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以天合天,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梓慶削木頭,制成野獸形狀的架子,可以用來掛鐘鼓的。
鐘架做成后,見到的人都驚訝不已,好像那是鬼神所為。
魯侯接見梓慶,問他說:
“你是靠什么秘決做成的?”
梓慶說:
“我是一個工人,哪有什么秘訣?
雖然如此,還是有一點可說。
我在準備做鐘架之前,向來不敢損耗氣力,一定要靠齋戒來平靜內(nèi)心。
齋戒三天,不敢存想獎賞爵祿;
齋戒五天,不敢存想毀譽巧拙;
齋戒七天,
往往忘了自己還有身體四肢。
這個時候,不再想到是為朝廷做事,
只專注于技巧,而讓外來的顧慮消失,
然后深入山林,視察樹木的自然本性;
遇到形態(tài)軀干適當?shù)模?/span>
好像看到現(xiàn)成的鐘架,這才動手加工;
沒有這樣的機會,就什么都不做。
這是以自然去配合自然,
做出的器物被人以為是鬼神所為,
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吧!”
《傅佩榮譯解莊子·達生 19·11》
梓慶的準備功夫有三個階段,依序是:忘利、忘名、忘身。
最早忘記的是具體的利益;
接著忘了名聲、忘了別人的肯定或批評;
最后齋戒七天,忘了身體四肢、忘了自己是誰、有什么能力。
到了這個階段,消除外來的顧慮,只專注于技巧,然后深入山林,視察樹木的自然本性,這是一大關(guān)鍵。
“以天合天”,即以自然去配合自然,用自然來觀察自然,讓心像鏡子一樣,所有東西經(jīng)過他面前 ,能夠照見真相,以樹木的本性去配合鐘架的本性,制作之后就像是鬼斧神工了。
——傅佩榮
圖 | 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