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陵輝路
秋染陵輝路
文/秦文堂
2017年的“十一”黃金周,幾乎沒有一天好的天氣。云罩霧繞,小雨霏霏,氣候陰冷。一直熬到6號,太陽終于上班了,冷風冷雨洗滌后的陵川,萬里長空,湛藍無比,陽光也像洗了一樣,清新溫暖。想起夏天曾經(jīng)和朋友去過陵川東部的六泉山鄉(xiāng),那一路的原始太行風光,毫無人為雕琢之感,叫人又一次想起。還有那農(nóng)家樂的地鍋雞,又想再次去品嘗??傊?,出去吹吹風,透透氣的欲望異常強烈。隨即,帶了一瓶水,幾個水果,一家人自駕,便出發(fā)了。
車出西關(guān),上環(huán)城路,過楊寨河,一路向東。路兩旁成排的楊樹已經(jīng)葉染秋黃,秋風一陣,沙沙作響,少數(shù)葉子已經(jīng)支撐不住秋的沉淀,偶有一片,一個轉(zhuǎn)身,悠然飄落。這是飛舞的秋色,是生命的華麗,更是一季的輝煌。近處的農(nóng)田里,大部分玉米桿葉已近干枯,已有急性子的農(nóng)民忙碌其間,盤點著一年的收獲,享受著豐收的喜悅。遠處的山依舊是大片大片的青翠,夾雜一些正向深秋走去的紅色、黃色,一點點,一片片,斑斑駁駁的點綴其間。山的上面,有涌起的朵朵白云,和山色相連,飄動著的就如草原上走動的羊群,堆在一起的又如白花花的一座座棉山。整個遠山近水都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美的清透,美的干凈,美的安逸。想必是,陵川東部山區(qū)的美麗秋景,正像大自然的巨幅大幕,從此,向天地拉開。
車一路向前,心中并沒有特別明確的景點,所以,不需要急匆匆趕路,心情舒暢而愜意,心態(tài)平靜而恬淡。只是這些陰雨天實在憋悶壞了,就想沿途看看,出幾口順氣,所以,車速并不快。雨水洗刷過的柏油路面,特別干凈。六泉山鄉(xiāng)的自然旅游資源,尚在醞釀開發(fā)之中,雖是旅游黃金周,車并不多。兩車道的公路,在這雨后的時空里,視覺上好像寬了許多。偶有小小的村落從車窗外緩緩而過,顯得特別恬靜和溫馨。
此路稱為陵輝路,是沁輝路的末端。所謂沁輝路,就是西起山西沁水,東至河南輝縣,尾經(jīng)陵川。而陵川與輝縣,古代的時候,僅有一條羊腸小道,懸掛于絕壁之上。太行山斷崖千仞,山高溝深路險,這條小道成了晉東南地區(qū)與河南輝縣商賈行人的必經(jīng)之路。正如《陵輝路碑記》所載:“陵輝路,古有羊腸掛于絕壁,斷崖千尺,山高天窄。然晉之東南,豫之西北,商賈行人,必經(jīng)此路”。因地勢險要,不僅嚴重影響了晉東南部分地區(qū)和河南的經(jīng)濟交流,給兩地人民的生活以及人文交流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墜崖傷亡事故也時有發(fā)生。解放以后,一直到1968年冬,國家撥款開拓此道,寬至丈余,建成了可通汽車的土石公路,時稱戰(zhàn)備路。于是,始有陵輝路貫通晉豫。改革開放后,晉豫經(jīng)濟活躍,但因路窄坡陡,路面坎坷,此路不堪重負,堵車平常事,車禍傷亡等事故不斷發(fā)生。到了上世紀90年春,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yīng)和國家的大力支持,“越寒冬,跨三春”,歷經(jīng)四年,終于建成了現(xiàn)在的陵輝路。因為是山區(qū),山高溝深,所以只能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工程浩大,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方始告竣。碑文曰:“南岳拱獻,北隴騰舞,列壑爭贊,諸峰翹指,如斯偉業(yè),豈不驚乎”?全程約30多公里。煤炭黃金的十年,這條路車水馬龍,晝夜不息,為陵川的煤炭外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全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極大貢獻?,F(xiàn)在,那繁忙的景象已成過去,給人留下的是寬敞與安靜。
