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16位女打星:惠英紅成影后,胡慧中隱退,女版李小龍被遺忘
某種意義上說,華語動作片的發(fā)展史,幾乎是伴隨著華語電影的興衰史。作為華語電影史上歷史最悠久的類型電影,港臺動作片更是在世界范圍內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尤其前段時間紀錄片《龍虎武師》的上映,讓不少觀眾紛紛懷念起曾經(jīng)的香港動作電影。從民國時的仙俠片《火燒紅蓮寺》,到六七十年代的邵氏武俠片,再到后來的李小龍、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為代表的港產(chǎn)動作片,及至如今依舊活躍在動作片領域的甄子丹、吳京等電影人,港臺功夫片在不同時期發(fā)展衍變出不同的類型,且每一代都有佼佼者。在香港動作電影盛行的年代里,風光無限,涌現(xiàn)出以不少功夫明星,其中還有很多有真功夫的演員,如劉家良、袁和平、程小東、董瑋等著名武術指導,他們配合銀幕上的武打明星,將功夫文化傳遍全世界。早期的功夫片通常是男人戲,畢竟動作電影往往熱衷于展現(xiàn)無與倫比的力量、速度與節(jié)奏感,強調暴力美學,而且武行是苦差事,講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做動作演員經(jīng)常要搏命演出,傷筋動骨摔傷破相都是尋常事,因而女打星在香港電影圈鳳毛麟角。而且很多現(xiàn)在為人所知港臺女打星本身并非是學功夫出身,完全是踏入影壇后才拜師學藝,因戲路需要才成為銀幕打女,之后憑借聰穎、好學、苦練,才勉強能以身手竄紅大銀幕。其中所付出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期,迷影君就來盤點一下曾經(jīng)叱咤港臺銀幕的16位女打星,她們各個都在港臺動作電影史上,留下了相當輝煌的一筆,值得如今的觀眾記住她們。有學者認為是民國時期的女影星錢似鶯,她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孫子,叫做洪金寶。錢似鶯出生于1909年,因為從小活潑好動,8歲時就扮作男孩,參加了精武體育會,拜師學習武藝,練就一身功夫。16歲那年,因為錢父與上海朗華影片公司老板張普義是故交,被邀請出演電影《南華夢》,從此進入電影圈。《南華夢》上映后票房收入不錯,朗華公司又接二連三地拍攝了《紅姑娘》、《情場怪人》等電影,錢似鶯因此成為小有名氣的“女打星”。1930年,錢似鶯拍攝了電影《江南女俠》。該是錢似鶯的代表作,她在片中使槍弄棒,因而被稱為“中國第一女俠”。錢似鶯的丈夫洪濟是著名的電影導演,后來跟隨丈夫南下來到香港并生兒育女,逐漸淡出演藝圈。丈夫洪濟去世后,錢似鶯又復出影壇,由于年華老去,錢似鶯甘當綠葉,專演配角。而且在片中經(jīng)常在片中扮演母親的形象,在很多經(jīng)典電影中有過客串。比如《花樣年華》中年張曼玉的房東,《阿飛正傳》中照顧張國榮的養(yǎng)母,電影《賭圣》中暴揍星爺?shù)睦夏棠痰鹊取?/span>1958年,錢似鶯將生性頑皮的孫子洪金寶送去于占元創(chuàng)辦的戲劇學校學藝,由此為香港影壇輸送出了一位動作巨星。2007年,錢似鶯去世,導演王家衛(wèi)發(fā)文紀念稱:洪媽媽一生見證了近代中國電影歷史光輝的一頁。鄭佩佩是香港影壇資歷最深的武俠女星,曾被當時的港媒封為「武俠影后」。她并非練武出身,而是從小學芭蕾舞,六十年代從上海遷居香港,輾轉進入邵氏公司旗下的南國實驗劇團,畢業(yè)后,鄭佩佩與邵氏電影簽下八年合約,從此成為一名電影演員。入行之初的鄭佩佩,其實是以拍文藝片起家,于1964年主演電影《情人石》獲頒美國國際獨立制片人協(xié)會的「最具前途影星獎」,由于是第一個得到此獎的亞洲女演員,所以一舉成名為影壇巨星。鄭佩佩在邵氏期間得到大導演胡金銓的賞識,于1966年出演武俠片《大醉俠》。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邵氏公司提出「彩色武俠新世紀」的說法。