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你已經(jīng)練了一段時間引體向上,力量怎么也上不去,這個時候不妨試試離心訓練,說不定可以幫助你突破瓶頸。
引體向上
簡單點說,離心訓練就是側(cè)重肌肉離心收縮的訓練。
什么是離心收縮?肌肉的收縮形式主要有三種:向心收縮、等長收縮和離心收縮。當肌肉收縮時,如果肌肉長度變短,就是向心收縮;如果肌肉長度不變,就是等長收縮;如果肌肉長度變長,就是離心收縮。
三種肌肉收縮形式:等長收縮(a)、向心收縮(b)、離心收縮(c)
此外,我們還可以用3個公式來描述這三者之間的區(qū)別:
(1)向心收縮:肌肉張力>外加阻力,肌肉長度變短。
(2)等長收縮:肌肉張力=外加阻力,肌肉長度不變。
(3)離心收縮:肌肉張力<外加阻力,肌肉長度變長。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三種肌肉收縮形式在引體向上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你從最低點拉到最高點的過程,肌肉長度變短,是向心收縮;
向心收縮
當你到達最高點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保持不動,這個過程中肌肉長度不變,是等長收縮;
等長收縮
你從最高點下放至最低點的過程,肌肉長度變長,則是離心收縮。
離心收縮
有研究表明,同一肌群的最大離心收縮力量是向心收縮的1.4-2倍,平均在1.5倍左右,也就是說在肌肉離心收縮時可以承擔更大的負荷。當我們的向心力量增長進入平臺期時,通過超負荷離心訓練,往往可以幫助我們突破力量瓶頸。
如果你一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那么有兩種方式可以讓你完成超負荷離心訓練:
第一種:半離心引體向上
特點:通過借力的方式完成上拉過程(向心收縮),然后有控制地完成下放過程(離心收縮)。
動作要點:站在一個高度合適的臺面上,通過借力的方式(如跳躍、他人助力)完成上拉過程;然后以不借力的方式有控制地完成下放過程。
半離心引體向上
第二種:完全離心引體向上
特點:去除上拉過程(向心收縮),有控制地完成下放過程(離心收縮)。
動作要點:站在一個較高的臺面(如椅子、箱子),直接到達引體向上最到點;然后以不借力的方式有控制地完成下放過程。
完全離心引體向上
1.熱身
超負荷離心訓練的強度較大,如果熱身不充分,很容易造成關節(jié)和肌肉拉傷,尤其是肩關節(jié)和肩袖肌群,下面推薦四個簡單的熱身動作:
(1)畫圓(直臂)
動作要點:伸直手臂,劃圓,幅度盡可能大。順時針和逆時針各做10次,完成1-2組。
畫圓(直臂)
(2)畫圓(曲臂)
動作要點:屈肘,劃圓,幅度盡可能大。順時針和逆時針各做10次,完成1-2組。
畫圓(曲臂)
(3)彈力帶后拉
動作要點:肩膀下沉,肩部發(fā)力,帶動肘關節(jié)向后展,在終點處保持頂峰收縮1-2秒,然后有控制地返回,注意全程保持彈力帶張力。每組10次,完成1-2組。
彈力帶后拉a
彈力帶后拉b
(4)彈力帶肩外旋
動作要點:將彈力帶調(diào)整至合適的彈力范圍,上臂緊貼軀干,前臂與地面平行;肩部發(fā)力,帶動前臂向外旋轉(zhuǎn),在終點處保持頂峰收縮1-2秒,然后有控制地返回,注意全程保持彈力帶張力。每側(cè)做10次,完成1-2組。
彈力帶肩外旋
2.訓練量
半離心引體向上:每組完成4-6次,一共2組,組間休息3-5分鐘。
完全離心引體向上:每組完成4-6次,一共2組,組間休息3-5分鐘。
3.注意事項
(1)失去控制的離心收縮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一定要控制離心過程,盡可能慢慢地下來。
(2)離心引體向上并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的力量比較薄弱,最好有3個月及以上的力量訓練基礎,否則離心引體向上對你而言意義并不大,且存在較大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