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趙松
作者;安世言
在我心靈深處和漫長的人生中
一直敬佩英雄
他們或救民于水火
或喚起民眾之覺醒
或挽狂瀾于既倒
或扶大廈之將傾
或解民于倒懸,去民之苦痛
照耀著人們不懈進步,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他們?yōu)槿嗣窕虼蟊姷睦?/span>
可以不計較個人安危得失
為了正義的事業(yè)
可以奮不顧身,勇敢前沖
甚至獻出寶貴生命
他們是邱少云,黃繼光、雷鋒
他們是魯訊,孫中山,黃興
是周恩來,朱德,毛澤東……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
我不斷追循
在當今的現(xiàn)實生活中
我不斷尋覓
他們的思想是那么的璀璨
他們的形象是那么的光明
他就在我們身邊
他就在我們歷史的每個夾縫中
當今世界經(jīng)濟低迷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橫行
不禁想起我國抗擊疫情中
涌現(xiàn)在身邊的抗疫英雄
想起了我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副院長、援鄂抗疫醫(yī)療隊隊長趙松
河南省五一獎章獲得者,主任醫(yī)師趙松
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的抗擊疫情先進個人趙松
疫情就是命令
黨的召喚就意味著沖峰
在危難面前他從不遲疑
在任務面前他從未放松
把危險留給自已,把平安留給大眾
把重任擔在肩上,把輕松留給同行
這是趙松的一貫作風
這作風也在共產(chǎn)黨員中一直風行
向著疫情泛濫的武漢,
立場堅定,勇敢逆行
他早已堅定了信念
他早已想到了犧牲
辭別一直擔心自己的子女
辭別上下照料疲憊的愛妻
隱瞞了久病在床的年老父母
誓志阻斷病毒向全國蔓延橫行
2020年2月4日,領隊趙松,
率46名鄭大一附院援鄂抗疫醫(yī)療隊隊員出征,
面對疫情,毫不畏懼,在前沖鋒
在人們的期盼中,負重前行
肩負起了拯救危難的家國夢
憑著對業(yè)務的精益求精
在病毒風云變幻的武漢破浪乘風
奮戰(zhàn)在武漢江漢方艙醫(yī)院的急救中
在方艙醫(yī)院他堅持對隊員防控救助知識的培訓
講解最新版防控救治事項和操作流程
提高醫(yī)護人員防護意識、救治技能,嫻熟操作要領
堅持對進艙醫(yī)護人員現(xiàn)場督導,全程跟蹤
隨時了解入院病人狀況、進行救治的情景
同時還要掌握各方信息,協(xié)調(diào)后勤物資供應
隨時向孫春蘭馬曉偉等上級領導和劉章鎖尹弘等后方報告詳情
醫(yī)療隊救援工作的開展,臨床救治及院感防控
2月19日上午10點51分
趙松隊長的父親病情危重,遭遇不幸
面對失去親人的錐心之痛
鐵血男兒,也難免痛哭失聲
但他首先想到是自已肩負的責任多重
救援隊是在前線,是在出征
肩負著45名隊員的安危,
肩負著援鄂應急救援,救死扶傷的重大使命
他毅然決定前線堅守
工作沒有絲毫放松
在忠孝不能兼顧之時
他大義凜然,不顧私情,為國盡忠
他當然知道在那艱苦歲月
父親為自已長期讀書作出的付出與犧牲
當然知道自已可能落個不孝的罵名
他卻靠超負荷的工作重壓和疲勞緩解思親的悲痛
不為名相,便為名醫(yī),
曾是古今多少仕人學子的夢
然而又有多少人,
能為此堅守一生,奮斗一生
刻苦鉆研,精益求精
有多少人能明白
誓為名醫(yī),解民病痛
所需要作出的巨大犧牲
3月9日下午15時,最后一批患者出院,
駐守武漢江漢方艙醫(yī)院休艙,醫(yī)療隊員隨時待命
成為收治病人最多,出院病人最多的方艙醫(yī)院
成為入艙時間最長,分管床位最多,病歷書寫最優(yōu)的醫(yī)療隊
共收治患者1848名,重癥轉出520名,治愈1328名
實現(xiàn)醫(yī)護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目標
圓滿完成援鄂抗疫任務,不辱使命
一個多月出戰(zhàn),英雄凱旋,榮立新功
他只是抗疫戰(zhàn)線的一個典型,一個縮影
抗疫中還涌現(xiàn)出很多很多璀璨的群星
抗疫中太多太多的共青團員遞交入黨申請
抗疫中鄭大一附院就有8150名醫(yī)護人員一線請纓
抗疫中彰顯的精神永遠閃耀星空
抗疫中處處彰顯著人民對黨國的忠誠
在祖國危難中涌現(xiàn)出的英雄鐘南山、李蘭娟、趙松等等
永遠永遠鐫刻在人民心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打壓中
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我們聞令而動、勇于擔當、戰(zhàn)斗英勇
我們顧全大局、壯士斷腕、忘死舍生
我們甘于奉獻,共克時艱、勇敢斗爭
我們尊重規(guī)律、求真務實、命運與共
我們積極樂觀、充滿信心、敢于取勝
抗疫精神涵蓋了使命、團結、奮斗、科學和天下為公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
面對迅速擴散的世界新冠疫情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能力和態(tài)度
對民主、人權、自由、發(fā)展的詮釋,高下立顯,無處遁形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中國抗疫精神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中國文明歷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經(jīng)萬種磨難而歷久彌堅
必將走向一個又一個更加光明燦爛的光輝前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應對外部變局中
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更加自信
無論科研攻關、物資生產(chǎn),還是病患救治、疫情防控
抑或是“火神山”和“雷神山”的速度建成,
說明我們的道路是來自內(nèi)生,更適合中國國情
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抗擊新冠疫情中凸顯了理論的引領性和指導性
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人民性品格最鮮明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應對外部變局中
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文化更加自信
我國制度的十三個顯著優(yōu)勢得到極大體現(xiàn)
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和堅持全國一盤棋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印證
中醫(yī)藥救治等作為這次疫情防控的特色和亮點
極大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不斷在烈火中涅槃新生,永不中斷魅力永恒
在我漫長的人生和心靈深處中
一直敬佩英雄
他們或救民于水火
或喚起民眾之覺醒
或挽狂瀾于既倒
或扶大廈之將傾
或解民于倒懸,去民之苦痛
照耀著人們不懈進步,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作者簡介: 安世言,男,河南省民權縣人,中共黨員,鄭州大學文學學士,中國礦業(yè)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政工師,高級經(jīng)濟師,民權縣第五屆優(yōu)秀科技專家,商丘市作協(xié)會員,河南當代攝影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F(xiàn)在民權縣政府機關工作。
點擊以下閱讀
別了,黃鶴樓 ——為河南抗擊疫情援鄂歸來的英雄而作 ||樊進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