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fā)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2019年5月22日。
第72屆戛納電影節(jié)影評人周閉幕式上,一部中國電影放映完畢,全體觀眾自發(fā)起立對著一個中國劇組熱烈鼓掌。
戛納參映單元主席查爾斯·泰松,這樣評價這部電影:“從未見過的華語片”。
戛納載譽歸來不久,它又拿下13屆FIRST電影節(jié),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然而命運多舛,由于今年的院線環(huán)境,這部電影遲遲未能定檔,直到8月21日才改為網絡播放,終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這部電影名叫《春江水暖》,拍攝它的導演叫顧小剛,也是他的電影處女作。
《春江水暖》的拍攝靈感來源于,南宋末年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顧曉剛導演出生于浙江省富陽市,成長于富春江邊,從小受到山水文化的影響,正值杭州富陽因準備2022年杭州亞運會而啟動城市拆遷工程,他決定用影像形式來講述富春江畔市民的故事。
顧曉剛的野心很大,這個故事共分三部曲,以“春江”、“錢塘”、“東?!睘轭},《春江水暖》就是這三部曲的第一部。
01、
電影的故事開始于一場壽宴,
顧家老母親七十大壽,四個兒子共聚一堂,親戚好友都前來祝賀,在黃金大酒店里設宴,排場極大、熱鬧非常。美中不足的是,如此熱鬧的宴席,竟是在黑暗中進行,因為停電了。
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一家人為顧母拜壽的喜慶之時,顧母卻因高興過頭,中風了。
在緊急送醫(yī)之后,被診斷為高血壓引起的小中風,加深了老年癡呆,從此便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顧。
照顧母親的責任,也落到四個兒子的身上,這四兄弟卻都有各自的難處。
老大顧有富也就是黃金大酒店的老板,表面上看比較富裕,但夫妻倆忙于酒店的生意,女兒顧喜也要工作,很難抽出時間來照顧母親。
老二余有路夫妻是漁民,其兒子陽陽是造紙廠工人,家里的房子趕上拆遷,一家人都要住在漁船上。
老三余有金沒有正當職業(yè),夫妻離異,一個人帶著一個患唐氏綜合癥的兒子,也是不方便。
老四余有宏則是個光棍,在工地打工,生活也不穩(wěn)定。
四個人的處境一對比,家境比較好的還是開酒店的老大,他也只好把母親接回到家里照顧,但隨著而來的家庭問題,卻搞得兩公婆心力交瘁。先是老三因為欠了一屁股債,跑到外地躲了起來。債主們找不到人,就去酒店里找老大要錢,把酒店鬧得雞犬不寧。
接著是女兒顧喜不顧父母的反對,執(zhí)意要嫁給窮苦人家出身的小學老師江一,為此不惜離家出走。家里只剩下夫妻兩人,又要開店,又要照顧家里的老人,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
而輪到老二照顧母親時,他又以房子拆遷為由求老大繼續(xù)替他照顧,只答應付贍養(yǎng)費。無奈之下,在中秋夜兄弟倆坐到一起商量之后決定,把母親送到養(yǎng)老院里。
直到冬天來臨時,老三才出外面回來,他似乎賺了很多錢,把之前所有的欠債都還清了之后,也修復了兄弟之間的感情。
老三還把母親從養(yǎng)老院接回到家里,和自己的傻兒子一起照顧。
老三在搞地下賭博,與人合伙用作弊的賭具坑那些有錢人,以此賺得非法的收入。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不久之后他終于被警方盯上,在一個大雪天地下賭場被一窩端,老三也被抓進去。
而失去兒子照顧的顧母也終于撐不過那個冬天,她被葬在富春江邊,與山水融為一體。
電影的最后顧喜和丈夫江一也終于被父母接受,一家人又聚在一起。老二的兒子陽陽也成家了,只有老三還在牢里,而老四依然是孑然一身。
02、