在當時邵氏旗下官方刊物《南國電影》中,曾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彩色武俠新攻勢頭》的文章,內容中提及,邵氏對彼時香港粵語武俠片的形態(tài)與質量很不滿意,想要革新粵語武俠片。之后,邵氏公司開始借鑒美國的西部牛仔片和日本劍戟片中的“殺陣戲”,力圖革新舊式武俠片中過于戲劇舞臺化的武打風格,而是要“真刀真槍、血肉橫飛”,讓觀眾從中體驗武打動作的真實感。胡金銓帶著探索新派武俠片的重擔,拍攝了《大醉俠》,結果上映后大獲成功,成為港臺“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此片也改變了鄭佩佩的戲路,片中鄭佩佩飾演的俠女金燕子英姿颯爽,尤其客棧獨斗群賊的那場戲拍得是十分精彩,讓鄭佩佩成功打出銀幕俠女之名。此后,鄭佩佩先后出演了《金燕子》、《玉羅剎》等十余部武俠片。然而鄭佩佩卻在盛名之時,選擇退出影壇并赴美國結婚,直到與丈夫離婚后,才又返回香港復出。對于現(xiàn)在的觀眾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鄭佩佩在這一時期的武俠片中出演的一些配角,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夫人,不僅要施展拳腳,還要配合星爺一起搞笑,形象頗為顛覆。2001年,鄭佩佩出演了李安指導的武俠片《臥虎藏龍》,在片中飾演大反派「碧眼狐貍」一角,雖然戲份不多,卻讓她獲得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讓鄭佩佩再度名聲大噪。此后鄭佩佩一直活躍在演藝圈,塑造過不少武俠劇中的經(jīng)典角色,《仙劍奇?zhèn)b傳》中的靈兒姥姥,《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去年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中,也有鄭佩佩的身影。如今鄭佩佩已經(jīng)75歲,已經(jīng)不再需要“打打殺殺”,但她在銀幕上塑造的俠女形象,卻至今被很多觀眾津津樂道。1966年,16歲的徐楓考入臺灣的電影公司,處女作就是與武俠片教父胡金銓合作,出演了港臺武俠片史上的不朽名作《龍門客?!?,而真正奠定徐楓影壇地位的是,胡金銓的武俠巨制《俠女》。影片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徐楓飾演明末東林黨領袖楊璉之女,因父親遭魏忠賢害死,身負血海深仇的她,在逃亡途中學成一身武藝,堅毅的眼神與孤傲的姿態(tài),搭配上胡金銓精妙的動作剪輯,讓不會武功的徐楓,在銀幕上演出了當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俠女形象。《俠女》獲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jié)的“綜合技術大獎”,片中女主角徐楓在電影中從竹梢俯沖而下的段落,堪稱是武俠電影里極為杰出的特技設計和鏡頭剪輯,甚至影響了之后的《臥虎藏龍》《十面埋伏》。徐楓之后又同胡金銓合作了《迎春閣之風波》、《山中傳奇》等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她與成龍合作的古龍武俠片《劍花煙雨江南》中飾演的丁殘艷一角。1984年,徐楓再婚后選擇棄影從商,創(chuàng)辦了湯臣電影公司,轉型為制片人,推出了《滾滾紅塵》、《霸王別姬》等名垂華語影史的佳作,是武打女演員中轉型最成功的一位。元秋本名張轉男,出身于京劇世家,因而在十歲時就被送入于占元門下學藝,成為是“七小福”早期的成員之一,是洪金寶、成龍、元彪、元華等人的師姐,因此入行也很早。六十年代末,元秋就入行做替身,1972年以藝名林秀簽約大地影業(yè)公司,出演了朱牧導演的動作電影《頂天立地》、《女警察》,尤其是警匪片《女警察》中,可以看到尚未成名的成龍飾演一名小混混,被元秋飾演的女警察教訓制服。1974年,元秋出演了007系列的《金槍人》,同時期還參演了電影《五爪十八翻》、《勇者無懼》等等,但大多反響平平,比較知名的反倒是她在邵氏武俠片《新飛狐外傳》中出演的胡夫人的形象,表現(xiàn)頗為驚艷。