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
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人生偶以夫婦。
【拓展】
陰陽:陰陽本來是道家哲學里的一個重要觀念,對咱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一般認為,陰陽代表著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對立關系。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古人把觀察到的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大自然現(xiàn)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都以哲學的思想方式進行歸納,總結(jié)出“陰陽”的概念。比如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陰陽調(diào)和才是正常的,才有利于事物的發(fā)展。
室:本指房子,家。古人認為男子只有娶妻結(jié)婚之后,才算有了真正的家庭,所以后來“室”也用來指妻子。
家:古代女子地位低,古人認為女子只有出嫁到丈夫家里之后,才算是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
室家:指夫婦。《詩·周南·桃夭》中有這樣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span>
家室:妻子,配偶或夫妻。比如:他是個有家室的人了。
偶:匹配,結(jié)合。
【譯文】
只有陰不能創(chuàng)造生命,只有陽也不能養(yǎng)育萬物,使它生長,所以天地陰陽必須調(diào)和;男子娶了女子才能組成家庭,女子嫁給了男子才有了自己的家,所以男女要結(jié)成夫婦。
陰陽和而后雨澤降,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譯文】
陰陽調(diào)和之后,才會有甘霖降下;夫妻關系和睦,才能建立家道。
夫謂妻曰拙荊,又曰內(nèi)子;妻稱夫曰藁砧gǎo zhēn,又曰良人。
【拓展】
拙荊:東漢有個著名的隱士叫梁鴻,他品德高尚。他拒絕了很多女子家的求婚,娶了孟光為妻。這個孟光長得又胖又丑又黑,梁鴻也不嫌棄。夫妻兩人過著儉樸的生活,孟光用荊枝(荊樹的枝條,也就是小木棍兒)做釵,穿著粗布做的裙子。后來就用拙荊來表示對自己妻子的謙稱。成語“舉案齊眉”也和這對夫妻有關。
內(nèi)子:本來是對卿大夫正妻的稱呼,后來成為對妻子的通稱。妻子還可以稱為內(nèi)人,內(nèi)助。
藁砧: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斧)斬之。鈇、“夫”諧音,后因以“藁砧”為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良人:應該仰望并托付終身的人,代指丈夫。李白詩歌《子夜吳歌》中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中的良人就是這個意思。丈夫還可以稱為“外子?!?/span>
【譯文】
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又叫內(nèi)子;妻子稱丈夫為藁砧,又叫良人。
賀人娶妻,曰榮偕伉儷;留物與妻,曰歸遺細君。
【拓展】
伉儷:指夫妻。榮諧伉儷的意思是祝新婚夫妻和諧美好。
歸遺細君:指夫妻情深。遺的意思是送,送給。細君:古稱諸侯之妻為細君,后為妻的通稱。據(jù)說漢武帝時期,有一次宰了幾頭牲口,要把肉賞賜給手下人。東方朔自己沒征得皇上的同意就割了一大塊肉。這讓漢武帝很不開心,就責問他。東方朔說我把這些肉帶回家去給細君(妻子)吃,我是多么仁愛?。h武帝聽了這話很高興,又賞給了他很多。據(jù)說相聲界的祖師爺就是東方朔。
【譯文】
祝賀別人娶妻說榮偕伉儷;把食物留下給妻子叫歸遺細君。
受室即是娶妻,納寵謂人娶妾。正妻謂之嫡,眾妾謂之庶。
【拓展】
妻妾:中國古代實行一夫多妻制,妻是通過父母之言媒妁之約,明媒正娶來的,是正室。妾不能算是正式的婚姻,只是側(cè)室、偏房。妻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一個男子只能有一個正妻,也叫嫡妻,其他的叫庶妻,也就是妾。
【譯文】
受室就是娶妻,納寵是說人娶妾。正妻稱為嫡妻,其他的那些妾稱為庶妻。
稱人妻曰尊夫人,稱人妾曰如夫人。結(jié)發(fā)系是初婚,續(xù)弦乃是再娶。
【拓展】
如夫人:本來的意思是像夫人一樣,后來成為了妾的代稱。
結(jié)發(fā):按照傳統(tǒng)的結(jié)婚禮儀,男女在結(jié)婚那天晚上,要各自拔一根頭發(fā),放在一起打成結(jié)。或者兩人并肩坐在一起,把兩個人的頭發(fā)各自拉出一縷結(jié)在一起。表示兩人成為了夫妻。后來指第一次結(jié)婚。
續(xù)弦:妻子死后男子再婚。古代比喻夫婦關系融洽常用琴瑟和鳴,所以喪妻叫做斷弦,再娶叫做續(xù)弦。
【譯文】
稱別人的妻子為尊夫人,叫別人的妾為如夫人。結(jié)發(fā)是指第一次結(jié)婚,續(xù)弦是再次娶妻。
婦人重婚曰再醮jiào,男子無偶曰鰥guān居。
【拓展】
再醮:醮是古代婚娶時用酒祭神的禮節(jié)。再醮就是第二次舉行婚禮,也就是寡婦再嫁。
鰥:沒有妻子或者喪妻的男人。鰥居就是獨身沒有妻子。
【譯文】
婦人再次結(jié)婚叫做再醮,男子沒有配偶叫做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