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8日,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也對屬于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以及屬于英國的馬來殖民地發(fā)起了進攻。
對馬來半島日本人兩路齊發(fā),一路侵占泰國后沿著克拉地峽南下,另一路在山下奉文的指揮下從海路進攻。
馬來亞戰(zhàn)役日軍實際兵力僅有4萬,屬于典型的以少打多,但自大的英國人卻在日軍的進攻面前不堪一擊,從而讓日軍的冒險得以成功。
日軍從馬來亞一直殺到新加坡,人數(shù)遠遠多于日本人的英軍卻成了驚弓之鳥,盡管丘吉爾一再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消滅日軍,但最終在1942年1月11日,日軍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吉隆坡,俘虜5萬英軍。2月15日,又攻下新加坡,8萬英軍向日軍投降。
日軍在占領新加坡時,屠殺了亞歷山大軍隊醫(yī)院320名傷兵及醫(yī)護人員,目的就是為了給早已經(jīng)膽寒的英軍更大的恐慌。隨后日軍逼迫這些英軍戰(zhàn)俘站在道路兩邊“歡迎”日軍趾高氣昂的進城,并把不少印度籍英軍俘虜作為了練習射擊的“活靶子”。更多的英國俘虜被送往泰國參與了“死亡鐵路”的修筑。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國人終于逮到了洗刷恥辱的機會,他們將原本被關(guān)押在日軍戰(zhàn)俘營里的英國駐馬來亞司令帕西瓦爾派往新加坡接受東南亞日軍投降。
隨后英國人對投降的日本戰(zhàn)俘也進行了善加利用,將大批的日軍戰(zhàn)俘組織起來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同時組織了大批當?shù)孛癖娺M行圍觀,對日軍進行精神上的羞辱。英國對戰(zhàn)爭中犯下罪行日本戰(zhàn)犯進行了審判,最終處決了223人。
“愛歷史”一家專門用老照片講述歷史的網(wǎng)站,專注照片十余年。請記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