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養(yǎng)生: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人的生理年齡是不可逾越更改的,而心理年齡是不可以依生理年齡論斷的。一個人的生命從年輕到衰老,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如何能延緩衰老,我覺得保持年輕心態(tài),忘老是一副妙方。
曾經(jīng)有一個哲人說過“忘老則老不到,好樂則樂常來。”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F(xiàn)在科學(xué)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機能對人體的各個器官有著極其微妙的作用,它可延緩機體的衰老過程。古人云“壯心與身退,老病隨年侵”,“人老心先老”說的就是人的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的辨證關(guān)系。延緩生理的衰老,就是要從心理消除衰老,就是要“忘老”。
讓一顆不老的愛心或童心始終在生命中搏動,不僅可把晚年煨成一片暖色,活著也就會有聲有色有滋味了。
社會上常見一些精神矍爍的長者,交談起來,長者食非精細,居無豪宅,對物質(zhì)的欲求相當(dāng)寡淡,其心境卻無一例外地山高水長,享有人生風(fēng)光的怡然極致。
從養(yǎng)生的角度上看,這種和諧社會所催生的,寶貴如金的心理年齡,是確保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青春永駐的最好伴侶。中老年人非但不必為自己的心理年齡而羞澀、忸怩,相反應(yīng)當(dāng)感到鼓舞,理直氣壯,朝氣蓬勃地用自己的心理年齡去擁抱生活,擁抱生命,使生命之樹常青。要知道,年輕的心理年齡是最好,也是最經(jīng)濟的保健醫(yī)生。
如何擁有一顆年輕的心?首先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忘掉逝去的歲月,忘掉過去的沒有用的不開心的事。其次就是讓自己“忙”起來,讓自己有健康的愛好,因為有好的愛好,就會讓人的精神上有了神態(tài)寄托,這樣能保持好的心情,人閑則懶惰,就會變得呆滯了。再次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年輕的心境,要時時想一些開心的事,對生活要充滿新鮮感和樂趣,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永遠進取。讓自己的心永葆年輕,這樣“老”就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留心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種很奇妙的“歲差”現(xiàn)象。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老年人——這里是指那些確鑿無疑的中老年人——他們的心理年齡,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比如說,大多數(shù)中老年的心理年齡,始終優(yōu)美且優(yōu)雅地滯留在他們的青年時代。同樣,相當(dāng)多的老年人的心理年齡,也一直“頑固”而自信地停留在中年時期。那么,他們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究竟相差多少呢?如果我們把每一個年齡段界定在20-30年的話,即20-40歲為青年,40-60歲為中年,61歲以上為老年。那么,這一心理年齡段的最低“歲差”則為20年。就是說,一個60歲的老年人,他的心理年齡在40歲左右。一個40歲的中年人,他的心理年齡在20歲左右——這是何等令人震驚的事情!更為奇妙的是,這種“歲差”現(xiàn)象,并非是這些中老人忘記或者無視他們的實際年齡,故作年輕狀,而是他們內(nèi)在的這種心理年齡,不自覺地、神奇地支配著他們的審美、判斷和個人行為。一句話,這種心理在他們靈魂中是一個大的真實。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被年輕人稱之為“老爸”或“老媽”的人。他們很愛打扮、很活潑、很青春。如果有人猛地問及他們的年齡,他們常常會將自己的年齡說錯,比如,把60歲說成50歲,把50歲說成40歲——這絕對不是一種有意的慌言,一種不自然的遮掩,而是一種心理真實。相反,如果你想讓他們回答自己的實際年齡,他們的反應(yīng)常常有一兩秒鐘的遲疑,然后,再告訴你他們自己的實際年齡。一般人都把這種現(xiàn)象理解為當(dāng)事人的羞澀,其實是錯誤的。
實際上,中老人只要進入“中”或“老”的實際年齡后,便同時進入了和自己的心理年齡糾纏不清的時段。其表現(xiàn)便是,他們常常在一些忘情的場合像年輕人一樣,放聲高歌,翩翩起舞;像一些年輕人一樣,喜歡遠足,喜歡集會,喜歡拍照,喜歡時髦的發(fā)型、服裝、手錶、運動裝等等;甚至,在他們的心中仍然燃燒著愛情之火。因此,如果我們看到哪個老年人再婚或者再戀,不要以為他們是年齡的叛逆者,而是他們始終活得很年輕。
一個充滿朝氣的時代,也是年輕的心理年齡蓬勃蔓延的時代,心理年齡繁花似錦的時代,恰恰是這個時代的生活品質(zhì)提高的有力證明。很顯然,開明、富庶、和諧社會,對心理年齡是有著巨大的滋養(yǎng)作用的。所以從養(yǎng)生的角度上看,這種和諧社會所催生的、寶貴如金的心理年齡,是確保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青春永蛀的最好伴侶。要知道年輕的心理年齡是最好、也最經(jīng)濟的保健醫(yī)生。心理年輕、人就年輕。
著名作家冰心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簡單,那么這個世界也就簡單。”試想,襟懷如此樸實無華,如此豁達,為人處世自是天高云淡。這是一種多么自由自在的生存狀態(tài)!在成語辭典里有好多以“老”字挑頭的成語,其中最得我心的是“老當(dāng)益壯”和“老馬識途”兩個成語。我想,唯有“識途”之后,老馬的“益壯”才真正于人于已均有裨益。 (摘自《快樂老年-人生哲理枕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