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丨廖麗君
在座的每一位法官,你們就是行走中的裁判文書,你們對當事人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注視的每一個眼神、寫的每一句話、付出的每一份心血,都是裁判文書,都是在說著公平、正義和善良!
2020年12月30日下午,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共同舉辦的“裁判文書背后的故事——新入額法官職業(yè)第一課”上,上海市各級人民法院百余名法官代表及法律界嘉賓在2020年冬季最寒冷的一天,見證了職業(yè)生涯最溫暖的誓言:法律是公正與善良的藝術。
法律本身沒有溫度,但他們?nèi)υ谵k案的過程中讓當事人感到“溫度”;
正義不是神秘的,他們堅持在每一篇判決書中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輸出正能量,表明法官的“態(tài)度”;
裁判文書中專業(yè)問題的描述是否準確、到位,直接關系到當事人是否服判息訴,他們用“如履薄冰”的嚴謹鑄就法官的“專業(yè)”……
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的文書總量已突破1億篇,有200篇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百篇優(yōu)秀裁判文書”,其中上海法院11篇。“裁判文書背后的故事”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法眼看天下》欄目組聯(lián)合呈現(xiàn),從2020年10月開始,連續(xù)3月,19位法官,600多分鐘,共同講述法官如何寫作優(yōu)秀裁判文書。本次線下活動是“裁判文書背后的故事”升華版。律新社一路跟隨,記錄了全部十期節(jié)目,更近距離感受到,裁判文書的背后包含著多少筆耕不輟的專業(yè)打磨、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深思熟慮和將心比心的理解關懷,這不僅是法官的職業(yè)信仰,更是法治信仰。當戴尼法官走上臺時,活動現(xiàn)場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是屬于人民法官的職業(yè)尊榮。30年前,原靜安法院刑庭專門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女法官戴尼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時,在少年的悔過書里看到這樣一段話—— “每當佳節(jié)的時候,別人他們一家一家都非常的熱鬧和快樂,可我只好一個人默默的過著生活,我也哭過好幾次,但是沒有人能來關心和理解我。”少年審判有6個字,“教育、感化、挽救”,可究竟如何才能夠?qū)崿F(xiàn)少年的改造?幾經(jīng)思慮,她想用愛與關懷帶領這個出生就被遺棄的孩子回到“父母”的懷抱。她在醫(yī)院堆積如山的檔案中尋找18年前的那一份出生證明,拜托赴廣州的沈志先院長親自聯(lián)系當年的醫(yī)生,面對逃避責任的父母和飽受傷害的男孩軟硬兼施、苦心規(guī)勸……小男孩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也永遠記住了他的戴尼“媽媽”。如今這個男孩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還有了自己的孩子。為當事人實現(xiàn)真正的案結事了,不僅是戴尼“媽媽”的選擇,也是今日法官們共同的選擇——法律本身沒有溫度,但法官可以在辦案的過程中讓當事人感受到“溫度”。律新社注意到,裁判文書背后的故事中,法官的“溫度”格外動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庭法官李興曾辦理一起贍養(yǎng)糾紛,喪偶退休的老太太在獨子房屋內(nèi)居住養(yǎng)老十余年后,被兒子要求搬離,租房居住。盡管母子之間形成了關于贍養(yǎng)方式的協(xié)議,李興還是駁回了兒子的訴訟請求。“裁判是理性的活動,也是價值的引領。子無母育無以至今日,母無子養(yǎng)無以盡余年。這也是指引我探尋法律依據(jù),作出最終抉擇的一句話。母親一定要有住的地方?!?/span>李興說。“要忘記一個人很容易,但是要記住一個人不容易。這件事,你讓我一直記到現(xiàn)在……我覺得這個判決很公平……”當老太太特意錄制的“感謝”在現(xiàn)場播出時,李興對自己當初的判決更加篤定。“家庭和睦誰愿意來法院呢?”一聲輕輕的嘆息里飽含上海市奉賢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何吉英的動容與無奈,在庭上,當感情突突地往外冒時,這位年輕的女法官會馬上克制自己,讓眼淚在眼眶里轉(zhuǎn)一轉(zhuǎn),然后吸一口氣,平靜下來,再繼續(xù)開庭。2015年,在一起撫養(yǎng)關系變更案中,為了實實在在地幫助被父母“不要”的女孩兒,她反復調(diào)解,雖然也寫了判決書初稿,但始終沒有放棄勸說原被告,最后終于做通女孩父母的思想工作,案件以調(diào)解結案,她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放下了。通常法官都是坐堂問審、作出判決,但“甘棠樹下”社區(qū)法官工作室團隊負責人、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王宏霞時常下基層做調(diào)解。