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都要努力活得漂亮,
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所以大步向前走,
挺起腰直起背讓陽光和希望照進來。
——《夢華錄》
文丨舊故麻袋
∨
這幾天無論是朋友圈、微博還是小紅書,都在熱論《夢華錄》。
一部古偶劇,能有如此陣仗和熱度,大概率是因為“神仙姐姐”劉亦菲下凡出演,再加上難得有能和劉亦菲匹配的男主顏值,陳曉不僅匹配了,而且兩人還能甜到拉絲,不得不服。
《夢華錄》上線3天,豆瓣迅速開分,竟在一天內從8.3漲到8.8,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見證了今年豆瓣評分最高古裝劇的誕生。
在“觀眾苦古偶久已”的大環(huán)境下,能有這樣的自信和魄力,估計也只有《夢華錄》了。不僅提振了長期以來有流量無口碑、有播放量缺討論度的古偶劇市場,還讓一部S+級項目真正達到了高級別制作該有的樣子。
那么,為什么《夢華錄》能有這樣的自信?因為制作團隊、劇本以及演員的實力,整體過硬。
《夢華錄》改編自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在原著基礎上,將主線變成了趙盼兒、宋引章、孫三娘三姐妹勇闖汴京開酒樓的故事;由執(zhí)導過《將夜》、《心術》等多元題材劇集擅長細膩表達的人氣導演楊陽“操刀”;由創(chuàng)作過《杜拉拉升職記》、《陸貞傳奇》等多部口碑劇集的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張巍擔任編?。挥蓜⒁喾?、陳曉、柳巖、林允等高顏值、演技在線的演員強強聯手。
劇本+導演+編劇+主演=一部優(yōu)質古偶劇。在這基礎上,還能做到鏡頭美感十足、臺詞安排精致、劇情不顯浮夸、演員無磨皮美白、節(jié)奏把控到位、服化道優(yōu)質亮眼,實屬不易。
劇情上還雜糅了宋代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將女性向敘事與民俗、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開篇展現趙盼兒在錢塘經營茶樓,所以從茶品、茶藝、茶百戲、點茶、煎茶、碾茶、茶筅等方面,向觀眾展現了一幅宋代市井生活的鮮活畫卷,帶觀眾了解到一些幾近失傳的傳統(tǒng)技藝,細節(jié)感人。
?
北宋文化娛樂生活極其豐富,除了茶道上的展現,《夢華錄》還將北宋時期的飲食、音樂、運動等文化融入劇集當中,為觀眾帶來極具宋代古典美與古典人文的視覺感受。同時劇情主旨向觀眾傳遞緊跟社會思潮的職業(yè)觀、愛情觀以及普世價值,讓《夢華錄》在承擔娛樂內容角色之余,引發(fā)大眾思考和強烈共鳴。
當然,關于《夢華錄》的熱度,不得不承認,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劉亦菲。
這么多年,劉亦菲一直在電影圈打拼,雖然演了一些爛片,但好在顏值和演技一直在線,睽違已久,劉亦菲再度回歸古裝劇,大家自然無比期待。
雖然大熒幕上的劉亦菲多多少少有些失意,但在小熒幕上,劉亦菲從來都是贏家。
她是《金粉世家》里那個敢愛敢恨的“白秀珠”,也是《天龍八部》里那個氣質淡雅的“王語嫣”;她是《仙劍奇?zhèn)b傳》中那個出塵脫俗的“趙靈兒”,也是《神雕俠侶》中那個仙氣飄飄的“小龍女”。
劉亦菲既有不可方物的美貌、又有出塵絕類的氣質、還有天真活潑的靈動,四個劇集角色,三個古裝,與古裝劇的適配度幾乎滿分。
特別是當下懷舊潮風起云涌,劉亦菲再現古裝劇,讓大家有了夢回《仙劍一》趙靈兒的錯覺感,更有人把趙盼兒看做是趙靈兒的轉世,這一世,趙盼兒活成了趙靈兒想成為的樣子。
當然,大家在感懷劉亦菲的同時,陳曉的回歸也同樣讓觀眾覺得難得,這個曾經讓大家喜愛的古裝美男,婚后卻很少出現在熒幕前,即便是有參演電視劇,也以現代劇為主,與古裝劇幾乎隔絕,此時回歸,讓“苦古裝丑男久已”的觀眾終于松了口氣,觀眾妥妥被拿捏也是情有可原。
除了劉亦菲和陳曉的美顏暴擊,柳巖和林允的加入也讓整部劇增色不少。
柳巖的孫三娘,特別接地氣,特別市井,潑辣喜劇,人設喜人,雖為殺豬匠的女兒,但她并不是那種目不識丁的無知婦人,她懂得如何做好一道菜,如何做好一道糕點,使盡渾身解數教育孩子。
林允飾演的宋引章雖有些戀愛腦,但她將琵琶視為摯友,一把琵琶獨霸天下,雖為樂伎,但有樂士的修養(yǎng)和堅持。
她們的存在讓那個時代的女性更加立體、更加柔和、更加動人。二個人各有本事,憑借她們的聰慧,自是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加上背后有當斷則斷、能當能力、遇事不慌、有情有義的趙盼兒加持,事業(yè)必須搞起來。
《夢華錄》既然是古偶劇,自然就避免不了感情線,這部劇讓人最舒服的地方就在于,趙盼兒和歐陽旭的感情戲沒有過分拉扯,知道歐陽旭是個渣男后,趙盼兒及時止損,后與顧千帆相識相知,也是勢均力敵的愛情,并且劇情將兩個相愛之人的內心戲刻畫的極其細節(jié),這就是我們普通人在即將進入一段愛情時的考慮和糾結。
他是否是真的愛我?還是只是一段時間的新鮮感?兩個門第相差巨大的人是否合適在一起?在一起之后是否能相伴一生?這些都是我們如今都在考慮的事,姐妹之間互訴心聲,又何嘗不是我們如今閨蜜之間的閑話家常。能做到如此細膩,還沒有讓觀眾分心,編劇真的是下了功夫的。
如今的古偶劇市場,是“工業(yè)糖精”堆砌出來的市場,以為只要請幾個高流浪高聲量的明星,有一本IP還不錯的劇本,就能打造一部S+級的劇作,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觀眾也是有辨識度的,并不是所有的古偶劇我們都會買賬。
《夢華錄》的好,讓我們感受到了怎樣的國產劇值得肯定,就好比當初的《知否》,雖然當初毀譽參半,但現在回頭看,這部制作精良的劇集同樣值得肯定。
放心追劇,放心嗑CP,“古偶劇”是該好好洗洗牌了,《夢華錄》來的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