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浪博客)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全詩三節(jié)重唱,詠唱“君子”之“?!?,屬于頌歌性質(zhì),或?yàn)檠鐣?huì)上的祝酒歌,或?yàn)閼c典上的祝福歌,無他意焉。每節(jié)前兩句以高木繁茂王朝政治穩(wěn)固,葛藟縈繞來象征“君子”依附王朝,福祿豐厚。或云“葛藟累之”喻女人依夫,而此詩為愛情詩,喻象與本體有相通之處。然考慮末句,似有牽強(qiáng)。
設(shè)想在慶典上樂師輕歌曼舞于庭,悅耳愉目,觀者聽者自手按節(jié)拍而輕聲和之,雖不如懷人詩歌之動(dòng)人,亦自有一種情意在。葛藟縈木之意象,或喻君子附君之樂,或如方玉潤所說:“觀‘累’‘荒’‘縈’等字有纏綿依附之意,如蔦蘿之施松柏,似于夫婦為近。而偽傳又云:‘南國諸侯慕文王之化,而歸心于周。’其說亦是。”其眉批又云:“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復(fù)疊詠,殷勤之意自見?!?/font>
《孔子詩論》第十簡云:“《關(guān)雎》之改,《樛木》之時(shí),《漢廣》之智,《鵲巢》之歸,《甘棠》之報(bào),《綠衣》之思,《燕燕》之情,曷?曰:‘童而皆賢于其初者也?!钡谑缓啠骸啊稑湍尽分畷r(shí),則以其祿也?!钡谑啠骸啊稑湍尽?,福斯在君子,不……”“童而皆賢于其初”,童,李零先生讀為“動(dòng)”;李學(xué)勤先生讀為“鐘”;廖名春先生先讀為“同”,又讀為“終”;周鳳五先生讀為重復(fù)的“重”。廖名春先生認(rèn)為讀為“重”對(duì),但非重復(fù)義,當(dāng)訓(xùn)為善、貴。云:“簡文文列舉《關(guān)雎》、《樛木》、《漢廣》、《鵲巢》、《甘棠》、《綠衣》、《燕燕》七詩,皆連章復(fù)沓;其詩由初而終,反復(fù)言之,其情亦由淺而深,至于卒章而后止,所謂‘重而皆賢于其初’是也?!薄叭擞小蒙谋拘裕欣旱谋拘?,有見異思遷的本性,但‘反納于禮’,受到禮義的教化之后,‘化性起偽’,就可得到升華?!蛾P(guān)睢》之改,《樛木》之時(shí),《漢廣》之智,《鵲巢》之歸’是對(duì)“好色”本能的超越;‘《甘棠》之報(bào)’是對(duì)利己本能的的超越;‘《綠衣》之思,《燕燕》之情’是對(duì)見異思遷本能的超越,所以說它們‘皆賢于其初者也’?!卑矗嚎帧稑湍尽贩菫椤皩?duì)好色本能的超越”。
備注:
⑴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札記》原載《上博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研究》。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