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楚國去,
住在蟻丘一戶賣漿人的家里,
他的鄰居有夫妻及男的女的
爬到屋頂上來觀看。
子路說:“這么多人聚在一起,
是做什么的?”
孔子說:“是圣人的仆人。
圣人混跡于民間,藏身于田園;
他的聲名隱匿,志向無窮,
口中雖有言語,心中始終默然,
他的作為與世人相反,
內(nèi)心更不屑與世人同流合污。
這一位隱居世間的人,
不就是市南宜僚嗎?”
子路想去求見。
孔子說:“算了吧!
他知道我了解他,知道我要去楚國,
以為我一定會說服楚王召見他,
他還把我當(dāng)成諂媚之徒吧。
像這樣的人,羞于聽到諂媚之徒的言論,
更何況是親身相見呢?
你又怎么問得到人呢?”
子路前往探視,房舍果然空無一人。
《傅佩榮譯解莊子·則陽 25·5》
戰(zhàn)國時代的一般男女,常自稱臣與妾。
文中的孔子認(rèn)為別人會說他是佞人,是因?yàn)橛幸淮伪蝗巳绱伺u:《論語·憲問》中,微生畝問孔子為什么修飾威儀,張羅那么多車馬,是要討好別人嗎?孔子回答說,他不敢想要討好別人,只是討厭固陋而不知道變通。
從文中可知,孔子對于隱者的了解確實(shí)相當(dāng)深刻。不過儒家不會以“圣人”稱呼隱者,此觀點(diǎn)可以參考《論語·微子》。
——傅佩榮
圖 | 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