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么,偽科學普及總是比醫(yī)生的常規(guī)科學普及快得多。也許我應該反思一下,我怎樣才能變得比偽科普更有才華,寫出好的科普作品呢?
讓我們看一篇流行的偽科學文章,“飛行員正在使用視覺恢復方法(500度)”,其中列出了大量的遠距離注視、晶體操、按摩操、轉眼法、眼睛呼吸和注意力集中方法。
有很多類似的文章,比如“視力恢復后7天的眼部鍛煉”。這些文章表明,只要遵循他們的方法,輕度近視可以恢復正常,500度近視也可以恢復到大約100度。
真的很神奇嗎?
愿望是好的,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通過這些所謂的轉眼方法幾乎不可能恢復視力,而且大多數(shù)方法都不是它們的原創(chuàng),基本上是基于貝茨療法的進化而來的。
貝茨療法怎么樣?
早在一百年前,美國眼科學家貝茨就寫了一本書,名叫《摘掉眼鏡完美視力》,書中他列舉了一套“鍛煉眼球以提高視力”的方法。簡單地說,方法是:匯視、宜動、放松。
貝茨醫(yī)生認為近視和其他屈光問題是由精神壓力引起的,只要你通過訓練放松眼睛的肌肉,并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近視就可以治愈。
盡管一些患者堅持認為他們通過訓練提高了視力,但貝茨療法在最初建立時受到了許多眼科醫(yī)生的質疑。到目前為止,美國眼科協(xié)會和美國眼科協(xié)會仍然認為它沒有科學依據(jù),只有安慰劑效應。
為什么我們說貝茨療法是無用的?
貝茨醫(yī)生認為,通過改變眼睛的形狀來聚焦,并通過一系列的眼部訓練方法,如轉動眼球、搖動和放松眼外肌肉,可以解決近視問題。
然而,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眼外肌主要用來控制眼睛的運動,比如左右看,上下看,并且需要眼外肌來幫助我們的眼睛運動。眼睛看東西時的聚焦和調節(jié)能力主要來自眼睛的纖毛肌肉。轉動眼睛不會改變它的狀態(tài)。
每個人都知道眼睛和照相機原理相似,可以變焦。眼睛有兩個鏡片,角膜和晶狀體。通常角膜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除非你戴上特殊的隱形眼鏡來改變它的形狀;鏡片的形狀可以改變,平的或凸的,這樣眼睛就能變焦。
角膜和晶狀體示意圖
晶狀體形狀的變化主要取決于纖毛肌。一般說來,遠視時,睫狀肌放松,近看時,睫狀肌收縮,放松與之相連的懸韌帶,晶狀體凸起,屈光度增強,聚焦光線的能力更強,使眼睛可以看到附近的物體。
睫狀肌示意圖
長久以來,睫狀肌一直處于收縮狀態(tài),會引起疲勞,有的家長經(jīng)常咨詢假性近視,其實,就是指睫狀肌的這種疲勞狀態(tài)。此時,針對纖毛肌麻痹的藥物,即散瞳藥物,使纖毛肌不收縮,眼睛處于自然驗光狀態(tài),可以檢查眼睛的真實度數(shù),辨別是否真的近視。
除了近視之外,散光,如我們常說的,主要由角膜和晶狀體表面的形狀決定。與眼外肌無關。因此,單純的眼外肌訓練不能解決屈光問題。
為什么有些人認為他們的視力在練習后有所改善?
貝茨療法已經(jīng)發(fā)明100年了。為什么理論上不合理的東西沒有被消除,一些人聲稱他們的視力通過實踐真的提高了?
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裸眼視力,也就是說,沒有眼鏡的視力和視力之間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例如,校正后的視力為1.0,相同的是200度。如果一個人通常不戴眼鏡,而另一個人總是戴眼鏡,那他就不會每天戴眼鏡。裸眼視力可能相對較好。
而長期佩戴眼鏡的人,在摘下眼鏡適應一段時間后,會覺得裸眼視力似乎有所改善,僅僅是因為視網(wǎng)膜和視覺中心會逐漸適應模糊的成像,提高圖像處理能力,所以給人的感覺是視力在改善,但事實上,你的度數(shù)并沒有什么改變。
其次,由于在貝茨療法中遮蓋眼睛,其效果類似于熱敷,可以改善瞼腺油脂的分泌,使淚液穩(wěn)定,從而提高角膜屈光力,改善視力。通常當我們的眼睛是干的,我們覺得我們看不清楚,然后眨眼睛看清楚,因為淚膜的功能。
最后,雖然貝茨療法不能治療近視,但他提倡的一些訓練方法,或在此基礎上改進的一些訓練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們眼睛的疲勞。尤其是現(xiàn)在,每個人每天都在手機前處于疲勞狀態(tài),所以你可以休息一下,這會讓你感覺更好。
下次當你看到一篇文章可以通過轉動眼睛來提高你的視力時,不要期望太多。這種方法不太可能逆轉近視。最好適度地使用你的眼睛,而不是讓它們一直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