜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四大文明交匯之地,也左右著西域與中原的佛教傳播。
因此,在庫車不得不去的地方有兩個,克孜爾千佛洞與蘇巴什佛寺遺址。
克孜爾千佛洞
攝影@VIP讀者·里花石
▼
克孜爾千佛洞(
洞窟分為谷西、谷東、谷內(nèi)、后山四個區(qū)域,但目前僅開放谷西區(qū)域的一些石窟。
石窟之下的廣場上,鳩摩羅什坐像定格在許多旅行者的相機中,鳩摩羅什是一位與玄奘齊名的哲學(xué)家、翻譯家。
鳩摩羅什塑像
攝影師@張展
▼
我們所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譯詞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其實基本源于玄奘法師版本,畢竟它流傳最廣,但比玄奘法師早兩百年的鳩摩羅什,就已著手翻譯。
蘇巴什佛寺遺址(
目前佛寺只開放西寺,蘇巴什石窟也在西寺不遠(yuǎn),為蘇巴什佛寺僧人修行參禪的禪窟。若想進(jìn)入寺中參觀,也需要簽署一份協(xié)議,大體為保證不走下棧道,不觸摸破壞遺跡等內(nèi)容。
獨庫公路終點
攝影師@吉丁四哥
▼
至此,獨庫公路迎來結(jié)束,它雖在庫車畫上圓滿的句號,但也將令人魂牽夢繞,成為每年不走一次就會心生遺憾的最美公路。
游玩食光·獨庫公路
[ 高清版手繪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