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完《人民的名義》的小伙伴是不是覺得不過癮,期待推出續(xù)集?
中國財富網(wǎng)剛剛對該劇投資人、聯(lián)合出品人沈振進行了獨家專訪,沈振明確回應了:完全沒有要拍續(xù)集的打算,連劇本都沒有!
《人民的名義》總投資中編劇占比10%,投資人還覺得不夠多?本劇的投資資金如何構(gòu)成?在具體實施中又怎樣分配?《人民的名義》投資人沈振為你揭曉。
策劃:劉暢 賴冬陽 主編:賴冬陽
編導:程千千 攝像:王少宇 周姍姍
制作:程千千 李翀 編輯:趙嘉嘉 劉尤罕
沈振:從投資角度來說,《人民的名義》應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坦率說,以往國內(nèi)很多項目在安排預算方面做的不夠理性,但這方面恰恰是需要一些理性思維方式去操作的。
首先我們看到項目預算趨于合理化,比如說編劇成本的比重。曾經(jīng)看到很多項目,編劇整體成本可能占到了一部劇(預算)1%都不到。編劇編劇,一劇之本,如果說本子不夠扎實,那我們?nèi)绾稳ハ胱屗芘牡母媚??實際上應該在一個特別好的本子上面,加上導演的把握,演員的表演,才能呈現(xiàn)出一個特別好的作品。
▲沈振與高亞麟。據(jù)介紹,二人當初的相識是在片場中,沈振看到了高亞麟拍戲時主動要求重新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覺得這個演員有點傻,但是也被這種敬業(yè)的精神所感動,二人一拍即合,認為如今的編劇導演很被動沒有話語權(quán),很難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因此想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機緣巧合下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希望成立一個具有匠人精神的公司。
這個片子最早我們拿到的預算是八千萬人民幣,后來實際上亞麟的建議是我們要這種(高質(zhì)量)制作,我們需要更好的老戲骨演員,(于是)后面把整個預算再放大到一個億,資金全部到位。
在這部戲上,我們讓編劇的成本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區(qū)間。參照美國的一些模式,編劇成本占到5%及以上,而現(xiàn)在國內(nèi)基本上只占1%甚至更低,我們這部劇是10%。
其實并不是很高,我們看到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歐美影視劇,(占比)15%的編劇都很多。因為編劇就相當于底座,底座要是不好,樓蓋的再漂亮,都可能會有很多的問題。并且我們想出一部好作品,尤其是像(人民的名義)這種題材,它對于編劇的要求是極高的。所以我們增加了編劇的權(quán)重。
《人民的名義》一經(jīng)播出就引來了全民追劇,在眾多題材的電視劇中脫穎而出。你是否也沉浸在劇情中,期待《人民的名義》推出續(xù)集呢?
策劃:劉暢 賴冬陽 主編:賴冬陽
編導:程千千 攝像:王少宇 周姍姍
制作:程千千 李翀 編輯:趙嘉嘉 劉尤罕
沈振:雖然網(wǎng)上很多消息,甚至幫我們碼定了演員,那我們完全沒有要拍續(xù)集的打算,連劇本都沒有。
嘉會本身最擅長的是做正劇、情景喜劇跟兒童劇,除此以外的題材,我們都會采取投資的方式。
雖然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玄幻劇(很火爆),但實際上這有悖于商業(yè)基本邏輯。當一個產(chǎn)品供大于需的時候,所謂的投資風險就會出現(xiàn)——商品太多了,但市場體量就這么多。所以我們還是會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沈振也是愛書人。歷史題材的作品是他的最愛,他為大家推薦了《中國的歷史》這本書。
策劃:劉暢 賴冬陽 主編:賴冬陽
編導:程千千 攝像:王少宇 周姍姍
制作:程千千 李喆 編輯:趙嘉嘉 劉尤罕
沈振老師為大家讀的是“曹操對孫氏的懷柔”這一段:
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
轉(zhuǎn)載請注明
本文轉(zhuǎn)自中國財富幫(ID:china-cfbond)
新媒體編輯: 朱蕾 熊燁
覺得節(jié)目不錯,請戳下面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