顧曉剛導演希望用鏡頭將《富春山居圖》電影化,因此片中用大量長鏡頭來展現(xiàn)富春江山水之美。這其中一個長達12分鐘的長鏡頭最令人印象深刻。飾演江一的演員(本名莊一)從亭邊跳進水里,游過長長一條水路,而鏡頭便一直跟拍,山水之美也盡收眼底。
這個長鏡頭拍攝難度極大,據說拍了兩個夏季才得以完成。而在2017年夏季的一次拍攝中,演員莊一被卷進漩渦里,直到20秒之后才努力游了出來,與死神擦肩而過。不管出來的效果如何,這種敬業(yè)精神就難能可貴。
而電影之所以要拍攝兩年之久,就是因為導演執(zhí)意要在電影里展現(xiàn)出富春江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而在拍攝景物時,導演特意將中國繪畫中講究的游觀手法融入到鏡頭中,多數鏡頭都由前、中、遠三景組成,顯得層次分別,使人仿佛置身于水墨畫卷之中。
山水美景對于富陽人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生在其中的富陽人,也受到傳統(tǒng)文化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住房的拆遷、老人的贍養(yǎng)和兒女的婚嫁,都是每一代人需要面對的煩心事,而這些都是每個中國人一生中需要面對的事。
電影正是以平靜的手法來展現(xiàn)這些真實的生活,并將其結合到山水美景中,繪成一幅生動的生活畫卷。而這其中老三余有金對母親的孝心;顧喜和江一對愛情的執(zhí)著;顧母身為長輩對孫女愛情的肯定,則是電影著重表現(xiàn)的人文之美。
03、
由于受到杭州亞運會的影響,導演顧曉剛家里經營多年的面臨拆遷,他的父母也因此退休。于是他才萌生了拍攝一部電影,來講述他們家的飯店從開業(yè)到被拆這些年走過的風風雨雨,以此構建出富陽這個城市的版圖,呈現(xiàn)其時代的特征。
但在編劇的過程中,他的想法也發(fā)生了變化,最終寫出了這個家族的故事。而利益和親情的權衡、理性與感性的取舍、物質與精神的追求,則是導演想在電影中表現(xiàn)的主題。
富陽自從通了鐵路之后,發(fā)展速度明顯加快,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導演也意識到需要加緊電影的拍攝,在前期資金籌備未曾到位之時,他就向銀行貸款拿到啟動資金,開始了電影的拍攝。
因為資金有限,《春江水暖》沒有一個耀眼的明星,其中90%還是導演找來自己的親戚參演的,像片中飾演老三余有金的孫章建就是導演的叔叔,雖從來沒有演過戲,在經過短期的表演培訓之后竟也將角色詮釋得很好。
不過這個“拼湊”出來的演員陣容,還是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問題。
網友指出最大的缺點就是顧家的三代人中,顧母講的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顧家四兄弟講的卻都是方言;顧家第三代顧喜、陽陽和江一這些年輕人講的也是普通話,顯得非常奇怪。
這其中原因也很簡單,顧母由資深演員杜紅軍飾演,講的自然是地道的普通話,而年輕人講普通話也不出奇,飾演顧家四兄弟的演員都是富陽本地人,才會講方言。但導演沒有注意到語言統(tǒng)一這方面的問題,也使電影失去了一些分數。
顧曉剛畢竟是紀錄片導演出身,首部作品亦缺乏拍攝的經驗,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故事的講述和鏡頭的表現(xiàn)上,也有一些生疏的地方。看似非專業(yè)的一波“虎”操作(形容大膽),卻能夠將山水和故事融為一體,講述一個中國傳統(tǒng)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在平淡中能給人一絲感動,令人佩服。
雖然電影在網上播出之后沒能引起太大的反響,但這的確是一部文藝好片。希望顧曉剛導演能夠照這個題材繼續(xù)拍下去,完成他的三部曲,我們太缺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好作品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