“我不但不覺得遺憾,反而在看到怒氣沖沖的雙方,經(jīng)過自己的調(diào)解握手言和時,還感到很滿足。一個優(yōu)秀的判決,能夠體現(xiàn)專業(yè)法官的高度,而調(diào)解和撤訴,能讓當事人感受到一個法官的溫度。”王宏霞說。她曾遇見一位年輕媽媽因丈夫不在身邊而患有嚴重的產(chǎn)后抑郁癥,多次來到法院咨詢,因為沒有具體明確訴訟請求,法院無法受理,王宏霞就像姐妹一樣和她聊天,安慰她、開導她。幾次以后,這位年輕媽媽不僅解開了心結,還把王宏霞當成了“朋友”。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幫助當事人,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民庭法官陸逸特地考取了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不管是遇到焦慮、抑郁、消極的當事人,還是亢奮、歇斯底里、隨時準備“戰(zhàn)斗”的當事人,陸逸都會認真傾聽他們的婚姻故事、家庭矛盾,然后真誠地給出建議。“很多時候只需要法官講幾句關鍵的話或者交談十來分鐘,把問題講透徹,講明白,就會打開當事人心中的疑慮和心結,從而達到服判息訴的效果?!?/span>陸逸說。在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的文書總量超過1億篇的今天,裁判文書不僅寫給原、被告及其代理人看,也寫給不了解案情、沒看過卷宗的人看。在每一篇判決書中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輸出正能量是法官們堅持的“態(tài)度”。他們計之深遠,在裁判中引導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庭法官謝振銜審理中國首例涉外郵輪重大人身傷亡賠償案時,郵輪游泳池旁邊要不要配置救生員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論。“我當時寫判決時就想,不能因為我的這個判決給上海的郵輪旅游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把對游客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是必須堅持的,這不僅是郵輪公司的事,也是我們廣大游客的事,郵輪公司要加強安全管理,我們游客也要遵守郵輪上的相關規(guī)定和安全提示,自身也有注意義務?!?/span>謝振銜說,并最終判決郵輪公司承擔了80%的責任。他們不懼壓力,敢于對行政機關的錯誤處罰決定進行監(jiān)督。“既然選擇成為法官,除了應當具備良好的業(yè)務能力之外,還必須具有一種有錯必糾的勇氣?!?/span>從業(yè)多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chǎn)權審判庭法官王靜始終抱著這樣的信念,“作為一名法官,如果連糾錯的勇氣都沒有的話,是愧對法律,愧對人民賦予的裁判權的。一個純粹的法官,在面對壓力時,必須要排除各種干擾,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作出正確的裁判。”他們敢于回應敏感問題,將自己對立法本意的參悟融入到裁判文書中。“判決書就是應當讓法律的精神易于為人所知,正義不是神秘的,應當是實實在在被看懂的?!?/span>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庭法官李興在文書中羅列法條時,都會結合案情,對法條做通俗化闡釋,讓事實與法律自然地結合起來。“能夠?qū)⑹聦嵟c法律有機結合,通過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論述使最終的結論水到渠成的呈現(xiàn),這才是文書寫作的力量?!?/span>他強調(diào)。他們敢于打破常規(guī),用法律的精神和原則實現(xiàn)真正的價值引領。在一起普通的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引發(fā)的案件中,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助理、調(diào)研科科長榮學磊沒有采用習慣的“允許一方選擇侵權賠償,并基于該選擇排除對方基于生效合同享有的抗辯權”的簡單思路,而是“審理被告提出的合同抗辯,并認定抗辯理由成立”,在法律并無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遵循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合理平衡當事人利益。“如果允許一方選擇侵權賠償,并基于該選擇排除對方基于生效合同享有的抗辯權,則不僅會導致雙方合同關系形同虛設,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也會導致市場主體無法通過合同制度合理防范、處理正常的商業(yè)經(jīng)營風險?!?/span>榮學磊在裁判文書中詳細闡述了裁判理由。法官是一個孤獨的職業(yè),必須嚴格約束自己的社交活動,一般而言不需要名片,他們依靠用心撰寫的一份份裁判文書在業(yè)界積累專業(yè)知名度。為此,法官們“如履薄冰”,在裁判文書的校對中不留差錯。“如果文書中有很多簡單差錯,或者有不當?shù)谋硎?,哪怕只是一句,影響的是整個司法權威?!?