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胚依依的棠棣之花
濮存昕主演的電影《魯迅》
魯迅歸國后,先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任教,所得工資一部分補貼紹興家用,一部分寄往周作人一家(周作人已在日本成家),恪守了賺錢大家用的諾言。
辛亥革命爆發(fā)時,魯迅在紹興府中學堂任校長。當革命的消息傳來時,魯迅十分興奮,召集全校學生,整隊出發(fā),在未光復的紹興街道上游行。結果紹興民眾以為革命軍已經到來,紹興光復唾手可得。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于南京,魯迅通過朋友許壽裳,在老鄉(xiāng)蔡元培那里,覓到了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的職位,人家蔡元培是教育總長嘛,給老鄉(xiāng)封這個芝麻大的小官,實屬小菜一碟。8月,魯迅又被任命為教育部僉事。
魯迅在官場,是個怪現(xiàn)象,從1912年到1926年,十四年間,城頭變換大王旗,總統(tǒng)都換了好幾茬,魯迅的小小芝麻官,卻穩(wěn)坐釣魚臺,不升不降,不增不減。
1925年,作為教育部公務員,魯迅聽從女朋友學生許廣平的召喚,積極支持女師大學潮,帶頭造教育部的反,激怒了頂頭上司教育總長章士釗,被趕下了崗,被免了教育部僉事的職。魯迅的骨頭畢竟是最硬的,偏不學陶淵明掛冠而去,決然以下告上,上訴到法院。這就是寫作《記念劉和珍君》以前的事,卻是北師大“三·一八”慘案發(fā)生的前奏。
科長告部長,又不涉艷照門等私密,可謂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更何況,此時的章士釗還兼任司法總長呢!這官司,別人看著都好笑,只要章士釗動一個小指頭,魯迅便永世不得翻身??墒?,那時候的法院也講“依法治國”,那時候的軍閥也談民主法治!法院居然還了魯迅一個清白:章士釗對魯迅的處理存在程序問題,予以撤銷。魯迅勝訴,大搖大擺地坐回了這把失而復得的交椅!每月300塊銀元一個子兒也少不了!
教育部僉事,這官究竟有多大?說法不一,往大的方面靠,相當于現(xiàn)在的正處級,往小的方面想,大不了就是個不值一提的科級干部,準確與否已沒有意義。魯迅在《墳?從胡須說到牙齒》里這樣回憶:“我曾經是教育部的僉事,因為‘區(qū)區(qū)’,所以還不入鞠躬或頓首之列的?!?/span>
濮存昕主演的《魯迅》劇照
官不在大,有待遇則行,比起北大的教授們來,不相上下,劃算!我總覺得,魯迅的這14年,是行走在官場邊緣上,是官而非官,你說他是官吧?官位沒見上漲,14年守著一個職位,不符合官場規(guī)則,作為也罷,不作為也罷,總不是這樣子啊!你說他不是官吧?他一直吃著官飯,到北大、女師大等地上課,都只能算兼職,最多只博個講師名,每月?lián)?0大元而已。
官場的魯迅,是個很尷尬的角色,書生味濃,不喜玩弄權術。面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大頭鬧劇,波詭云譎的政治風云,步履匆匆的官員走卒,他迷茫,孤獨,無聊,甚至絕望,但家庭重擔在肩,一家老小眼睜睜地巴望著他,他無法割舍掉這最優(yōu)惠的官員待遇,混著,熬著,賴著。
人生之苦,苦不堪言,何以解憂?唯有讀書。一時間,魯迅把頭深深地埋在故紙堆里:纂《后漢書》,?!讹导?,輯《會稽郡故書雜集》,刻《百喻經》,搜拓本,抄古碑、讀佛經……身在紹興的周作人,理解大哥心靈的苦痛,也來個遙相呼應,讀古書,購拓片,練古碑,與之交流,為其加油。魯迅兄弟日后文化的大爆發(fā),應該與這段沉潛和厚積脫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