有人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在了南太行,把最美的景色留在了陵川!這話可能出于陵川人之口,說的有點滿,明顯有夸贊家鄉(xiāng)的意思。但如果說把最美的大部分景色留在了陵川,實事求是,一點也不過分。無論是俯視中原、險峰雄居的王莽嶺,壁立千仞、深淵萬丈的錫崖溝,以及峽谷蜿蜒、刀劈斧砍的馬圪當,太行江南、一碧萬頃的武家灣,天然氧吧、蒼松翠柏的棋子山,如詩如畫、青山綠水的鳳凰歡樂谷,渾然天成、神秘溶洞的黃圍山,還是我們今天走的陵輝路,其貫通了植被茂密、河水潺潺的山鄉(xiāng)六泉。這些自然美景都集中在南太行,都屬于我的家鄉(xiāng)——陵川。它們就像一粒粒寶石灑落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南太行的巔峰,美化了陵川的土地。如果太行山是一首最完美的自然交響樂,那南太行就是她所有篇章中最絕美的華章,而陵川就是絕美華章中最華麗的音符。
越往東走,陵輝路的內(nèi)容愈加豐富,山勢漸次變化,愈加陡峭。車過冶頭村、小莊上村,路兩旁逐步呈現(xiàn)出東部山區(qū)的地質(zhì)風貌。路過十字口,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左指浙水,右通古郊,一溜下坡,便是六泉鄉(xiāng)政府所在地了。繼續(xù)向東,一路過去,山嶺溝壑由疏到密,由平坦到挺拔。路兩旁沒有了分別挺立的兩排楊樹,代替它的是起伏跌宕的山脈。路面一會兒在兩山之間,坐在車里,翠綠的大山植被撲面而來,然后分左右向車后快速穿行;一會兒路面又緊貼大山,一旁是開闊的河流,秋天的河水碧綠清透,暖暖的陽光照耀下,閃爍著層層鱗波,向東奔去。打開車窗,山風拂來,視線里任何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一幅圖畫。路旁的大山,茂密的植被,依山的河水,本身就美不勝收。一路過去,如入畫境,隧道一個接一個,從第一條隧道開始,在約二十公里的路面上,就有十四條隧道。不要說隧道穿越每一座大山的工程難度使人叫絕,就那詩情畫意的隧道名字就叫人為之一驚。名之門,名之口,名之洞,名之關(guān),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妙。名之者真是獨具匠心,我想:每個名字一定各有說法。每一條隧道和它周圍的山水結(jié)合起來,都是一處絕美的風景。
第一條隧道叫“弘業(yè)門”,據(jù)我所猜,這里之所以稱“門”,不稱“洞”,說明這是進入東部大山的第一道門戶?!昂霕I(yè)”兩字,原出自于《漢書·敘傳下》:“受命之初,贊功剖符,奕世弘業(yè),爵土乃昭?!?后人文中亦多有運用,《清史稿·禮志十一》:“我皇考盛德弘業(yè),侯服愛戴?!庇纱丝梢姡昂霕I(yè)”即大業(yè)的意思??梢娦藿贻x路,對于發(fā)展兩省經(jīng)濟的戰(zhàn)略意義是不一般的,它是一項造福晉豫人民的千秋偉業(yè)。“弘業(yè)門”兩旁一幅對聯(lián)特別醒目,“ 驅(qū)車太行遠征易,逐鹿中原壯志酬”,進一步補充說明,這條路的建成,人民美好的理想即將變成現(xiàn)實。字體書法感情飽滿,功底深厚。陵輝路所有隧道的名字都是一人所書,鐫刻在隧道正上方。只可惜匆匆一行,無法知道是哪位大家所書。
車緩慢前行,緊接著是神秘隧道“豹子口”,喜慶吉祥的“慶歸洞”、“永暢洞”,詩情畫意的“清風洞”,洞與洞之間并不遠,兩者之間有橋梁相連。橋下河水潺潺,水色清幽,叮咚作響;山上植被青翠,飛瀑流泉,似煙如霧。站在清風洞前,真有蘇軾《前赤壁賦》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感覺。思緒還在古今對接,不覺已來到“樓云洞”前,“千山紫氣擁紅日,萬壑松風流白云”,洞兩旁的這幅對聯(lián)寫出了洞旁的景色。這里的山,山山相連,絕壁千仞。有的如海浪洶涌,一路奔去;有的像冰峰參差,直刺蒼穹。山風吹來,松濤陣陣。晴天峰傍藍天,白云飛繞;如果是陰雨天,一定是霧氣蒸騰,仙落凡塵。谷深不見底,山高難見頂。緊跟著的是“靈佛洞”、“萬泉洞”,“含月洞”,這些詩意的名字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力。
走出“含月洞”,向左轉(zhuǎn),便是陵輝路上唯一的一家農(nóng)家樂露天餐館。依山傍水,場地開闊。對面是高聳的大山,一條河流依山腳流過,山風陣陣,穿河而過,感覺有些涼意,有游人在河里游竹筏,岸上雞鴨鵝成群結(jié)隊,“嘎嘎嘎”走來跑去。一只狗見有人來,“汪汪”的叫了幾聲。灶臺就壘在河邊,餐桌就擺在河邊?!芭h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里,雞鳴桑樹巔”,陶淵明筆下的農(nóng)家仿佛就在這里。我們從陵川出發(fā)時晴空萬里,而這里,快十點了,左右山峰還沉浸在茫茫云海中,山頂霧蒙蒙的,正后悔沒有帶件衣服,一會兒,云彩里一條條、一片片光芒,如金鱗閃耀,一輪紅日越過大山斜射下來,一時間霞光萬道,群山盡染,其輝煌之勢,令人驚嘆!