/span>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審判長楊嬋說,“寫完的文書我自己至少審核三遍,有時候洗著澡,刷著牙甚至睡著覺的時候,突然會靈光一閃,找到案件的突破口?!?/span>為此,法官們“從不放過自己”,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就要弄懂吃透。為了寫好一篇未注冊馳名商標認定及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判文書,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法官吳盈喆不僅大量閱讀紅酒文化相關書籍,了解紅酒品牌“拉菲”;還查閱了中國進口食品標簽的相關規(guī)定,用以回應被告抗辯;甚至查詢了進口商品的稅率標準,以便能更準確的確定賠償數(shù)額。“裁判文書中專業(yè)問題的描述是否準確、到位,直接關系到當事人是否服判息訴,對法官的專業(yè)水平是否認可?!?/span>吳盈喆說。為此,法官們相信只有說服了自己,才能說服別人,在堆積如山的案件里,默默打磨“武林秘籍”。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張文忠煉就了“勤、鉆、精、新”四字“法寶”。面對新的案件情況,他都倒逼自己從頭開始,系統(tǒng)學習,將新的知識理解吸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審判能力。“‘射擊世界冠軍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你打100發(fā)子彈和打1萬發(fā)子彈的感覺,它是不一樣的?!?/span>他說。為此,沒有一位法官敢在“修煉”的路上懈怠。楊嬋探索出“先調(diào)研再判決”的方法,先寫調(diào)研論文,再寫判決書,調(diào)研論文既能在文書引用,也能用于案件報告。吳盈喆琢磨出“先初擬裁判文書后開庭”的小技巧,按照寫判決書的要求,梳理一遍證據(jù)和事實,先固定好沒有爭議的內(nèi)容,讓開庭方向更明確,審理重點更突出……功不唐捐,后來,楊嬋成為了上海法院唯一一位連續(xù)兩次獲得“全國法院百篇優(yōu)秀裁判文書”獎的法官,吳盈喆成為了全國法院辦案標兵、“上海法院鄒碧華式的好法官”,張文忠成為了全國首家跨行政區(qū)劃法院——上海三中院的行政庭庭長……“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老法師”與新入額法官們洪亮的宣誓回蕩在活動現(xiàn)場。那一刻起,新入額法官們的個人命運與家國使命緊密相連,“老法師”們也再次憶起職業(yè)初心。上海市人大代表何紅民為法官們“背后的故事”而動容:“這些‘故事’就是法官們的尋常生活?!?/span>他對新入額法官們寄予期望:“要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捍衛(wèi)法律的正義,用青春和汗水書寫精彩人生?!?/span>上海市人大代表陶崢指出,規(guī)范裁判文書不僅對法院裁判、法治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可作為新入額法官們很好的參考書。上海市人大代表劉格春希望年輕法官們能夠靜下心來,真真正正地做一些事情,為司法審判事業(yè),真正地去努力、去奮斗。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方玥同時也是中國福利會托兒所所長、上海高院特約監(jiān)督員,她常見法官們在法庭上審理案件時“威嚴莊重”的模樣,但“戴尼媽媽”對少年犯小濤的關懷讓她感受到法官充滿“人情味兒”的一面:“每一個案件的背后,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司法不僅需要制度、需要規(guī)則、需要公正,更需要人文關懷,期待新法官們以老法官們?yōu)榘駱?,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法官學院原副院長蔣惠嶺對新入額法官提出兩個“珍惜”:“一是要珍惜時代的厚愛,珍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代給我們法律人秉持正義、造福社會、確保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在法治軌道上實現(xiàn)的機會;二是要珍惜正義的資源,公平地將當事人和廣大人民應當享受的正義分配到他們手中,并讓他們感受到正義的溫度。青年法官必須成為未來正義事業(yè)的中流砥柱 ?!?/span>本次“裁判文書背后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上海法院法官的溫度、態(tài)度與專業(yè)。他們是全國十余萬名法官一個小小的縮影,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還有更多法官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楫篤行,竭盡所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一顆星星的光芒或許微弱,但無數(shù)顆星星匯聚在一起,就是燦爛而壯闊的銀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