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又有兩個女演員前后腳一起登上了熱搜榜。
名字,還挺雷同。
一個叫張萌,一個叫張檬。
左:張檬 右:張萌
起因是,張萌為了宣傳電視劇《安家》,來到虎撲直播回答直男朋友們的各種提問。
大家八卦之魂熊熊燃起,腦子還沒跟上手,當即發(fā)送了一個問題——
你整容了嗎?
誰知道,這姐們兒還挺會來事兒,巧回了一句——
我是萌,不是“檬”。
無故被甩了一鍋的張檬也急了,立刻登上微博艾特了張萌本人。
我也不是第一次在您這躺槍了。
給大家白話文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
你拉我炒作話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過,這個誰拉誰,咱還是要說說清楚。
前些年,那是張檬的八卦,讓隔壁張萌一起背了鍋。
總有幾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錯把檬當萌,在張萌微博底下鬧騰。
張萌也會出來解釋一下:是萌芽的萌!
這倆有來有回的交手了這么多年,吃完瓜的派爺猛然發(fā)現(xiàn)——
有幾個人,真的知道張萌和張檬,到底是誰?
來,派爺勉為其難帶大家回憶下。
之前,張萌在電視劇《神話》中,飾演虞姬。
而張檬在下面這部戲里雖然只出現(xiàn)了幾分鐘,但卻在無數(shù)觀眾心里種下了草。
《美人心計》
而這部戲的幕后主創(chuàng),便是大家都熟悉的于正。
咱接著把二張的事情說完。
話說張萌為了宣傳新戲飛來一口鍋,咱熟稔此道的張檬也沒帶怕的。
直接就借著這股子勢頭,公布了跟某偶像團體成員的戀情。
(這個成員的感情史也是一顆大大的好瓜。)
一套組合拳下來,你很難分清,這倆人到底是誰蹭了誰。
還有一點,也是出奇的一致。
臉,記不太住。
代表作品,拿不出來。
可但凡有點什么機會,她倆必然會拉上另外一個,來造點水花。
其實,娛樂圈這樣的紅人,不少。
他們的話題體質是天生的?也不見得。
可在拉人墊背,一起制造話題這個能力上,他們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真要給這類人起個名字,派爺可能會管他們叫——
牛皮糖。
就是粘人能力特別強,逮著機會粘幾個人進來,立馬就可以把大家的眼球吸引過來。
那么再說回來,咱們的于正老師,才是這方面當之無愧的老“牛皮”。
這不,在萌檬之爭告一段落的時候,他老人家又充分發(fā)揮出了自己編劇的本領。
一下將這出女演員暗自較勁的小戲碼,編排成了一出年度狗血大戲。
“茉莉姑娘”為愛當小三,毫不后悔。
整容把臉整僵,嚇死寶寶。
爽約《延禧攻略》,硬生生錯過大爆劇變紅的機會。
這篇才幾百個字的小作文,成功讓自己登上熱搜c位。
派爺用腳指頭也想得到:于正老師的新戲,快要上了。
回頭去看,你會發(fā)現(xiàn)。
跟于正合作的藝人,一直深受其“粘”。
《親愛的,熱愛的》爆了,于正大夸。
楊紫的表演我特別喜歡,所以我對許凱說一定要和她合作。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女演員能帶火男演員,因為男演員不用演。
第二句話,本不用說。
但于正,還是把這種看似無心的口誤,安插了進來。
言下之意:反踩李現(xiàn),沒有演技。
于正和楊紫的新戲是被帶火了。
可楊紫和李現(xiàn)、李現(xiàn)和于正新戲的男主之間,卻引來了粉絲之間無休無止的爭吵、撕逼。
于正還曾經(jīng)寫過一篇男演員和女演員因演戲相愛的真實故事。
看過這段的吃瓜群眾們,紛紛對號入座了陳曉、趙麗穎。
兩人合作的大熱劇《陸貞傳奇》
一個有夫之婦,一個有婦之夫。
就被一篇所謂的微博“石錘”,攪得天翻地覆。
等終于登上熱搜,大家喜滋滋吃著熱乎乎的瓜,于正趕緊出來澄清說:沒想到你們說的那二位。
說穿了,就是拉無辜演員下水,順帶給自己和自己的藝人張南,拉點熱度。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女新人依舊很糊,但趙陳的戀愛傳聞,被別有用心的人津津樂道至今。
于正們可以說,這都怪吃瓜群眾,誰讓他們愛看這些玩意兒?
可大家仔細想想——
人的好奇心有錯?
錯的是,利用這種好奇心,來拉無辜人士下水,賺取流量的“炒作”。
話題雖然能給藝人們帶來短期的關注度,可同時,也會給他們打上一個印象“標簽”。
長此以往,標簽就會變成烙印,無法抹去。
還記得迪麗熱巴出演《克拉戀人》的時候,讓無數(shù)人深陷其中的可愛形象。
可后來,成了《奔跑吧》常駐嘉賓以后,??卻開始拉鹿晗CP炒作。
最后瓜落人散,她卻已經(jīng)在話題里,消耗了太多“演技”。
13.9萬人評分,3.0。
下面,一堆一星伺候。
再看前不久,職場劇《精英律師》開播。
女二朱珠憑借知性熟女角色的設定,成功吸引了一眾觀眾的追捧。
而女主角藍盈瑩的角色,由于設定傻白甜,表演不給力,討論度較低。
誰知道這個時候,藍盈瑩的經(jīng)紀人突然下場開撕——
說對家在買通稿,撕番女主位。
話題一出,看似給女主狂刷了一波存在。
結果沒幾天,大眾惡感撲面而來。
各平臺嘲女主的評價,不斷增加。
派爺一直覺得——
多數(shù)人看影視劇,并不是沖著演員的緋聞來的。
不會說誰整容了,我就看誰主演的劇。
也不會說誰當小三了,我就去電影院刷她的片。
短時間內,大家是容易被一些充滿爆點、吸睛的關鍵詞所影響。
從而抱著看熱鬧的心情,來圍觀一下。
看完,散了,也就散了。
可每次一個藝人,都來來回回拿這幾張牌打來打去,又沒啥真正拿得出手的好角色、好作品。
那不糊你,糊誰?
當熱度摧毀了好感,標簽打碎了印象。
卻回頭來怪觀眾太愛看八卦,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作品。
那么派爺告訴你——
這屆觀眾也很難做的,我不看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