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費訂閱本
最親的”豬“
與“豬”攀親
這些天,兒子開心稱呼家人總愛加上一個字“豬”,如豬爸爸、豬媽媽、豬奶奶……起初,家人聽著很不適應,每每聽到,總是禁不住反問:“我怎么變成‘豬’了?”
兒子依然我行我素,稱呼不止,而且樂在其中。從他歡快的語氣中,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在他心目中,“豬”的那份偉大和美好。對一個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來說,他的率性可想而知。我們只能爽然接受,愉快回應。就這樣,在兒子歡快的稱呼中,我們搖身一變,都姓了“豬”。曾經(jīng)領略的世人對“豬”的吐棄和鄙夷,都在兒子的稚嫩頑皮的純粹中,欣然接受。
小時候,最了解孩子的是媽媽。兒子的這份舉動,他媽媽說:“這段時間看動畫片《小豬佩奇》上學的,他們是和諧幸福的一家,家里有豬爸爸、豬媽媽,佩奇、喬治一女一男兩個孩子,佩奇是姐姐,喬治是弟弟。”看到兒子對佩奇一家這么著迷,我索性進行了搜索。
《小豬佩奇》圍繞一只名叫佩奇的女孩小豬以及她的家庭和朋友展開,小豬佩奇是一個可愛的但是有些小專橫的小豬,與她的豬媽媽、豬爸爸、和弟弟喬治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幽默有趣,愉快生活,藉此宣揚傳統(tǒng)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影片極簡的動畫風格,幽默的對話語調,深具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jié),不僅能讓學齡前兒童學習知識,更能讓小朋友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體驗生活,深受全球各地小朋友們以及其家長們的喜愛。
由此讓我進一步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世界,雖然不懂世俗,缺少辨別力,但有一點是積極的,他們認為好的,也會慷慨分享。兒子之所以稱呼周圍的人,都冠以“豬”姓,是因為佩奇喬治都是和他一樣不大的孩子,在豬爸爸豬媽媽的引領下愉快的生活。觀看佩奇喬治的生活,自然而然就融入了他們,他們有豬爸爸豬媽媽,我們家還有奶奶,于是兒子又多了一個豬奶奶。
每個人接觸的事物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豬”是又懶又丑又笨的代名詞,與其沾上邊,是令人沒法接受的。而兒子不同,他初萌世事,愛看動畫片,第一眼接觸到“豬”的世界,看到“小豬”一家幸福的生活,自然最想做的就是小豬,或者說是佩奇或喬治。所以說,視野不同,受教育的方式不同,觀念也不盡相同。當了豬爸爸,反而理解了兒子,理解了“豬”。
一個人快樂也好,煩惱也好,很多時候都是理解力或看待角度作怪,如若能換位思考,從對方角度去探索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自然會豁然開朗,苦惱和麻煩會不請自去。很多時候,煩惱是莫須有的,也會自生自滅,不打擾不理會,留一份安靜,豈不更好。
全新的年味
異地過年
臘月二十八,當帶著父母孩子離開老宅駛向目的地的那一刻,一種久違的輕松愜意和溫情盈上心頭,終于可以輕松過個年了,心頭充盈著一個字“值”。
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特有的鄉(xiāng)情年味,一到過年,無論多遠的游子都想奔赴回家,過個團圓年,吃個團圓飯......于是備年貨、貼春聯(lián)、包餃子、祭祖等一樣樣莊重虔誠的習俗,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給本來喜慶的新年帶來了沉重的負荷,籌錢過年,年終集中消費成為市場的一大風景......我們家也是一樣,因姊妹多、親戚多,每年都是早早備年貨,生怕買不齊、不夠用。
爹身體好的時候,臘月二十亂市一開始,每天都去趕集備年貨,幾乎從亂市頭買到亂市尾,不到大年三十不算買齊。如果哪天沒去,就會禁不住想家里這段是不是手頭緊,錢不夠用什么的。每每趕集回來,也會翻翻籃子,看看有啥好吃的。如果看到喜歡吃的,心里會瞬間升起一種幸福感。敏感的年齡,總是有很多想法。13年前,父親因中風行動不便后,我作為姊妹中唯一的男孩,張羅年貨自然落到了我的頭上。因為工作的緣故,不放年假工作忙,放了年假張羅忙,每年都是提前列好年貨單子,到農貿大市場張羅一整天,到家后又要給年貨“過油”,又要貼門對,又要給爺爺奶奶上墳,又要給伯叔姑舅姨拜年,放假開始忙,上班后還要抽空走親戚,這應酬那應酬,陪客陪說話,不去做又怕讓人覺著不通情達理,怎堪一個“緊”字,簡直有些受不了,心里更愧疚的是父親得病13年了,除了第一年集中精力助其康復外,后來穩(wěn)住后,陪伴的是越來越少,特別是最近,總在電話中聽母親說,父親的身體總是不間斷地有些小恙,心里隱約有些不祥和愧疚。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為父母盡的孝太少了,總是在夢里夢到父親身體健康如初。12月中旬,隨中青班同學去武當山接受道家訓誡,從來不求神拜佛的我,為了祈愿父親安康,在每一個殿堂前,我都雙手合十,虔誠地三叩首......有時我在想,人要是能長生不老該多好啊,有時也會異想天開,想在父親百年之后,做個水晶棺,讓父親住進去,永不離開我們。這次能帶父母孩子出來,我是下定決心的,也是提前多次做母親的工作才出來的,讓喜歡讀歷史的父親在離家不遠的古都開封換個新鮮的環(huán)境過年,擺脫了其他的困擾,能靜下來陪陪父母,能靜下來給他們夾喜歡吃的菜,能夠推著輪椅車帶父親悠悠的走走,心頭的確有一種由衷的輕松愜意,這是從未有過的,也是內心想要的。
個人簡介:
作者宋會良,網(wǎng)名水自成溪,河南商丘市人,男,漢族,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商丘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副秘書長,《商都詩刊》編委。喜歡用文字表達內心的情感,喜歡用文字弘揚正能量鞭策假丑惡,先后在《秘書工作》《黨的生活》《央視網(wǎng)》《谷雨文學家園》《嶺南文學》《詩者聯(lián)盟》《梅花亭》《艷陽天》《河南日報》《商丘日報》《河南文苑》等詩刊媒體刊物公眾平臺發(fā)表詩歌、散文、雜文、新聞通訊等文稿,希望通過寫作找到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快樂。
閱讀是一種修行,分享是一種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郵箱3182529240@qq.com
917
掃描關注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