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講究真心的,你真心對別人的好,別人看在眼里,也會主動反饋你的好。
這種關系,在婆媳相處時,表現(xiàn)得尤為顯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樣的相處,看似并不親密,但卻是最走心、也是關系最穩(wěn)固的。
而且,在婆媳關系中,懂得將心比心的婆婆,往往能夠活得更加多彩,余生也會更加地舒坦。
01 婆婆住院了,媳婦卻在家"享受"
這事好巧不巧的,就發(fā)生在了鄰居王芬的身上。
最近聽說她婆婆住院了,她倒是落得個清閑,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后,就和一群好姐妹們在廣場練舞,說是打算參加省里的比賽。
后來,她婆婆生病的事情傳開了,村里有不少人對她議論紛紛的,說她一點都不孝順,自家婆婆都住院了,還有心思練舞,不應該去醫(yī)院照顧嘛?
但她全然沒放在心上,哪怕是練舞時,有人明里暗里拿她這件事說事,她也毫不在意,每天照樣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很是快活。
倒是她老公,每天匆匆下班后,在家簡單吃了點,便火速去了醫(yī)院,照顧自己母親,晚上基本上也不回家,就在那陪床。
為什么婆婆住院了,媳婦王芬在家“享受”,不去醫(yī)院照料呢?這原因還得從王芳剛過門那會說起。
02 “在我最難的時候,婆婆未曾照顧過我”
自幼父母雙亡的王芬,在結(jié)婚時常常心想著:自己終于也是有媽疼的人了,終于也有保護傘,我一定要對婆婆好。
剛開始,也正如王芬心中說的那樣,婆婆很是疼愛她,她在家中感受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關心和在乎。
但越到后面,婆婆似乎就變了,好像是她拒絕給小叔子買房那會,婆婆對她再也沒了之前的和顏悅色,只要丈夫不在身邊,婆婆就會擺著一副很難看的臉色,好像是王芬欠她幾百萬似的。
但王芬的做法,也沒錯啊,畢竟他們還有自己的小家要過,而且她又懷孕了,生下孩子后,少不了一大筆開支的。更何況小叔也并不是踏實的人,上次給他介紹了個工作,沒干幾天,便走了。
綜合這些原因,王芬拒絕了婆婆的請求,但沒想到的是,在王芬即將臨盆的時候,卻到處找不到婆婆的蹤跡,剛巧那段時間,她丈夫被公司派去外地出差,還有兩三個星期才回來。
當初,要不是她婆婆堅決保證,她能照顧好王芬,丈夫也不會答應出差的。
但既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她也只能接受,她撥通了閨蜜的電話,讓閨蜜陪自己去醫(yī)院。
剖腹產(chǎn)進行得很順利,孩子生下來了,看著懷里的孩子,她百感交集。后面的日子里,大多是她閨蜜在照顧她,但時間長了,她也于心不忍,便自己請了個保姆。
好不容易,月子總算是過完了,她婆婆也“及時”地回來了,看著自己的孫子,滿心的歡喜,后來王芬得知,她坐月子的那段時間,婆婆去了小叔子工作的地方,幫他洗衣做飯。
所以,當有人問王芬:“婆婆住院,你為什么不去看看?”
她便很直截了當?shù)卣f:“我當年剖腹產(chǎn),她不也沒來”。
任何一段好的關系,都是需要彼此付出的,若是一方一味地付出,另一方只知道接受,那就會產(chǎn)生不對等的情況。
正是因為這關系上的不對等,會使得另一方看不到反饋,自然,也就不想繼續(xù)再付出下去了。
03 聰明的婆婆,懂得將心比心
看了很多的婆媳關系的問題,其實有一部分的婆婆,因為不懂得將心比心,從而和媳婦關系鬧僵,在孩子婚姻的初期,不斷使絆子,等到自己老了,卻又埋怨媳婦不懂得疼人,只知道欺負她老人家。
很多婆婆在婚姻開始,會有欺負媳婦的做法,大多是因為她曾經(jīng)被自己的婆婆欺負過,因為輩分原因,自然婆婆不敢造次,于是只能將怒氣釋放在兒媳的身上,從而過一把當“霸道婆婆”的癮。
但“冤冤相報何時了”,聰明的婆婆,大都懂得將心比心,她們清楚地明白,自己總會有老的那一天,現(xiàn)在對媳婦的好,余生,兒媳定然會回饋到自己身上,所謂的“安享晚年”,大概也就是這么個道理。
就像我曾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女兒因為自己走不開,便給母親叫了個車去接她,女兒給車師傅位置和母親的相貌特征后,車師傅就去了。
女兒本以為自己還需要費一些口舌,解釋一下,畢竟母親不會用智能手機,很多東西都不太懂。
但沒想到,車師傅很爽快的就去了,問其原因,師傅淡淡說了句:“我們都會老的,希望那時的人,也能對老人多些包容和理解?!?/strong>
深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都會有頭發(fā)斑白的時候,若到了那時,才知道后悔,豈不是晚了。
畢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一段好的關系,收獲的定是幸福的余生。
寫到最后
婆媳問題,一直是被世人所熱議的話題。
而那些看起來很令人討厭的媳婦做法,大多是因為婆婆早年種下的惡果,得到了這樣的結(jié)果,著實怨不得別人。
但若是婆婆懂得將心比心,懂得婆媳相處之道,在開始不刻意為難媳婦,相信到了晚年,定然也會受到媳婦的善待。
話題:面對復雜的婆媳關系,你會怎么做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寫下你的看法~
圖/網(wǎng)絡,侵權(quán)必刪