元秋在電影圈的發(fā)展并不順利,八十年代末女打星風潮流行的時候,元秋曾執(zhí)導了一部電影《火爆行動》,可惜電影粗制濫造票房慘敗,讓元秋心灰意冷,從此淡出銀幕。2003年,退隱多年的元秋被導演周星馳再三邀請,出演了電影《功夫》中的包租婆一角。她的表現(xiàn)讓星爺和觀眾都贊不絕口,元秋也因此獲得了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大獎,從此事業(yè)翻紅。在香港武打女演員中,茅瑛的名字不常被人提起,因為她的相關信息極少。早些年,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曾經(jīng)為茅瑛舉辦過一次個人作品展,才算是讓現(xiàn)在的影迷對其有一定了解。據(jù)報道,茅瑛本名毛復靜,入行前是臺灣有名的刀馬旦,六歲進復興劇校習藝,學了八年,成為十大武旦之首。1970年,茅瑛來到香港發(fā)展,被初創(chuàng)時期的嘉禾公司選中,出演動作電影《天龍八將》,影片奪得當年最賣座香港電影第九位,主演茅瑛和苗可秀一起,成為七十年代嘉禾力捧的功夫武打女星。趁著勢頭,茅瑛出演了多部極具特點的武打動作片,如《鬼怒川》極具孝心堅強勇敢的藍鳳、《合氣道》中不畏艱險積極進取的玉英等,尤其1972年的電影《鐵掌旋風腿》,茅瑛在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功夫十分的精彩,腿法迅猛有力,很具有觀賞性。同時期茅瑛也被嘉禾安排,參演了李小龍電影《龍爭虎斗》。茅瑛的身手瀟灑凌厲,她本身已有京劇的底子,加上她在拍攝72年功夫片《合氣道》之時,拜得韓國高手池漢載為師,將合氣道練到了黑帶水平,令她的武打根基更進一步。茅瑛和同時期的鄭佩佩、徐楓等銀幕俠女不同,茅瑛因為有真功夫底子,所以銀幕上鮮少用刀劍武器,而以硬橋硬馬的拳腳功夫著稱。恰好當時李小龍在歐美市場大火,嘉禾公司于是將茅瑛推向西片市場,“女版李小龍”之名由此傳開。茅瑛在九十年代就基本淡出了電影圈,但她留在銀幕上的形象卻成為很多外國動作片影迷心中的經(jīng)典,尤其茅瑛的打女形象影響深遠。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認為,日本人就曾以茅瑛在《破戒》的經(jīng)典形象,塑造了著名游戲《街頭霸王》中的春麗。楊盼盼生于臺灣一個藝術世家,自小就被爸爸送去學習京劇唱腔和武功,師從京劇大師粉菊花,她的很多師兄弟都很有名,像主演《末代皇帝》的尊龍,還有僵尸片之父林正英,還有惠天賜。楊盼盼是童星出身,10歲就在電影《快劍》中出演了人生中第一個電影角色。13歲時,楊盼盼加入佳藝電視臺,成為演員,同期開始在一些電影中參與演出。1976年,楊盼盼轉投無線電視,迎來事業(yè)巔峰期,成為當時無線的御用武俠女星。在無線期間,楊盼盼出演了《仙鶴神針》、《書劍恩仇錄》、《一劍天涯》、《十三妹》等經(jīng)典武俠劇,而讓她大紅大紫的是1983年的兩部金庸劇,《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和《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她在劇中英氣又溫柔的俠女形象驚艷了不少觀眾。楊盼盼本身長相偏硬朗英氣,在1986年的臺灣版《絕代雙驕》中,曾反串出演江小魚的角色。八十年代末,楊盼盼順應潮流投身電影圈,拍攝了電影《皇家飛鳳》、《金牌師姐》、《轟天皇家將》等,多以身手干練、英姿颯爽的女警探形象參演。近些年,楊盼盼偶爾復出客串一些影視劇,最近的作品是在甄子丹的動作電影《一個人的武林》中有客串一場戲。在香港女打星中,唯一一位三次拿下金像獎影后的,只有惠英紅。作為演員的惠英紅,入行四十多年,迄今為止已經(jīng)出演過150多部電影,三度金像影后,兩屆最佳女配角,追平了張曼玉創(chuàng)下的獲獎紀錄。惠英紅是滿洲正黃旗后裔,祖姓葉赫那拉氏,幼年時跟隨父母遷居香港,從此家道中落?;菁以居邪藗€孩子,惠英紅排行第五,可因為實在負擔太大,惠英紅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都被送到了京劇學校,其中就包括惠英紅的四哥惠天賜。