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裝家打上星標,就不會錯過裝修干貨啦!
又到了分享案例的日子,我們這就開始吧~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寶寶,房主決定把房子翻新一次。那么新要新在哪里?
在格局定下來、開始施工前,房主的父母(年紀長一輩)覺得未免有些大動干戈、“有必要嗎?”、“把墻重新刷一下就行了呀!”
如果持裝修就是對房屋本身進行修飾美化的觀念,那么未來的生活將會如何也顯而易見:
房主的父母仍然睡在客廳,由此一家人沒有正式的公共空間,也由此減少了交流生活;
孩子沒有自己的房間,只會在家長的房間里有一個角落,即使他/她長大了,也不會有自己的房間;
做飯的人困在小廚房,只感覺辛勞沒有任何愉悅;
衛(wèi)生間很大卻只能一個人使用全家等待……
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和房主把彼此間潛在的、未言明的默契進行了外化的溝通表達,確立了我們所要的新:
通過對房屋的深度整理,真正實現(xiàn)對生活的規(guī)劃。
所以,絕不是水電木瓦油層面的翻新,不是家具風格的翻新,不是潔具家電的翻新。是新生命的加入,是新生活,新的人生旅程。
由人員變化引發(fā)的格局改變
看原始戶型圖很清晰:
臥室附帶一個飄窗,客廳附帶一個窗戶,橫長的廚房和橫長的衛(wèi)生間。
三代人的生活,只有一個臥室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兩個窗戶的位置卻又一一對應地把臥室空間限定死了。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第二層空間外皮,把窗戶對臥室空間的功能做剝離——不依賴它,反而更能運用它。
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介于窗戶和臥室之間的剝離空間,如此一來就能把原來臥室+客廳的空間均分為三個臥室。
臥室1、2分別是房主和房主父母的臥室,臥室3現(xiàn)在暫時不落地,等孩子長大之后再做他/她的臥室用。剝離出來的空間成為了第四空間,每個臥室里的人都能夠共用。
接著就是擴大廚房聯(lián)通客廳做出客餐廚一體、調整衛(wèi)生間為干濕分離、把玄關縮減到恰當?shù)某叨取?/span>
平面布置
地臺聯(lián)通了三個空間,也把陽臺和飄窗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可以能正經(jīng)使用的空間。未來寶寶能夠在窗戶前練習爬、練習扶和站、接受陽光的沐浴、看書等等。
空間實拍
新的玄關設置四段式玄關柜(這名字我們起的
洗漱區(qū)域還有第二個門洞,洗手之后可以直接進入客餐廳區(qū)域。
玄關和衛(wèi)生間區(qū)域的色調都做了統(tǒng)一化處理,包括墻、頂、地和柜體。
插座藏在柜體開放格里,吹風機一類就可以不用頻繁拔插插頭、用的時候拿起來就行了。
臺盆柜底部的空間留給了掃地機器人。
站在臥室門口可以看到衛(wèi)生間的兩個拱門,有木門的這間就是如廁+洗澡間。
這個空間也同樣保持玄關的色調,采用了微水泥達到無痕無縫界面效果。
壁掛馬桶的水箱利用了一部分原廚房墻體厚度,節(jié)省空間。
利用煙道旁邊的空隙做了壁龕
為了避免洗漱區(qū)的空間尖角對居住者形成障礙,陽角做了圓弧處理;三個隸屬于衛(wèi)生間的門不得不身處客餐廳,所以把形狀和顏色都做出造型感,以降低其功能屬性。
這就是客餐廚廳的部分,左手是衛(wèi)生間功能區(qū),右手是臥室區(qū),頂部由整面軟膜天花為暗廳提供面光。一張超長大桌,一半是餐桌功能,一半是起居功能。
站在中島的視角
看著投影在中島擇菜備餐,非常愜意
廚房的結構其實沒有太大變化,燃氣管這面墻一部分給到了衛(wèi)生間,其余部分打開成為了中島。
中島背板退縮,留出坐吧臺椅時放腿的位置。水龍頭靠邊裝,留出盡可能多的操作空間。
幕布所在的整面柜,是房主的辦公區(qū)域。左手的這整面柜一直延申到地臺,是全家主力儲物空間。配合房主的辦公習慣,這里設置電動升降桌、保留了抽屜柜。
這塊預留的區(qū)域也就是未來的臥室3.
地臺直接延申到窗戶,形成完整平面,坐在這里可以愜意地做很多事情,這不,房主的茶具已經(jīng)安排上了。
來看看我們的第四空間——地臺連廊吧。
每個臥室都擁有這塊連廊,連廊自己本身也是獨立空間
我們用三折的吊軌移動門來做新的“墻”,夜間可以關上門成為臥室,白天可以打開門享受陽光。
從地臺看臥室2,臥室的床也是訂制的,靠近走廊有三個反彈抽提,靠近墻是翻板蓋儲物柜。
臥室2里看地臺
臥室1里看地臺
在客餐廳看,臥室門均為隱形門。這樣線條簡潔,空間感更完整。
除了我們能夠展示的格局改造和室內(nèi)外觀,這個家還搭載了智能、做了光環(huán)境布設;為了視覺色調的一致,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材料;電器的選擇搭配是根據(jù)房主的生活進行的,包括升降桌、抽屜柜等細節(jié)都根據(jù)房主的習慣一一設計落地。
一個家的打造確實不易,好在所有的設想都能夠實現(xiàn)。
希望你的家和生活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