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收官的并不完美,七天19.02億元,扣除服務(wù)費后票房只有17.6億元,這樣的成績可以用“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來形容。如果將這樣的數(shù)據(jù)放眼到近四年的市場表現(xiàn),也僅是比2016年略好一些。
從2014年的《心花路放》開始,喜劇影片在這幾年的國慶檔這一檔期里曾起到了引領(lǐng)群雄的作用。然而與2016年國慶檔類似,今年的喜劇片再次出現(xiàn)集體啞火,被外界給予厚望的《李茶的姑媽》高開低走未能成為市場的寵兒,與之相對的是《無雙》和《影》兩種不同類型影片反而實現(xiàn)了市場逆襲。
在單日票房方面,《李茶的姑媽》不僅在上映第三天被過硬的商業(yè)片《無雙》逆襲,而且在假期過半后也被古裝動作片《影》拉下馬,屈居日票房季軍。
當然在這一次《李茶的姑媽》票房意外翻船背后,市場上受到的余震遠不只這么簡單,《李茶的姑媽》在遭遇市場滑鐵盧的同時不僅拉低了整個檔期的票房表現(xiàn),更導(dǎo)致單部影片的爆款不足?!驹拪省扛鶕?jù)貓眼票房數(shù)據(jù),國慶檔市場表現(xiàn)最好的《無雙》預(yù)測票房也只有11億元,這樣的票房體量無法與2015年《夏洛特煩惱》與《港囧》兩部攜手過10億元影片相比,還是與去年《羞羞的鐵拳》影片票房過22億元相比,均存在很大的差距。
得爆款喜劇得天下,屢試不爽的開心麻花一度成市場新寵
在國產(chǎn)電影市場上,喜劇類型屢屢成為票房高地。從馮小剛到周星馳,從寧浩到徐崢,從陳思誠到開心麻花團隊,國產(chǎn)喜劇在屢次成為黑馬摘得年度票房冠軍的同時也在不斷完成更新?lián)Q代。
在2014年《心花路放》之后,寧浩暫時退居導(dǎo)演舞臺;接著在2015年的《港囧》之后,徐崢沉寂三年未推個人新作;2016年周星馳《美人魚》首次開啟其個人三十億票房時代;去年開心麻花再創(chuàng)票房新高,《羞羞的鐵拳》更是一家獨大成為國慶檔冠軍;而今年市場的新寵則是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2》,影片以近34億元的票房暫列年度票房亞軍。
而縱觀國產(chǎn)電影票房榜,票房前十中,主打喜劇類型的影片就占了八部。這其中,作為影視新人,起于舞臺劇的開心麻花團隊連續(xù)三年接連推出《夏洛特煩惱》、《驢得水》(至樂匯制作的舞臺?。ⅰ缎咝叩蔫F拳》等電影作品,在取得高票房和不俗口碑的同時也捍衛(wèi)了其喜劇市場地位。
當然回顧一下這幾年的國慶檔,無論是2014年的《心花路放》,2015年的《港囧》與《夏洛特煩惱》,還是去年的《羞羞的鐵拳》,還是2016年與今年的整個檔期因缺少喜劇的爆發(fā),從而拉低了整個檔期的票房表現(xiàn),也都在驗證著國慶檔這一“得爆款喜劇得天下”的不變真理。
只是誰也未曾料到,喜劇電影這一次會出現(xiàn)失靈,尤其是這次還居然發(fā)生在開心麻花身上,《李茶的姑媽》的意外失利讓開心麻花也變得“不開心”。
《李茶的姑媽》遭遇滑鐵盧,開心麻花還如何拓展自己商業(yè)藍圖
開心麻花從爆笑喜劇《夏洛特煩惱》低開高走成為市場黑馬,到諷刺喜劇《驢得水》贏得口碑上的滿堂彩,再到去年《羞羞的鐵拳》票房與口碑出現(xiàn)嚴重偏離,再到今年參與出品的《西虹市首富》成為暑期檔亞軍,國慶檔《李茶的姑媽》口碑崩塌與票房翻船,開心麻花在上市路上的問題也變得尤為棘手。
在其IPO之路上,一年出品一部作品已經(jīng)無法滿足其條件,為此開心麻花除了保證每年其主出品影片數(shù)量,還屢次參與到其它影片以解決其產(chǎn)能的不足。去年在《羞羞的鐵拳》之外,開心麻花就以聯(lián)合出品的身份出現(xiàn)在《絕世高手》與《妖鈴鈴》兩部影片中,不過這兩部影片分別產(chǎn)出1.01億元與3.63億元的票房成績并不顯眼。
而在今年暑期檔,開心麻花再次以聯(lián)合出品的身份出現(xiàn)在老搭檔《西虹市首富》影片中,影片最終取得25.46億元的票房,超高的票房也讓開心麻花獲利不少。然而回到自己主戰(zhàn)場,開心麻花全線潰敗,《李茶的姑媽》最終票房破十億不僅無望,豆瓣評分5.1,也開啟品牌最低分。
回顧接下來的動向,開心麻花的《不完美的意外》已經(jīng)備案,《烏龍山伯爵》《牢友記》等同名舞臺劇也將搬上電影。只是在《李茶的姑媽》這次票房和口碑雙雙失利在砸了開心麻花的喜劇品牌之下,這些作品又將成色如何對于未來的開心麻花也將是個重大考驗。畢竟《李茶的姑媽》已經(jīng)暴露出開心麻花在電影上的問題,舞臺劇改編成電影沒有想象中簡單,不是每個成功的舞臺劇都能成為電影的爆款。
當然,對于開心麻花來說,要解決的不僅僅是電影的問題。根據(jù)壹娛觀察的資料,開心麻花一方面面臨著導(dǎo)演、編劇等創(chuàng)作團隊人才也相對匱乏,另一方面在2015年舞臺劇《牢友記》《李茶的姑媽》上演后,至今沒有推出什么值得稱道的新劇目。
開心麻花在舞臺劇電影化之路上,除了無法保證品質(zhì),在源頭上也已經(jīng)暴露出問題重重。
喜劇漸露疲態(tài),市場回歸理性要求越來越高
對于今年的國慶檔的表現(xiàn),有這樣幾點不容忽視。首先,相對于其它類型,市場對于爆款喜劇依舊需求旺盛。與其它犯罪片、愛情片、文藝片受眾有著相對固定的群體不同,喜劇對于主流觀眾更有吸引力,觀眾對于這一類型也更為寬容,也更容易引起各個受眾的觀影,這也是為何在國產(chǎn)影片中,唯獨喜劇影片最容易成為黑馬,屢次成為市場爆款。
然而這也同時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喜劇影片未能在檔期爆發(fā),整個檔期在票房上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其它類型即便擁有很不錯的口碑,但依舊難以引起全民觀影的效果。這個從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只有11.83億元票房,以及今年品質(zhì)很硬的《無雙》預(yù)測票房也只有11億元可以看出。雖然其它類型也能成為市場黑馬,但與喜劇相比,想達到爆款喜劇的市場容量,幾率微乎其微。
當然,作為健全的市場,單獨把所有的寶都押在喜劇這一類型上,本身就不合理。尤其是在作品回歸品質(zhì),市場回歸內(nèi)容,觀影趨于理性下,品質(zhì)過硬的內(nèi)容表達遠大于影片的類型。
而與去年國慶檔相比,今年的影片在口碑上明顯高于去年,《無雙》豆瓣憑達到8.1分,《影》達到7.5分,這遠遠比去年口碑最好的《羞羞的鐵拳》6.9分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