為了生計,惠英紅曾在十幾歲時到夜總會跳舞,還被甄子丹的母親,著名武術家麥寶嬋收為弟子。算起來,甄、惠兩人也算得上是師姐弟的關系!因為這段經(jīng)歷,14歲那年,惠英紅被香港武俠電影大宗師張徹看中,成為邵氏演員,其后還被張徹收作干女兒,力薦她出演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一角。之后惠英紅又得劉家良提拔,演出《爛頭何》、《瘋猴》等功夫片,更以《長輩》一片奪得首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她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靠打女形象獲得此殊榮的人,而那年,惠英紅才22歲。此后的十多年里,惠英紅以絕對主角的身份主演了數(shù)十部電影,并以“敢打,能打,會打”的打女形象,在男性占據(jù)主要市場的動作影星圈子里打出了一片天地。只不過隨著八十年代邵氏停產(chǎn)后,惠英紅發(fā)展變得很不順遂,而且打女形象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戲路,逐漸只能演一些配角,事業(yè)停滯的她甚至一度患上抑郁癥。九十年代末,惠英紅決心開始轉型,從金牌綠葉做起,耐心磨煉自己的演技,2009年的電影《心魔》讓她再度拿到了金像獎影后桂冠,2014年的小成本文藝片《幸運是我》幫她三度封后。2017年9月,57歲的惠英紅因拍攝動作片《Mrs. K》導致舊傷復發(fā),造成左邊膝蓋永久殘廢,拍完最后一場戲就被抬進醫(yī)院,影片拍完后,惠英紅宣布《Mrs. K》將是她最后一部動作片,以后不會再拍打戲。褪去打女標簽的惠英紅,如今已不再是當年那個一味拳腳相加的動作明星,而是逐漸轉變成華語影壇的演技大魔王,多了幾分歷經(jīng)滄桑浮沉后的底蘊。胡慧中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便加入臺灣影壇,最初也是一位文藝片女演員,20歲時出演電影《歡顏》而一夜爆紅,與同時期的胡冠珍、胡茵夢,合稱為臺灣影壇的「三胡」。八十年代中期,胡慧中順應潮流來香港影壇發(fā)展,出演「五福星」系列中的兩部《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中的霸王花一角,成功從玉女轉型為打女。于是,胡慧中乘勝追擊,出演了嘉禾為其量身打造的電影《霸王花》。該片請來成龍監(jiān)制,雖然胡慧中沒有功夫底子,但在全盛時期的洪家寶手把手指導下,加上胡慧中夠敬業(yè),所以在銀幕上的一招一式還是有板有眼的,拍很多危險鏡頭都是親身上陣,因而成功塑造了一位精明干練、英氣十足的超級警花。1989年拍攝《獵魔群英》時,煙火師計算錯誤導致爆點提前引爆,造成演胡慧中當場受傷,從三樓直接被炸下來的,差點因此退出影壇。傷勢痊愈后的胡慧中再度復出影壇,但接的片子質量大不如從前,雖然也有《方世玉》中的李小環(huán)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角色,但影響力卻大不如從前。1992年,胡慧中出演了電影《聊齋之鬼狐》,胡慧中接拍此片時,本以為只是一部《倩女幽魂》一樣的神怪愛情片。沒想到拍攝過程中,片方卻將劇本改成限制級,強加了很多露骨的成人戲碼,胡慧中拒絕出演后,片方最終居然找演員做替身補拍了這些鏡頭,影片在香港上映后,導致胡慧中的聲譽一落千丈。九十年代末,胡慧中淡出電影圈,如今與演藝圈的最大交集,是她作為孫儷的姨奶奶的身份。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盤點了八位女打星,余下八位請期待下半部分。歡迎朋友們關注我的視頻賬號,目前在A站(AcFun)、B站(嗶哩嗶哩)、抖音、快手、微視、小紅書、微博、頭條都有入駐,賬號名字統(tǒng)一叫做「迷影映畫」,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不妨點個關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