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歸途如虹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真正的詩人,他的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感人肺腑。在《離騷》里他將自己的忠誠和正直,以及因為被那些嫉賢妒能的諂媚小人所陷害之后內(nèi)心的委屈不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屈原那“上下求索”的精神,那“九死不悔”的執(zhí)著都讓人敬佩。
而賈寶玉在為晴雯寫《芙蓉女兒誄》的時候,就是模仿楚辭的格調(diào)在寫的。
在《離騷》里,屈原將自己的美德比作香草,將自己比作風姿綽約,亭亭玉立的美人。將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比作妒婦。在《離騷》里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這樣的控訴。而晴雯的眉眼,也是很突出的。王夫人就說晴雯的眉眼神似林黛玉。而林黛玉的眉眼就很美,是“罥煙眉”。而《芙蓉女兒誄》里也有“諑謠謑詬,出自屏幃”和“眉黛煙青,昨猶我畫”這樣的語句。這樣的語句表達出賈寶玉對那些奸佞小人的控訴,以及賈寶玉和晴雯之間的深情厚誼。
晴雯是心地十分單純的人,也是性格十分剛直的人。他和屈原一樣倔強。屈原為了楚國的利益殫精竭慮,卻被楚懷王誤會,被楚懷王流放。屈原雖然心中有無數(shù)的牢騷不平,卻并不后悔。晴雯也一樣,晴雯從來沒有想過勾引賈寶玉,卻被王夫人誤會為“狐貍精”。她只是生得花容月貌而已,卻并沒有想過利用自己的美貌往上爬。
她不會鉆營,性格直率,嫉惡如仇。因此,她得罪了不少老婆子,王善保家的因為晴雯不肯奉承她,所以就污蔑晴雯。王夫人偏聽偏信,晴雯忠而被謗,十分冤枉。晴雯死前,表示自己并不服氣。她是帶著屈辱慘死的,這樣的死,讓人心痛。
屈原明白楚國的國勢已經(jīng)無法挽救,所以選擇了以身殉國。晴雯在被王夫人攆走之前,“四五日米水不曾沾牙”,可見,晴雯在被王夫人辱罵之后,選擇了以絕食的方式來明志。可見,晴雯和屈原一樣,都具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他們寧可犧牲,也不愿屈服。被王夫人攆走后,晴雯有抱怨,卻沒有屈服求饒。她甚至都沒有向賈寶玉乞求,讓他去找賈母求情??梢?,晴雯多么有骨氣。她知道,自己除非磨平自己的棱角,否則就算勉強在賈母的庇護下茍且偷生,也不會被王夫人所接受。所以,晴雯是寧愿死去,也不愿意改變自己。
而屈原也一樣,他沒有像戰(zhàn)國時期別的士人那樣,朝秦暮楚,而始終堅持維護楚國的利益??梢?,他有多么高貴的氣節(jié)。面對漁父的勸告,屈原并不聽從。其實,所謂的漁父,只不過是屈原在面對內(nèi)心掙扎時候所幻想出的一個人而已。屈原最終還是戰(zhàn)勝了自己內(nèi)心的波動,選擇了堅守初心。這是屈原最偉大的地方。而晴雯則從來都沒有想過屈從于封建勢力,她雖然身份卑微,卻“心比天高”,活得有尊嚴。
晴雯的慘死,讓賈寶玉十分悲憤。在《芙蓉女兒誄》里,賈寶玉寫下“鉗诐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這樣言辭激烈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將晴雯迫害致死的無恥小人的憤恨。賈寶玉甚至覺得,“固鬼蜮之為災(zāi),豈神靈而亦妒”,可見,晴雯的死讓賈寶玉看清了世道的不公,看清了家族的本質(zhì)。而《離騷》里也有類似的句子,比如“路幽昧以險隘”,比如“世溷濁而不分兮”等。
晴雯對賈寶玉是十分忠誠的,甚至,她可以為了賈寶玉而做出巨大的犧牲。賈寶玉的雀金裘被燙壞了,只有晴雯會補。于是,晴雯強撐病體,熬更守夜地將雀金裘補好。晴雯為了賈寶玉付出了健康的代價,她為賈寶玉做出的犧牲是最大的。畢竟,沒有什么比健康重要。健康的身體是人生存的前提。而抄檢大觀園的時候,也是晴雯用自己的行動表示了抗議。王熙鳳帶著眾人在怡紅院里搜查的時候,晴雯“挽著頭發(fā)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這無聲的舉動是晴雯內(nèi)心怒火的宣泄。而屈原也多次因為性格剛烈而得罪楚懷王。
總而言之,晴雯和屈原都是具有高潔心性的人,卻被黑暗的世道吞噬。他們的結(jié)局一樣悲慘,一樣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