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把責任
推到外境上的時候,
把這個自我就保護下來了,
自我就不需要改變,
這種生活態(tài)度,
就會充滿責備,
充滿抱怨、斗爭、爭論。
當我們看清和承擔自己的責任,
主動權(quán)才回來。
你的內(nèi)心在意什么,
你就會感召什么。
這在意,包括愛,恨,想要,
想排斥,擔心,討厭,等等。
“在意”是生活中的話,
相當于我們的心有一種執(zhí)著。
有時候你越在意什么,
就越出現(xiàn)什么。
作為修行人,
要不斷地反觀我的內(nèi)心世界
還有哪一些在意,
只要內(nèi)心世界還有在意,
那就是苦。
讓你受苦的因就會感召苦的外境。
你只有把內(nèi)心世界的這些在意,
乃至于一些語言行為的習慣,
把它們都能夠放下,
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壓迫。
不管面對什么外境,
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恰恰是一個非常樂觀、
非常積極、非??尚械娜松^。
如果我們遇到任何情境
都“當愿眾生”。
愿所有的眾生都如何如何好。
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
你的心開始主導境了,
而境不能主導你的心,
是你的心主導了境。
境究竟是什么?
取決于你的心。
你要真正體驗到
你主導外境的力量,
心量越大越慈悲,
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實際上世上沒有對錯,
只有業(yè),
即我們以前造的業(yè),
現(xiàn)在受報。這叫因果。
基本上我們的世界,
就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
當一個人知道了自我的方向
經(jīng)歷再多的苦也不會退縮
當一個人了悟了自我的天命
經(jīng)歷再多的誘惑也不會動心
太多的人
經(jīng)歷了一些痛苦就退縮
那是因為他不知道
生命最終的禮物是什么
太多的人
遇到了一點誘惑就妥協(xié)
那是因為他不知道
活著的意義和自我的價值
究竟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覺醒和解脫。
我翻山越嶺來見你
不只是為了來見你
而是
在我的心里
我可以為你
走多遠
做自己的英雄
不要冷漠地走入
任何未經(jīng)檢驗的生活
要相信生活值得一過
你比你想象中更美好
你的內(nèi)在如何
你的外在就會如何
當你的內(nèi)在是完美與喜悅時
你的外在也將是完美與喜悅
當你的內(nèi)在是恐懼與混亂時
你的外在也將是恐懼與混亂
內(nèi)在是因,外在是果
所以,你想過上美好的生活
必須首先有完美的內(nèi)在狀態(tài)
愛,喜悅,平安
——無限煩惱即菩提。
一切痛苦的經(jīng)歷
都是在輔助你成就
最美好自在的那個你。
你要在煩惱中悟道,
在痛徹心扉中覺醒。
小痛小悟,
大痛大悟,
不痛不悟。
正處于痛苦中的人,
要學會好好利用智慧轉(zhuǎn)化痛苦。
這里有三個桶
第一個桶裝的美酒
人見人愛
第二個桶裝的清水
大家也很喜歡
第三個桶裝著垃圾
人見人躲著走
人們怎么對你
往往不是因為你的外表
而是因為你的內(nèi)在裝了什么
基本上我們的世界,
就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
除非你看清
否則你永遠也活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