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旺財印象里與俄羅斯戰(zhàn)斗民族屬性最“反差萌”的特產,第一印象就是造型憨態(tài)可掬的套娃寶寶,一個套一個的娃娃,每一個都有自己獨自的一面,甚是可愛。
然鵝,不知道是大自然這個造物者的魔力,還是戰(zhàn)斗民族腳下這片大地的強大基因,居然能讓套娃這么可愛的元素“附身”到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礦物—鉆石的身上。
據悉,俄羅斯鉆石開采巨頭ALROSA,2019年10月4日,在雅庫茨克阿爾羅薩的Nyurba礦區(qū),由采礦和加工部門開采出一顆與眾不同的鉆石原石:一顆鉆石在另外一顆鉆石的內部可以自由移動。其獨特性,特別像傳統(tǒng)的俄羅斯套娃。據研究這一發(fā)現的專家稱,這是全球鉆石開采史上第一顆這樣的鉆石。這顆鉆石被命名為“Matryoshka diamond”,也就是“套娃鉆石”。據科學家說,該鉆石歲數可能超過8億年。盡管結構復雜,但她的重量只有0.62克拉,最大尺寸為4.8x4.9x2.8毫米。內部空腔的體積為6立方毫米,內部鉆石晶體的體積為1.6立方毫米,估計重量為0.02克拉,尺寸大概為1.9x2.1x0.6毫米。雅庫茨克鉆石貿易企業(yè)的專家在分類過程中發(fā)現了這顆不同尋常的鉆石。他們把它交給了阿爾羅薩研究開發(fā)地質企業(yè)。在那里,人們用幾種方法研究它,包括拉曼光譜和紅外光譜,以及X射線顯微攝影術。根據研究結果,科學家們對這種晶體是如何形成的提出了假設。根據他們的說法,最初先有內部的小鉆石,然后外部的鉆石是在隨后的生長階段形成的。
“對我們來說,最有趣的事情是發(fā)現內部和外部鉆石之間的空氣空腔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有兩個主要的假設:
第一種說法是,某種地幔礦物在鉆石生長過程中捕獲了她,然后溶解在地球表面。第二種說法是,由于超高速的生長,在鉆石內部形成了一層多孔的多晶鉆石物質,更具有侵略性的地幔過程隨后將其溶解。由于溶解帶的存在,內部鉆石根據套娃的原理開始在另一顆鉆石內自由移動。
下面,就讓咱們動態(tài)的看看這顆小可愛“套娃鉆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