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常往來,親戚親密無間。
我成家后,才懂得親戚的重要性。
大姨侄4歲來我家,與我們睡一床。他聰明伶俐,一口一個叔叔,我很喜歡他。記得姨侄10歲時,大姐安排我?guī)еx書。當年他上小學4年級,學習不錯,我讓他當了班長。那一年我的兩個女兒還小,沒有上學。
此事過去30多年,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姨侄可忘了吧!他在我身邊只讀了半年書,就轉(zhuǎn)回自己家鄉(xiāng)讀書了,后來只讀了一個中專。大姐本以為找一個老師帶著讀書,可以愛學習,考個大學的,可是事與愿違啊!
每年我們一家人去岳母家拜年,靠步行。小孩子走路慢,走累了就要歇一會兒。初三在岳母家過夜,初四去大姐家。步行10幾里,兒子不想走路,還要我背著。
帶著子女走親戚,一家人高高興興。小孩子是喜歡走親戚的,有好吃的,還能得幾元錢的一個紅包。不過那時家境差,小孩子的紅包都交給了父母,后來作了學雜費。
親戚往來,大小事必須彼此照應。蓋房子、老人去世、小孩過生、成家等必須互相送禮。坐席時,按輩分入席,舅爺舅媽坐首席,姑媽姑父占二位,姨媽姨叔排在第三。
血脈親戚,刀砍不斷。我與內(nèi)弟、大姐、姨妹往來有幾十年。從當父親熬到了當爺爺?shù)姆輧骸SH戚之間的感情高于朋友之間。去年愛人幾次住院,就是親姊妹們前往醫(yī)院探視。
親戚來往,必須客氣,必須舍得。假如為了節(jié)省幾個錢,處處算計,親戚之間往往言活意不活。富親戚與窮親戚有差別,富裕的要主動幫助窮困的,這樣才算親戚??!
我養(yǎng)孩子階段,每年春節(jié)做一次春聯(lián)中堂生意,沒成家的兩位內(nèi)弟就主動幫我賣過春聯(lián)呢!1993年元旦我改做房子,岳父、內(nèi)弟來我家?guī)兔σ恢埽瑳]要一分錢的工錢。如今家境變好了,春節(jié)期間襟兄、內(nèi)弟來我家玩,我總是盛情款待,不讓他們失望。
與人打交道,人人愛面子。與親戚來往,也是很愛面子的。對于富貴親戚不吹捧,對于貧窮親戚不歧視,這是保持親情感情長期和好的基礎。
眼下姨侄的子女上了初中,舅侄的小孩上了幼兒園,家族成員增多了。每年正月初二高齡岳母看見這些后孫們,往往樂得合不攏嘴。
做人就是喜歡兒孫滿堂吧!
老百姓只想如何勞動,如何掙錢,如何過好日子。
鄉(xiāng)下城里都一樣,親戚之間來往密切,親戚之間不分彼此,親戚之間有很濃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