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四班手記之二十九 失落的小孩
文/ 小堇
一個媽媽對小堇同學說,請老師多關注一下孩子,盡量多給他一些鼓勵。昨晚寫完作文不滿意,自己撕掉后大哭了一場,情緒非常激動。我知道他是想讓我多陪陪他,可是小寶還不到一歲,我總想多陪陪那個孩子。
一個媽媽焦慮地說,我知道這孩子最近有些不聽話,在家里也總是和我對著干,讓他上東他偏上西。他說,反正我不如弟弟好,你們以后就指望他吧!我不是不想管他,可是二寶現(xiàn)在才兩歲,正是需要人的時候,我需要更多地照顧那個孩子。
還有一個媽媽說,這個孩子能把我氣死,寫作業(yè)一點都不認真。我真想狠揍他一頓。我現(xiàn)在是分身乏術啊,小的才八個月,常常是抱著小的,看著大的寫作業(yè)。他一不聽話,我就火冒三丈,恨不得揍他一頓。沒事兒,在學校里不聽話,老師很管就行,實在不行就揍一頓。
……
諸如此類的事情,絕非個例。也有正在孕期的媽媽說,等二寶生下來,我就沒有時間管大的了,所以現(xiàn)在我要多陪陪這個孩子,在學習生活上都多關注她一些。
那么,等二寶生下來之后,大寶一下子從世界的中心被冷落到邊緣地帶,會不會也像那幾個孩子一樣,變成一個失落的小孩?
原先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公主,小太陽,隨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世界瞬間發(fā)生了變化。原來屬于自己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在那個只會吱哇亂哭的小不點身上,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一哭一笑都牽動著全家人的心。那些原本屬于自己的愛,不是被平分了,而簡直就是被剝奪了。隨著一聲啼哭,公主轉(zhuǎn)瞬變女仆,王子幾乎成乞丐。如此落差,就算有對新生命的盼望與驚喜,孩子小小的心也難以一下子承受。
所以,我的沉默,我的激動,我的叛逆,我的頂撞,我的所有的不乖,都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
請分一點愛給我,哪怕再也回不到從前。
但是,看到何宇軒談起小妹妹時的眉飛色舞,說小妹妹如何如何地可愛;看石雨洋抱著小弟弟那一頓猛親,看弟弟時那充滿深情與愛的眼神;據(jù)說吳佳瑩的媽媽如果訓斥小弟弟,她會極力護著,簡直就像一個小媽媽;劉欣冉在媽媽分娩前兩天就一直在教室里念叨,我媽媽后天就要生了,而當小弟弟一出生,她就壓抑不住激動地對小堇同學說,老師你去我們家喝喜面吧?孫卓然一直盼望著媽媽趕快把小弟弟或小妹妹生下來,孫林孜也會偶爾說起,我媽媽也快生了......其實,孩子們是不排斥小生命的,甚至是傾盡全力地去愛他們。只是,他們現(xiàn)在也還是孩子,而且在不久前還受到全家人的疼愛,當他們小小的心靈需要安慰需要呵護的時候,他們會發(fā)現(xiàn),二寶一來,那些理所當然的愛少了,甚至沒有了。如果向父母索取,可能還會引來大人們的不耐煩,覺得這孩子這么大了怎么還不懂事,沒看到大人們正忙得焦頭爛額嗎?
我們的失落的小孩,委屈的小孩。
如何讓孩子不失落呢?參與!二寶的孕育與出生,要讓大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讓他明白,媽媽肚子里的小朋友,與他血肉相連,不僅是他的弟弟妹妹,還是他最好的玩伴,最好的朋友,讓他一起參與到小生命的生長發(fā)育過程,讓他期盼著這個每天都在媽媽肚子里變化的小家伙快點到來;其次,還要讓他明白,他以后就是哥哥姐姐了,他有責任關心和保護這個小朋友,他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照顧這個孩子長大。參與照顧的過程,是他的又一次成長過程,也是他的角色轉(zhuǎn)變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意識。 而且,也千萬不要忘了,他也還是一個孩子,他有很多脆弱的時候,他也需要釋放自己的情緒,所以當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要真誠地鼓勵。唯有如此,大寶才會變得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寬容謙讓,越來越懂事明理,也會越來越主動地幫父母分擔肩上的擔子。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更多的是成就感,而不是失落。
與失落的大寶不同,現(xiàn)在八九歲的二寶,大多是家長們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偷生超生的,而生這個孩子的時候,家長的年齡也往往偏大,所以,對這個千辛萬苦得來的二寶,肯定是疼愛甚至是溺愛有加。這樣的二寶,相對來說更任性、更沒有規(guī)則和紀律意識,也更缺乏敬畏之心,在班級管理當中,難度更大。
不知道這些二寶,離開家庭大濃度的愛,到了學校這個一視同仁的地方,是不是也會感到失落,而那些所謂不遵守紀律的搗蛋之舉,會不會也是要引起老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