離開農(nóng)家樂,驅(qū)車“漓江洞”。“漓江洞”卻在陵輝路上,這名字是不是特有點膽大了?這段路有十大彎,八小彎。突然間,車前就像天然的屏障,一座大山立于天地之間;一會兒峰回路轉(zhuǎn),又豁然開朗。大山腳下的陵輝路,左水右山,因勢開鑿,彎彎曲曲,斗折蛇行,遠遠望去,就如絕壁之下的一抹亮色,時隱時現(xiàn),延伸遠方。還有“臥龍洞”,“踞虎關(guān)”,“靈泉洞”,一個接一個,洞外群山環(huán)抱,懸崖絕壁,石壁林立,犬牙交錯,直指蒼穹。如虎踞天關(guān),如龍盤大地。溝壑縱橫,山脈連綿。溝底大河、半山小瀑隨處可見。真是多彩多姿。
最后是名字叫“飛瀑長廊”的隧道,離隧道口幾十米的路旁,立有一塊陵輝路石碑,中共陵川縣委、縣人民政府于1994年3月6日立,正面是筑路碑文,背面是時任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親書的陵輝路開通致賀小詩:“陵川人民志豪邁,劈山鑿洞坦途開。逐鹿中原爭市場,擺脫貧困富起來”。充分證明陵輝路當初改造時,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隧道盡頭就是河南地界了,這是河南輝縣進入山西的第一門戶,所以,隧道另一頭正上方刻有“友誼門”三個字,彰顯了晉豫人民的世代友好。這條隧道是陵輝路最長的隧道,全長約一公里。說它是隧道,卻開有掛壁路的一排路窗,如果把路窗堵上,確實又是一條封閉的隧道??梢哉f,它是掛在絕壁上的穿山隧道,又是一條掛壁公路,它從千仞絕壁邊上穿過,路窗點綴在絕壁之上,渾然天成!這一排窗口,體現(xiàn)了筑路人的聰明與智慧,隧道里所有的土石方都是從窗口清理出去,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程進度。從路窗往外看,遠處的山川地貌呈大起大落之狀,群山像海浪般洶涌,險峰一座接著一座。植被茂盛,山形獨特,峽谷峭壁,飛瀑流泉。路窗下面,峭壁如削,天然的大峽谷深邃幽長,谷底一條大河蜿蜒而去,河水很深,似一個流動的天然大水庫,是典型的南太行斷裂層地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讓人嘆為觀止!在感嘆自然的偉大的同時,也為人類的堅韌毅力而折服??偲饋碚f,這里天棱地角,如削如切,壁立聳天;峽谷深不可測,俯視駭人,水流如江,景觀遍布。集太行山水之雄奇險峻于一身,景色極其壯美。
一路下來,幾個小時過去了,領(lǐng)略了陵輝路詩情畫意的遠山近水,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服,被巧奪天工的人類智慧而震撼。感嘆之余,又很擔心這原汁原味的原始風光,會被人為過多的干預(yù)。這里現(xiàn)在雖然不是旅游區(qū),但今后會怎樣?心情不免沉重起來??茖W(xué)的、適度的開發(fā)是可以的,但不能把自然風光硬生生的弄成了人造風景。但愿六泉山鄉(xiāng)不要像某些地方,為了幾個小錢,花了人民大把大把的血汗錢,卻把大自然饋贈給我們子子孫孫的風水寶地糟蹋的一塌糊涂。
2018.12.于陵川
所有圖片由秦文堂老師拍攝
秦文堂,號淺水一灣,自由人。人生兩大愛好:文學(xué)與收藏。玩文字,怕褒不怕貶,鉛華洗盡,視名利為浮云; 搞收藏,玩物不喪志,醒智開悟,把金錢付清風。
【棣花堂·鄉(xiāng)韻】秦文堂:槐花季節(jié)走的很遠
【棣花堂·鄉(xiāng)愁】秦文堂:中秋節(jié)閑聊“中秋節(jié)”
文字凝固時間鄉(xiāng)土永連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